幼儿园教研论文范文4000字(共15篇)(幼儿园教学论文范文3000字)
来源:阿白律师网 时间:2024-09-30
幼儿园教研论文范文4000字 第1篇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
让幼儿园小班幼儿主动、积极、乐意地入园,在原有的基础上大大提高幼儿园小班幼儿的出勤率,使幼儿教育教学活动得到顺利开展。
(二)所要解决的问题:
1、调查目前幼儿园小班幼儿出勤率不高的原因。
2、探索出提高幼儿园小班幼儿出勤率的有效方法。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1、幼儿园小班幼儿入园率不高的原因分析。
2、提高幼儿园小班幼儿入园率的策略研究。
(二)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个别谈话、家访等形式开展深入调查,了解、分析幼儿出勤率不高的原因。
2、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有关文献,了解别人的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3、比较研究法:通过出满勤幼儿与缺勤幼儿间的比较,提高家长对出勤重要性的认识。
4、个案研究法:通过对单一幼儿深入而具体的研究,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幼儿的情况,及时收集到对自己教育措施的反馈信息,从而得出对以后教育工作的有益启示。
5、经验总结法:归纳、检测、论证,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三、研究现状分析与参考文献
(一)课题研究读书学习计划:
1、阅读钟组荣、刘维良主编的《教育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每天保证阅读1小时以上。(完成时间:2008年9月——12月)
2、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每天保证阅读1小时以上。(完成时间:2009年1月——3月)
3、阅读亚米契斯《爱的教育》,连环画出版社。每天保证阅读1小时以上。(完成时间2009年4月——6月)
幼儿园教研论文范文4000字 第2篇
是指用经验总结法开展研究而撰写的论文,是广大教师运用较多的科研方法。特点: 研究是在自然条件下,即不需要考虑对其他因素进行控制的条件下,去研究、总结客观规律,因此是最接近教育教学实际的一种研究方法。 完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研究过程,教师可以对某一选题进行规划,然后按部就班的进行研究。 经验总结的材料都来自亲身经历的实验过程,所以,材料更加充实、取舍更加自如。 经验总结并不是一般性的工作总结,作为科研过程,它必须经过思维加工,找出带有规律性的认识。 经验总结法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它的创新性,没有新的认识就不能称为科研。格式: 1、题名(题目或标题 )
(三)撰写论文的基本要求1、论文的真实性??例:《关于幼儿环保教育的几点思考》《浅谈幼儿园日常活动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浅谈托班幼儿环保意识的启蒙》《基于地方工业特色的幼儿环保意识培养之教学探索》 (四)存在问题剖析 1、题目较大、内容空洞;不具有实践价值 例1:《浅谈幼儿园教育中“惩罚教育”的合理使用》 一、问题的提出 二、什么是“惩罚教育” 三、如何正确使用“惩罚教育”新西兰、日本、英国、美国、加拿大、幼儿园事例四则 四、“惩罚教育”的意义及应注意的问题 (一)正确认识惩罚的教育意义 (二)正确实现惩罚的教育性 应注意的问题: 4、简单化倾向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教师就必须做好包括身体保育和心理保育两大方面的工作,也即不仅要照顾幼儿身体发育,促进身体机能的发展,还要对幼儿的心理加以保护,不断增进幼儿的
心理能力。因此进食问题已不能仅从身体健康考虑,必须从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
康的角度来重新认识”
五、建议 5、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
重要生长点,是教师走向成熟、创立自身特色、形成教学风格的重要途径和条件;
是培养教师、造就名师的重要手段。技能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学者型专
家型教师 * * * 漫谈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的撰写富阳教育局教研室 谭晓红
一、富阳幼儿园教科研现状 二、教科研的本质和内涵 三、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
的撰写 (目的意义分类内容与结构、格式、基本要求、存在问题剖析) 四、
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评价要素 五、建议 六、结束语 -----从幼儿园层面看: 1、
教科研发展不均衡2、教科研意识增强,课题研究的参与面越来越广3、对教
科研的本质认识有偏差,导致教科研功利色彩浓厚 --------从教师个体的教科
研水平、教科研成果看: 纵向比较,与中小学教师的差距悬殊横向比较,与
杭州城区幼儿园的差距巨大本市幼儿园系统内比较,发展极不均衡1、教育
科学研究的本质学校教育科研要为教育教学改革和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及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撑;通过教育科学研究,探索和实践教育教学的科学
有效方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要用教育
教学改革的实践成果充实和丰富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成果。 2、对教育科研的倾
向性认识: 教育科研就是课题研究;教育科研就是写论文;教学研究就是教育
科研;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教育科研≠写论文;教学研究≠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研究理论;教育科学研究课题 研究学科教
学研究课堂教学 研究 写论文 1、有利于提高幼教质量,有利于促进
幼教改革,推进幼教实践的深入。 2、有利于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训练、提高
从事科研的能力水平。3、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化成长最重要、最有效、最直
接的载体之一。 (二)教育教学论文的分类、内容与结构教育科研报
告教育经验论文 教育经验总结的基本流程: 收集经验材料 整理
归纳材料 提炼经验主题 撰写研究论文 *准确得体
例:《尊重儿童 促进健康 》《托班幼儿情感初探》《 幼儿绘画发展的初级阶段――涂鸦期初探 》《让美育贯穿幼儿生活的全部》《幼儿人际智能发展及培养的新视点》 《倾听是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有效途径》《倾听童心---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有效途径》 *简短精炼
例:《从被动到主动――幼儿园自主性家长活动初探》《播撒音乐的种子――托班唱歌教学的反思及探索》《中班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心插柳柳成荫―中班“图书角”活动现状分析及对策》《谈盲学前教育中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农村幼儿园探索性主题活动中环境创设的实践与研究》 《关于某幼儿园幼儿午睡入睡前出现的行为表现的观察研究》《怎样让新生幼儿顺利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新〈纲要〉指导下的幼儿教育中教师的角色转换》
*外延和内涵要恰如其分
所谓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每一个对象;而所谓内涵,则是指对每一个概念对象特有属性的反映。例:《让幼儿在创造性游戏中培养学习自主性的探索》
幼儿园教研论文范文4000字 第3篇
一、论文的年份分布
表1是研究论文的年份分布表。
如表1所示,关于我国幼儿园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论文数量呈逐年波动增长的趋势。2001年教育部颁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将幼儿园的课程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并在科学领域积极倡导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自此幼儿园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广泛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虽然在2007年论文数量暂时呈现出低迷状态,但明显可以看出自2006年《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颁布以来,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成为了研究重点,对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也随之增多。2012年,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的进一步推动下,此方面的研究论文数量达到高峰。
二、研究者的来源分析
从表2可以明确地看出,现阶段我国幼儿园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主体主要是幼儿园,发表的论文占总论文的一半以上。而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则显得对幼儿园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关注不多,支持力度不够。
三、研究的热点分析
幼儿园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幼儿园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和步骤研究”“幼儿园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内容研究”“幼儿园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应注意的问题研究”“幼儿园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四个方面。
1.幼儿园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和步骤研究
关于幼儿园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来自幼儿园的一线教师和其他研究者都进行过探索和研究,如朱玉华认为幼儿园科学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为: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的动态开发;以主题教育活动为中心的线性开发;以地方特色为背景的发散性开发;以自主节日资源为落点的点状开发。[1] 李槐青认为可以通过开展亲子活动;请家长到幼儿园来当助教;给家长作培训等途径来实现对家长资源的开发利用。[2] 蔡英英认为对社区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通过积极参与社区内的科学活动;利用社区内的公共场所;邀请“一次幼儿教师”进入科学课堂;聘请园外科技辅导员等途径来实现。[3] 魏红认为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开发利用社区、家长资源的途径有将社区资源充实到区域活动中;以主题探究活动为切入点,充分调动和挖掘家长资源;采用“请进来”的形式,充分利用社区中的人力资源;充分挖掘家长资源,举办家庭利用废旧材料进行科技制作比赛;请家长做助教;开展亲子活动等。[4]
彭爱莲在挖掘利用农村资源进行科学教育时采用的步骤为:先确定利用农村资源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目标体系(先确定总目标,再根据总目标分解为分类目标,再确定与大班、中班、小班各方面适应的阶段目标);然后在目标体系的指引下,根据农村资源,确定科学启蒙教育的课程内容(首先是确定主题,根据主题,结合各班幼儿的特点和发展水平,选择各自的教学内容);最后挖掘农村资源,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5] 王丽则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班级家长资源;再将家长资源进行分类梳理;然后通过多载体家教指导、多形式亲子互动、多渠道对话沟通等方式挖掘家长资源。[6] 孙艳华在开发家庭科技资源时使用了广泛收集挖掘家庭科技资源;科学分类梳理家庭科技资源;共享整合优化家庭科技资源;互动交流激活家庭科技教育资源的方式。[7]
2.幼儿园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内容研究
幼儿园教研论文范文4000字 第4篇
1.多学科视野中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透视
2.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知识
3.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
4.促进我国城乡幼儿园教师均衡配置的政策建议
5.聚焦我国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发展:问题、影响因素及政策建议
6.幼儿园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定义、内容与生成
7.学前教育的质量与表现性评价——以幼儿园过程性质量评价为例
8.《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专业化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依据
9.规模与质量:集团化幼儿园发展的现实诉求
10.幼儿教师教学责任的内涵、冲突及其实现——兼论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规避
11.普惠性幼儿园的内涵、衡量标准及其政策建议
12.《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功能定位——兼谈幼儿园教师专业觉醒
13.不同类型幼儿园办学经费中地方政府分担比例及投入差异——基于3省25县的微观数据
14.幼儿园户外活动质量与儿童动作发展的关系
15.《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研制背景、指导思想与基本特点
16.我国幼儿园教师资格制度:问题与对策
17.《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专业化理论基础
18.我国幼儿园教育质量的现状——与1992年幼儿园质量状况比较
19.开封市幼儿园地表灰尘重金属积累及健康风险
20.某城市幼儿园地表灰尘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
21.新形势下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考
22.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的构建原则与基本内容
23.《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
24.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意义、困境与对策
25.幼儿园教师失衡流动的影响因素及其启示
26.我国农村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经验及其启示
27.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分析
28.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变迁的横断历史比较
29.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幼儿园骨干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社会质量理论的视角
30.幼儿园课程方案内容现状及分析
31.幼儿园等级评估制度现状考察与批判——基于教育公平的视角
32.幼儿园音乐集体教学活动质量研究
33.幼儿园区域活动教师指导的有效性研究——以湖南省部分示范性幼儿园为例
34.“人事代理”:一种非在编幼儿园教师人事管理的新模式
35.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问卷编制与现状分析
36.公立与私立幼儿园教师工作价值观的比较
37.幼儿园初任教师专业成长的困境与对策
38.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基于SCL-90量表研究的元分析
39.基于《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的园长培训课程构建
40.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表现及其干预策略
41.完善我国非公办幼儿园教师政策的思考
42.幼儿园亲子活动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43.西部农村公办小学附属幼儿园课程实施现状与变革
44.农村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质量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湖南省部分幼儿园为例
45.开封市幼儿园土壤重金属生物活性及潜在生态风险
46.幼儿园教育质量内部监控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
47.当前幼儿园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48.学前教育“保教并重”基本原则的反思与重构
49.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策略
50.不同办园体制幼儿园班级教育环境质量比较
51.幼儿园课程的适宜性、文化性与生活性
52.河南省不同地区农村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及其改进建议
53.长株潭三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54.参与式幼儿园空间营造设计框架与实践——基于儿童权利、能力和发展的视角
55.当前农村幼儿园教师教学行为存在问题分析及其改善策略
56.初任幼儿园教师入职适应状况及其对职业承诺的影响
57.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重建
58.幼儿园结构变量与教育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 ——以山西省幼儿园为例
59.小规模民办幼儿园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60.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信息化评价——教育视野与需求导向
61.小学教师转岗到幼儿园工作的原因、问题与对策
62.国外幼儿园装备规范的比较研究
63.美国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制定及其启示
64.幼儿园与社区互动行为类型及其推进策略
65.幼儿园开展区域游戏活动的策略
66.制定幼儿园评估标准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
67.广州市幼儿园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率和相关因素
68.我国幼儿园教师地位政策的可行性、执行情况及效用度分析
69.山东省幼儿园体育活动现状与对策研究
70.工作投入对幼儿园教师工作态度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71.中美幼儿园教师数学领域教学知识的比较
72.幼儿园教师的主观社会地位及其改善
73.不同主体视野中“好幼儿园”标准的比较
74.课程改革: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契机
75.《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评价量表》的特点、结构和信效度检验
76.生态学视域下幼儿园环境创设实践的解读
77.当前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78.微信公众平台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与开发
79.困境与出路:民办幼儿园发展问题探究
80.幼儿园教育质量与生均投入、生均成本的关系研究
81.增强现实技术支持的幼儿教育环境研究——基于武汉市某幼儿园的调查与实验
82.幼儿园教师专业认同的基本结构与理论模型
年我国幼儿园学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84.教师专业化视角下的幼儿园教师教育问题探析
86.普通幼儿园中特殊教育服务现状调查与思考
87.扬州市幼儿园空间布局优化探讨
88.不同发展阶段的幼儿园教师数学学科教学知识的比较研究
89.幼儿园收取“赞助费”现象的原因分析与对策建议
90.对把家长满意度作为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最主要依据的质疑
91.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的研究综述
92.幼儿园生活事件的教育意义
93.幼儿园家园合作的新方式:母亲会所
94.幼儿园课程开发中社区资源的整合
95.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的建设与探索
96.幼儿园课程实施适应取向的内涵、特点及影响因素
97.武汉市幼儿园降尘Pb污染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
98.从不同类型幼儿园经费收支状况看城市学前教育的发展
幼儿园教研论文范文4000字 第5篇
【关键词】幼儿;科研;教学
Kid's park teach a research should beg_true_ duty_solid_
Jiang Su-hua
【Abstract】Teach a research why actually service?Teach a research of value now of body where?The demand of the teacher what kind of teach a research?Only we pair of these problem thinking clear, the comprehension be very clear, then can be real passion and be engaged in to teach a research, exertive teach a research should have of function and value.
【Key words】Kid; research;teaching
教科研究竟为什么服务?教科研的价值体现在哪里?教师需要什么样的教科研?只有我们把这些问题思考清楚了,理解透彻了,才能真正热爱、从事教科研,发挥教科研应有的功能和价值。
众所周知,幼儿教师的首要职责,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教师的主阵地是幼儿园各项活动;幼儿园的教科研,应该是通过搞教研来促进幼儿园各种保教活动质量的提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因此,教师必须时刻扎根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脚踏实地,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生成问题,然后借助先进的教育理论,努力探索有效的策略、途径、方法,把这种先进的理论、理念,与实际的教育教学相结合,及时转化为教育教学生产力,迅速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最终达到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目标。
事实上目前很多幼儿园存在教科研工作虚而不实、功利性较强等共性问题,考核、先进评比、职称评定,样样与教科研密切相关,且常常一票否决,于是,教师只好为教科研而教科研,为课题研究而课题研究,为写论文而写论文。幼儿园也往往把课题的级别、教师论文的多少当作门面工程,从而导致幼儿园有些课题研究“立而不研”,教科研工作虚而不实。
要让幼儿园教科研工作做到真实有效,首先要做到教科研应立足于幼儿园实际,要满足教师需要,做到为教师专业发展和事业成功而服务;各级各类的幼儿园无论是在硬件设施上还是师资力量上都有较大的差异;如:在一些硬件条件较好、教师素质较高的幼儿园,教师可能会更侧重研究幼儿个性化的教育,更注重为幼儿创设一些个性、能力发展的空间……而在一些硬件条件较差,生数较多的幼儿园,教师可能更渴望参加一些提高集体教学活动效益的教科研活动……,在同样一所幼儿园,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可能更需要幼儿组织管理和常规方面的培训,而工作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更希望在自己感兴趣的学科、领域能得到一些指导、提升,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幼儿园教科研定位应该从教师最敏感区入手,从教师本质工作遇到的问题入手,在教研工作的开展上要让教师跳一跳够的着,研究一段时间就能看到自己的收获。
幼儿园教师工作十分琐碎、辛苦,教育教学涉及的领域、科目、内容多,为了能让教师在思想上接纳乃至热爱教科研工作;在教科研的选题上要突出小、精、实,“小”指所选课题的切入口要小,是教师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精”指所选的课题要精当有价值,是大家有共识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实“就是研究要有实际的效果和价值,能够提高教师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另幼儿园教科研是一项具有较强的大众化、实践性、协作性较强的教科研活动,所以幼儿园教科研研究的方法宜提倡多元化,幼儿园教科研应以行动研究为主导,同时强化反思型研究、合作研究、案例研究以及经验研究,辅之调查法、实验法等;消除教师对教科研畏难情绪和恐惧心理,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研究!当然,从幼儿园建设出发,根据本园特色、风格,做一些规划性、前瞻性、长远性的总课题,或打造一两个精品课题,也是必要的;这种课题,因其起点高、理论含量足、覆盖面广、系统性强,能高屋建瓴有效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在办园水平的快速提升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幼儿园教研论文范文4000字 第6篇
【关 键 词】民办幼儿园;幼儿教师;教学能力
目前,在我国13万所幼儿园中,有万所属于民办幼儿园,占总数的63%。民办幼儿园已经成为我国学前教育办学的主要力量。因此,民办学前教育的质量影响着整个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影响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对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也成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之一。昆明市民办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状况如何?她们教学能力存在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和困难?这些都是我们亟需了解的内容,本研究希望通过调查分析,力图全面了解昆明市民办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现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昆明市城区三所民办幼儿园作为研究对象,三所幼儿园的发展状况各不相同。A园位于世博园附近,现有9个教学班,320余名幼儿,全园教职工45人;B幼儿园建于2000年,位于官渡区,园内设有班级10个;C幼儿园毗邻官渡古镇,现有250名幼儿。本论文力图了解三所民办幼儿园教师的教学能力现状。
(二)研究方法
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实物分析法等。在本次研究中,针对三所幼儿园的所有教师发放62分问卷,收回62份,回收率100% ,有效率98%。结合问卷调查,还针对园长和教师都采用了结构式访谈法,有的还进行了深度访谈。研究还采用了非参与式观察,通过观察教师对教学前活动的准备、教学活动的实施情况以及反思等。此外,还收集了幼儿园的各项工作计划和教师的教案、教学反思和培训记录等实物进行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民办幼儿教师在教学前、教学中以及教学后三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能力的调查了解,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
1. 幼儿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方面:民办幼儿教师普遍能够了解幼儿的特点,并判断他们的学习需要,以此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但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这样的纲领性文件,她们却不熟悉内容,说明她们对一些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的缺乏。绝大多数教师教学创造性不足,大多照搬照抄教材,很多人不能灵活地运用教材,以致教学活动方案编写存在困难。同时,对于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较少,主要原因可能是幼儿园本身条件的限制以及教师自身缺乏对现代教学媒体的理论和操作知识,较少运用现代教学媒体。
2. 幼儿教师教学实施能力方面:幼儿教师都知道环境对于幼儿获取经验的重要性,在创设教学环境时大多能从幼儿的需要出发。幼儿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都明白这一点,却在实际操作中,还是亲力亲为,不愿意让幼儿尝试,导致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机会少,参与度低。对于课堂氛围的调查,绝大多数教师认为自己的班级氛围属于“活跃型”,也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教学活动组织存在困难。
在教学语言的运用方面,许多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认为语言运用存在困难,只有极少的教师认为教学语言的运用较为容易。因为在教学中,既要把知识讲解清楚,又要运用幼儿所能理解的语言来讲解是有一定难度的。
在幼儿教育中,许多突发事件中都存在着教育契机,是否能够从突发事件中找到教育幼儿的机会也是教学应变能力的一个方面的内容。本研究对此问题的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知:73%的幼儿教师都不会从突发事件中找到教育幼儿的机会,能够找到教育契机的教师所占比例小。在访谈中,C教师谈到: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突发事件非常多,我只能让孩子们的注意力转移到教学中来,让教学能继续进行,没有太多时间去发现教育契机。
3. 幼儿教师教学评价及反思能力方面:幼儿教师注重对幼儿做出评价,但评价多集中于外显行为表现,评价方式单一,缺乏相应评价工具的支持。同时,教师缺乏自我评价。教师反思的途径过于传统,缺少对教学活动的记录和总结。
4. 幼儿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方面:幼儿教师虽有研究的意识,但缺乏进行教学研究的行动。教师们还没有完全认识到教学研究对于提升其教学能力的重要性。由于民办幼儿园对教师科研不做要求,所以教师并不重视教学研究。以下是对幼儿教师关于“有没有发表过论文”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如下:
对于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仅有5%的教师曾发表过论文。这些教师发表的论文主要是对教学中一些幼儿行为的分析或是教学某一方面的感悟。民办幼儿教师较少与其不评定职称有着很大的关系。由于幼儿园也没有这方面的硬性规定,所以绝大多数教师就很少撰写论文。
三、对策与建议
1. 加大扶持力度,完善教师管理体系。民办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需要相应的政策制度的保障与支持。因此,完善相应的法规政策,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是幼儿教师发展的先决条件。基于昆明市民办幼儿园的发展现状,应在上述的法律法规,尤其是《民办教育促进法》基本精神的指导下,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和制度,让民办幼儿园的教学管理有法可依。针对民办幼儿园资金不足的情况,昆明市政府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帮助民办幼儿园改善其办园条件,可采取各种相应税的减免措施,对办园较好的民办园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
教育主管部门还应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制度,针对非学前专业的民办幼儿教师,有必要实行几年制的教师资格证,作为获得终生幼儿教师资格的过渡。对于学前专业的幼儿教师,在完成了相应课程之后,还应通过一定的教育实践,并且在教师资格证制度中明确和细化对于教育实践的考核,这将促进其教学能力的提升。为了稳定幼儿园的师资队伍,还应制定民办幼儿教师职称评定体系,让幼儿教师能参与职称评定,从根本上确立了她们的身份和地位。
2. 优化职前培养,注重在职培训。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各大高校,要优化职前的课程设置,对于专业理论知识要进行深入学习,比如国家颁布重要的纲领性文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等。许多民办幼儿教师表现出教学理论知识缺乏, 教学技能弱的特点。针对这一问题,高校应该彻底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把培养理论与技能兼具的幼儿教师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从课程设置方面来调整理论课与技能课的比例。
政府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落实相关政策保证民办幼儿园教师在职后进修、业务指导等的学习。对民办幼儿园的教师培训要加大扶持力度,培训费用可以形成成以政府、幼儿园以及教师个人共同分担的机制,减轻教师个人出资的负担。同时,幼儿园要注重园本培训,由园长带领教师对幼儿园教学中存在的方方面面一起探讨,共同解决问题,这也是提升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途径。
3. 创设民主管理氛围,完善教师评价及激励制度。和谐的幼儿园管理环境对幼儿教师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无论是园长还是幼儿教师,都要为创设良好的环境而做出努力。作为园长,要进行民主管理,能切实解决幼儿教师的后顾之忧,保证幼儿教师的工资和待遇,让其能够安心的工作和学习,同时给予广大幼儿教师继续学习的机会,鼓励幼儿教师的在职进修和继续深造。幼儿园应创造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氛围,形成教师之间积极的合作与互助,培育合作的教师文化。
作为园长应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切实符合民办幼儿园特点和发展需求的规章制度,确保幼儿教师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民办幼儿园需要对幼儿教师制定具体明确的管理制度、评价制度和培训制度,引入竞争机制,让每一位教师能积极努力去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4. 增强职业认同,成为行动研究者。幼儿教师自身是影响其教学能力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教师首先应认同自己的专业,并热爱自己的职业。这样才能不断增强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以不断提升自我价值。其次,注重幼儿教学的实践反思,并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幼儿教师职前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所体现的教育思想也迫切要求教师的教学技能不断更新与提高。为此,要求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学会终身学习的方法。
幼儿园教研论文范文4000字 第7篇
幼儿园文化是园本教研开展的土壤,幼儿园文化推动园本教研的开展,园本教研的开展会带有幼儿园文化的痕迹。为此,幼儿园文化的建设应该做到:立足幼儿园的自身特点、形成共享的价值观念;构建学习型的文化、提升幼儿教师的园本教研能力;营造合作性的文化、丰富园本教研形式,促进园本课程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
幼儿园文化;园本教研;价值观;合作
园本教研是以幼儿园为研究主阵地,以幼儿园教师为主体,对幼儿园中的保教问题进行诊断、分析、研究、实践,从而促进幼儿园的健康持续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这是“为了幼儿园、在幼儿园中和基于幼儿园”的研究,是一种将幼儿园实践活动与研究活动密切结合在一起的研究,是切合幼儿园一线教师的研究,因此得到了幼儿园教师的高度关注。但是现实中,对园本教研的研究仍然过多地关注技术层面的问题,却忽视了幼儿园文化对园本教研开展的影响。“‘做有文化的教育’,这对于当下价值被抽空的学校教育而言,是一种积极的诉求。”[1]同样,在开展园本教研的具体实践中,我们也应该关注幼儿园文化的力量。
一、幼儿园文化:推动园本教研的开展
上世纪朱光烈先生在其《知识就是力量吗》一文中,提出了“文化就是力量”的时代性命题。的确,文化的力量是无形的,具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功效。但文化又是能够感觉到的,它通过改变人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调整人的行为,指引着人发展的方向。“真正积极向上的幼儿园文化是一所幼儿园的精髓和灵魂,是一种由各要素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形成的浓郁的育人氛围,是一种教育场。”[2]幼儿园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育的组织机构,幼儿园文化具有理性和自觉性的特点,具有引领和导向的功能,指引着保教活动的开展。幼儿园文化不是独立存在的,必须与幼儿园的日常工作、保教活动相互融合,才能体现出教育的认同。幼儿园文化与园本教研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幼儿园文化是园本教研开展的土壤,幼儿园文化能够推动园本教研的开展,为园本教研的开展提供方向与规则。缺少幼儿园文化渗透的园本教研,将是空洞而苍白的。另一方面,园本教研的开展也会带有幼儿园文化的痕迹,园本教研活动的整个过程,从教研理念、组织形式、教研原则、教师主体地位的确定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素。当然,教师开展园本教研的过程,也是建构、积淀幼儿园文化的过程,并体现了教师是创造文化主体的理念。
二、幼儿园文化建设:提高园本教研的质量
幼儿园文化是一种软约束性的文化。为了彰显幼儿园文化的教育性,发挥幼儿园文化对园本教研的引领推动作用,在建设时应做到:
(一)立足幼儿园的自身特点,形成共享的价值观念
“任何成功的园本文化建设首先是价值观的选择”。[2]幼儿园文化的核心是幼儿园的价值观。幼儿园的价值观是幼儿园全体成员对幼儿园客观事物与人是否具有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认识,是幼儿园精神文化的集中表现,是幼儿园一切行为的内在灵魂和逻辑起点。它反映了什么是最重要的、最值得做的,是一种无形的隐性力量。这一力量支配着自己的行为,能够使身处其中的人自觉不自觉地调整、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将自己的个人价值观与幼儿园的共同价值观统一起来。现实中,如果一所幼儿园的价值观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那么开展园本教研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也是促进幼儿的发展。也就是说,无论开展什么园本教研,都不会偏离《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的教育目标、内容要求、组织实施等,教研的内容上会涉及到幼儿的体、智、德、美诸方面,在做法上会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体现内容的生活化、综合化、经验化的特点,突出游戏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价值,让幼儿在探究、操作、体验、交往、表达去感受和表现世界及自己的内心、获得新经验。“只有经由‘千锤百炼’的、经典的教育内容,才有可能和应该出现在幼儿园课程中,因为这些教育内容才会给予幼儿以‘真、善、美’的体验,才会对幼儿的发展和成长有益,才是对社会、家庭和幼儿负责。”[3]在园本教研的关注点方面,不仅要考虑到本园幼儿的知识经验和兴趣,还要考虑内容本身的价值;不仅关注幼儿“要做些什么”,还要关注“如何去做”,构建有利于促进幼儿自主学习、有利于形成良好师幼互动的教育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目的是构建高质量的幼儿园课程、开展高质量的教育活动,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反之,如果幼儿园文化的价值观是以“盈利”为目的,那么幼儿园开展园本教研的内容自然会围绕着开设哪些类型的所谓“特色”课程班来收取更高的费用,不会考虑添置新的多样化的教具、玩具材料、图书资料,让幼儿在与客观事物相互作用中、在行动中、操作中获得经验,从而影响幼儿游戏开展的丰富性,影响幼儿创造性、社会性等全面发展。此外,如果一个幼儿园喜欢紧追教育潮流人云亦云,价值观念不明确的话,园本教研的过程中也会盲目模仿其他幼儿园的做法,而不考虑幼儿园自身的实际和自己的教师群体,无疑将会迷失方向,最终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比如外出参观学习了一些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开展自主游戏的一些做法后,我们就需要深入分析他们这样做的背后理念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做、理论依据是什么,然后结合本幼儿园的实际,思考应该借鉴什么,怎样做才能体现其中的价值,而不是全盘模仿。园本教研具有独特性、针对性、切适性的特征,其建设的根基是幼儿园自身实际,这样的教研才是最具幼儿园特色、最能有效地促进本园教师和幼儿发展的。说到底,“以园为本”的前提实际上是以幼儿为本、以幼儿教师为本、以幼儿园为本,每个幼儿园的环境条件、发展历史、教师群体不同,幼儿园的文化自然也会不同,如果忽视本幼儿园的实际状况,这样的教研是毫无意义可言的。
(二)构建学习型的文化,提升幼儿教师的教研能力
幼儿教师是最了解本园本班幼儿的发展状况和兴趣需要的,提出的建议是适宜的、可行的,因此,幼儿教师是开展园本教研的主体。园本教研过程中,需要给予教师更多参与教研的权力,让教师有意识、全方位地参与到园本教研过程中,成为教研问题的提出者、教研目标的制定者、教研过程中的主体者,教研效果的评价者。当前,在幼儿园开展园本教研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有的幼儿园将园本教研的形式定位在读杂志、读报告层面上,学习其他幼儿园的做法,并简单照搬移植过来;有的幼儿园是园长的“一言堂”,教师被动地倾听与接受;有的幼儿园教研随意性强,没有制订教研制度;有的幼儿园仅仅局限在对教学活动的教研方面,却忽视了游戏活动、生活活动的教研等等;有的教研仅仅是个人经验的总结,却不能从高层次的角度来分析探讨教育工作的开展;有的教师发现不了研究的课题;有的教师抓不住问题的本质进行深入剖析;有的教师不能在思辨中进行提炼;有的教师不能科学地把握研究方法,加之理论水平偏低,导致研究结论不够科学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无疑将会影响园本教研的质量。实际上,园本教研涉及到了许多需要学习的内容。比如教研目标的确定、教研内容的选择、主持人的素质、教研问题的确定、问题解决的有效策略、教研效果的评价等。这些都需要教师有很高的专业知识,需要幼儿教师培养并形成较强的教研意识和能力。因此,我们需要营造并建设学习型的文化氛围,目的是让每一位教师都把握住当前幼儿教育的发展状况,掌握科学的教研方法,学习并内化先进的教育理念,培养他们的教研意识,提高园本教研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当然,在这个学习文化场中,幼儿教师需要建立“学习共同体”,从单个个体的学习扩展到群体的学习,在相互学习、借鉴、影响中,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实现专业上的自我超越和共同成长。当前很多幼儿教师专业素质偏低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笔者认为,学习型文化的建设中,需要重视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培训是一个由外而内的学习过程。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主要是引导幼儿教师掌握一定的教研理论,了解开展园本教研的意义和价值、规律及方法,学会如何选择、确定园本教研内容,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最新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培训需要突出实用性、多样化、全面化、综合化的特点,以本园实际和教师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开展高质量的保教活动为落脚点,根据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教师的具体需求提供合理的培训课程,有针对性地开展团队研讨、案例分析、专家引领、学术交流、亲身实践等灵活多样的研究方式,理性地诊断出现的问题,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与措施,使不同的教师通过培训能够各得其所、学以致用。“提高教师的素质一定要做扎实细致的工作,不能搞群众运动。教师素质提升不是简单练习的结果,而是不断思考的结果,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结果”。[4]“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其中,注意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幼儿教师的反思是对自我行为表现进行解析和调整,是实践同理论的对话,具有自省性、反观性、研究性的特点,能够有效地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幼儿教师在开展园本教研的确定、实施与评价过程中,应该经常反思教研目标是否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是否关注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反思教研内容是否考虑到幼儿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是否切合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同时又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反思教研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是否有利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是否有利于幼儿的自主探索,是否考虑到师幼互动;反思评价体系是否科学,是否符合本园、本班的实际等等。幼儿教师要善于发现园本教研中的各种典型事件,挖掘有价值的教育问题,经常与自我展开对话、与团队展开对话,经常进行自我反思、集体反思,使反思成为幼儿教师的一种日常的自觉行为,进而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
(三)营造合作型文化,丰富园本教研形式
进行园本教研,解决幼儿园或班级中带有全局性的、发展性的问题或热点问题,仅仅靠个人力量是无法做到的。取而代之的是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各方面研究力量,构建以本园人员为主体,有社会多方面人员支持和参与的研究共同体。也就是说,它需要的是集体合作。一是幼儿教师与大学教师合作的研究共同体。园本研究的主体是幼儿园的一线教师,但由于其自身在观念、时间和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限制,容易导致认识肤浅、理论引领高度不够的现象,研究缺乏较强的科学性。所以,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实践中最需要的是专家对他们的理论指导,也可以说,专业引领是园本教研得以深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工作中,可以适时邀请高校从事学前教育专业的专家深入幼儿园的生活,与幼儿教师结成研究共同体。一方面通过采取学术专题报告、理论学习辅导讲座、教学现场指导、座谈等方式进行专业引领,另一方面与幼儿教师一起开展教研的过程中,使幼儿教师掌握新的专业知识,从而建构新的认知结构。二是幼儿教师与教研员合作的研究共同体。在园本教研中,幼儿园是一个研究的实体、一个学习化的组织,教师是一个有批判意识的、自觉的行动者,它同样也离不开各区县学前教育专业教研员对幼儿园教师工作的指导。幼儿教师与教研员通过展开平等对话,一起对感性认识进行探讨交流、分析研究,并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依靠集体智慧科学地解决个人遇到的困境,有利于新知识与新理念的不断产生与创造。由于这种研究共同体具有联系普遍、直接、灵活、广泛等特点,提出的一些观点做法贴近幼儿教师实际,容易“接地气”,深受幼儿教师欢迎。三是幼儿园教师合作的研究共同体。园本教研既是教师的一种研究方式,也是自己的生活方式。加强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商和合作,在开展行动研究的过程中、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在共同分享经验的过程中,互相学习、相互借鉴,转变教师单纯的保教任务执行者的角色,而成为教育的思想者、研究者、实践者和创新者,有利于生成教育智慧,共同承担责任完成园本研究的任务。园本教研的开展伴随于幼儿园工作的整个过程,园本教研的开展是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幼儿园文化是促进园本教研开展的力量,因此需要我们在探讨开展园本教研的道路上,将幼儿园文化与园本教研紧密融合,实现园本教研开展的价值。
幼儿园教研论文范文4000字 第8篇
一、文献资料的基本状况
通过检索,截至2007年9月上述期刊所载评价类文章共195篇,其内容涉及评价理论与方法、幼儿评价、教师评价、托幼机构评价、教学活动与课程评价及国外和我国港台地区成果译介研究等六大类。具体情况如下:
(一)根据不同维度,文献资料数量总体分布情况如下(图1、图2):
(二)对六大类文献内容的分析
1评价理论与方法。此类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始,较早的有1988年赵寄石发表的《谈谈幼儿园教育评价》及白爱宝的《教育评价简介》,前者重在探讨制定我国幼儿园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后者介绍了教育评价的含义、范围类别、评价原则及方法等。近年有紧随理论研究潮流和教育实践的评价探讨,如冯晓霞在《多元智能理论与幼儿园教育评价改革――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理念》一文中,阐释了多元智能理论与发展性评价的理念,总结了我国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发展历程,陈述了建构发展性教育评价的原则。此外尚有彭俊英的《幼儿园教育评价主体的发展趋势》和《从(纲要)看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发展方向》两文,阐述了学前教育评价的渊源及发展趋势。涉及具体教学领域评价理论的研究仅有张晖的《对幼儿游戏评价的思考》一文。值得一提的是,近期连载于《学前教育研究》上,由刘晶波等所做的“我国学前教育研究状况分析与评价(1996-2006)”的课题成果,对我国学前教育研究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做了系统的分析和评价。
评价方法研究中,王坚红撰有《学前教育评价的一般步骤》、《如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怎样制定评价方案》和《学前教育评价的基本方法》等文,探讨了评价体系和方法的制定。此外。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在新教育理念的推动下。一些学者开始撰文探讨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如杨晓萍与柴赛飞的《成长记录袋评定法对我国学前教育评价的启示》及《质性评定方法对我国学前教育评价的启示》等。此类文章涉及到的具体评价方法有:观察记录、记帐法、档案袋评价法、卷宗评定法、档案评估法、非正式评价、质性评定、定量评价、轶事记录法、情景化评价、即时评价、模糊综合评判法、作品评价等十余种,多为一线幼教老师结合教学案例来阐释。
2幼儿评价。王坚红于1992年发表《幼儿发展状况的观察与评估》一文,又于次年发表《关于幼儿发展评估的若干问题》的文章,着重论述了与幼儿发展评估相关的若干重要关系及措施:白爱宝于2005年撰写了《影响家长与教师对幼儿发展评价一致性的因素分析》及《家园合作开展幼儿发展评价的有效策略》两篇文章,对家长参与幼儿发展评价提出了策略;刘霞撰写的《多元智能理论与幼儿发展评价改革》介绍了多元智能理论,并提出了幼儿发展评价改革的基本诉求。此外,潘月娟的《儿童发展评价的新趋势――真实评价》紧随新观念探讨了幼儿的发展评价;姚伟等人的《幼儿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发展性评价》进行了分领域或分年龄段幼儿发展的评价研究;王海英和周洁的《幼儿自我评价:问题与策略》及张树俊的《幼儿自我评价的缺陷与指导》等文则讨论了幼儿自我评价。孙玉洁的《浅析教师非正式评价对幼儿发展的影响》等文侧重于从教学一线教师的实践经验出发,聚焦教师对活动中幼儿行为的即时、非正式评价,探讨了评价对幼儿发展的影响作用;彭俊英的《南京市某园幼儿发展评价情况的调查研究报告》和陈银亭的《朝阳区在幼儿园大班和学前班中开展幼儿发展水平评价》也是立足实践探讨幼儿发展评价之作。涉及幼儿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文章,有高美娇与王黎敏的《幼儿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和《幼儿发展评价与教育整合的实践探索》等,均结合某园的情况来介绍。总体观之,这类文章多侧重于对幼儿智力、认知发展的评价,缺乏探讨幼儿情感、态度和社会性发展评价,仅有张文斓的《儿童同伴关系评估方法析评》一文对测量儿童同伴关系的方法进行了介绍,以及傅宏对《幼儿情绪性思维惯性评价量表》、《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状况评价量表》和《幼儿日常行为习惯评价量表》的介绍。在幼儿发展评价形式上多采用统一量表对照形成结果性评价,对过程性评价和真实评价方面的探讨较少,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幼儿个体的差异性。针对婴儿的评价仅有吴红霞和郭文英的《婴幼儿发展性评价的内涵、特点及功能》,而涉及特殊儿童及农村幼儿发展评价的研究则明显缺乏。
4托幼机构及环境评价。张家芬于1985年发表《怎样衡量幼儿园的质量》一文,探讨了幼儿园的质量标准,并强调要把幼儿的发展作为考核的主要内
5教学活动与课程评价。虞永平的《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评价》、王俊英的《目标课程的教育活动评价》、吴积静与周洪飞的《幼儿园一日活动质量评价的探索》等文章,探讨了教学活动评价。此外,余碧君的《幼儿园教育课程的评价》、姜勇与刘霞的《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彭俊英的《对构建幼儿园课程评价方案的粗浅思考》等,概论了幼儿园课程评价。许卓娅的《用历史生态的眼光审视园本课程建设中的评价研究》一文,是其主持的“园本课程建设与反思型教师的培养”课题研究第三阶段以“课程评价”为重点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讨论了幼儿园课程评价研究的新思路。对教材评价,目前检索到的仅有张晖的《试论对幼儿园教材的价值审视》一文,该文认为目前我国没有幼儿园教材编写审定委员会,幼儿园教材的编写、发行随意性很大,并指出评价教材的切入点即价值审视很重要@。
6国外及我国港台区成果译介研究。此类研究依侧重不同大致可分为两类:其一,单纯译介性研究。最早有赵寄石与魏振高翻译的《测量学前教育的质量》(译自联合国教科文、儿童基金会合作计划《早期儿童教养丛书》之二《提高早期儿童教养质量和数量的急需措施》)以及《3~6岁儿童教育目标》(译自联合国儿童基金会1977年《日托中心教师手册》)。另外有王坚红翻译的《对学龄前儿童发展的评价》(译自《美国伊利诺大学(香藩――厄尔巴那)初等及早期教育情报交流所的短篇报告》)和编译的《美国一幼儿园教师工作评价鉴定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早期儿童研究中心制定);竺波翻译的《学前儿童创造性的非正式评价》(.托兰斯);方力和汪潮译介的《四五岁儿童发展量表》(译自美国《幼儿的教育过程》)。其二,介绍兼比较性研究。主要有霍力岩的《西方学前教育评价的发展历程及当代特点》、刘焱等人的《“托幼机构环境评价量表”述评》(其中所涉及到的美国“托幼机构环境评价量表”旧版于1980年面世,新版于1998年面世。)、刘焱的《美国NAEYC关于高质量幼儿教育机构的评价标准》、刘霞的《NAEYC幼儿活动室观察评价述评》和《托幼机构环境评价量表(修订版)述评》、彭俊英的《美国幼儿园课程内容与课程评价述评》、卢美贵的《英格兰5岁~7岁国定课程评量的内容与影响》以及郭良菁的《德国研制(儿童日托机构的教育质量:国家标准集)的启示――兼论我国制定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的若干问题》等。邱自莉的《中美高质量托幼机构评价标准之比较》介绍了美国高质量托幼机构认证标准,并与我国示范性幼儿园评估指标(以江苏、浙江、上海为例)比较,分析了两国托幼机构评价标准的异同。
除译介欧美国家的成果外,余碧君的《日本幼儿园的游戏评价》和《对幼儿的理解与评价》(译自日本1990年起实施的《幼稚园教育要领》指导用书中的部分),以及刘建永的《日本的日托中心及其质量评估》等文章介绍了日本托幼机构的相关经验做法;庄虹的《朝鲜对幼儿智力评估的研究》介绍了朝鲜对幼儿智力评估的一般性研究、评估方法的设计和量化,及对幼儿智力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的内容。涉及我国港台地区的有蔡春美的《台北市幼儿园评鉴制度简介》,此文介绍了台北市幼儿园评鉴制度的模式、发。展历程及存在的问题;周欣的《四国和我国港台地区幼托机构过程性教育质量标准的分析和比较》,此文在比较和分析了英国、澳大利亚、美国、新西兰和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托幼机构的过程性教育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剖析了这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学前教育质量的具体内涵和评价依据。“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该领域文章从翻译到述评乃至研究的历程为我国学前教育评价研究不仅提供了参照,也注入了新的要素。但就译介目标对象而言,向欧美一边倒的倾向有待改进,且译介研究的力度有待加强。
二、我国学前教育评价研究态势
(一)从文献时间分布来看,2002年为我国学前教育评价研究的拐点。
幼儿园教研论文范文4000字 第9篇
幼儿园教研工作总结1新《纲要》的教育理念与精神的贯彻实施,关键在教师。本学期我们根据本园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的研讨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全面提升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本学期我园教研工作主要从每位教师的实际出发,确立了“以教师发展促幼儿成长”的园本管理理念,让每位教师都能尽情地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得到提升,成为课程改革、教学实践研究的主人。
一、开展分层培训,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教师是《纲要》的实施者,解释者,教师的参与程度和状态直接左右着新《纲要》的推行。因此,塑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幼儿园工作的基点。本学期,我园根据教师队伍新老交替、参差不齐的现状,继续推进层级培训,关注不同层次教师的不同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一)夯实基础,锻造新生力量。
一学期来,我园从基础培训入手,围绕基础理论、基本授课技能、一日带班组织三方面,对新教师进行培训和指引,使新教师尽快了解、熟悉教师职业的特点,掌握教育、教学的常规工作流程,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师的岗位。
1、基础理论培训
其一是教师职业道德方面,如幼儿园的规章制度、园风园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家长交谈的艺术等;其二是幼儿园教学基本功培训,如幼儿园一日各环节的组织、游戏的组织与开展等;其三是文字表达方面,如每周、逐日计划的制定与书写等。
2、基础课型研讨
以一个领域为重点进行培训,借助公开观摩这一平台,引导教师在做和看中提高实际教学能力,如在数学活动中,我园根据各年龄段幼儿应掌握的数学内容,围绕“一和许多、数的组成分解、相邻数、加减法”等对新教师进行系统培训。我们以公开观摩活动为载体,着重就数学活动中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准备、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活动后的反思等方面对新教师进行较为细致全面的培训和指导,鼓励新教师大胆登台亮相,实际操练一节数学活动的组织,人人参与,共同提高。
3、一日带班指导
抓好幼儿园一日活动各个环节的管理,是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发展的保证,是教师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为了让新教师尽快熟悉和掌握幼儿园一日活动组织,我们在学期初对每个新教师进行半日活动组织的全程跟踪,侧重了解新教师半日活动组织的基本概况;学期期中以过渡环节、活动区环节的组织为重点,进行针对性的随机观察、指导,增强新教师半日组织流程的顺畅性、有序性、条理性;学期末再进行半日活动跟踪,并对一学期来老师的发展情况进行反馈。
(二)适压重担,发挥老教师的中坚作用。
幼儿园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一批领头羊起带头作用。作为幼儿园中坚力量的老教师,随着教育教学经验的丰富,其能力开始走向成熟,增强了适应性和应变力,具有一定的教学研究水平,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正逐步增强,适当、适度、适量地给予一定压力和担子,充分发挥老教师的潜质,可加速教师的专业成长。
根据幼儿园班级教师一老一新的分布现状,我们以迎接一年一度的分级分类验收工作为契机,从半日活动组织、教学计划的制定、家长工作的开展、班级教育环境的创设等方面要求老教师对新教师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帮助和指导,增强指导的随机性和实效性。通过开展园内公开课展示活动,充分发挥园骨干教师的骨干作用,要求骨干教师一月开展两次公开课活动,进行说课和教学,重点砺练其活动设计、说课、组织教学、反思教学等诸多能力,以点带面,促动其他教师共同成长。
二、以专题研讨为切入点,增强教研工作实效。
教研工作是幼儿园保教业务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是提高保教工作质量、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的重要手段。本学期,我园注意捕捉教师在实施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疑惑点、问题点,将其衍生为教研内容,以解决问题为主旨,增强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从常规培养入手,把握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
学期初,我们从老师备课计划及下班指导时发现,三个年龄班的老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把握不准,如:大、中班的还在重复小班的内容,小班的一些作用违背了幼儿的年龄发展规律有走向枯燥训练的苗头等。因此,我们从“如何培养幼儿书写习惯”这一问题入手,开展了研讨活动。
解决策略:
开展常规培养活动观摩,引导教师发现问题,通过学习《纲要》中各年龄段的特点及发展要求,我们要求老师针对本班的活动进行反思,通过自评与他评,老师们对《纲要》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找到了解决自身问题的方法与途径。接下来,我们进行了第二次的观摩,一次次的问题碰撞,一次次的迎刃而解,教师们也开始在实践中养成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教学、去总结、去提高的良好研究习惯。
(二)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评课能力
在以上一系列的实践评析中我们觉得教师们在评价教学活动时更加有指导性和针对性,评课的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教师们能从各自的角度分析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往往对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不够深入,大部分教师忽视从活动目标整体性入手去探讨整个教学活动价值。尤其是新教师,在每次的公开观摩活动中,我们发现她们虽然都能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对于怎样评价一个活动、评什么、怎么评仍旧存在不解和疑惑。
解决策略:
借助公开观摩活动这一机会,以公开观摩课为实例,组织教师进行教研。在活动前,首先组织统一培训使新教师初步明确评课方法,其次提出看课要求,引导教师带着问题看课。活动结束后,组织教师针对目标是否体现活动过程的各个环节、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是否为目标服务这两个问题进行分组教研,请各组推出一个发言人进行发言,最后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讲解,帮助教师梳理思路,增进对评课方法的了解。集体、小组教研形式的有机结合,为每个教师提供了充分发表意见及沟通交流的机会。而这种通过具体事例进行的教研活动,针对性强,主旨明确突出,使教师通过实际演练,增进对评课方式的体验和了解。
一学期紧张而又忙碌,愉快而又充实,园内每项活动的开展和成功都离不开我们每位教师的辛勤付出。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层级指导,促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同时我们也看到自身的不足:主题背景下的科学活动开展是我园的一个薄弱环节,因为围绕我园艺术特色以往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幼儿表现的能力,所以幼儿对科学的操作、探索能力有待提高,这促使我们要对课程平衡问题进行思考。这些均有待通过我们日后的园本教研不断调整、改进、完善。
幼儿园教研工作总结2时代进步的潮流和社会变革的趋势,不断向我们提出改革和发展的新课题,在改革与竞争中探寻,在学习与反思中实践.一学期以来,积极营造自我追求,不懈努力,全园上下积极地投身于教研活动的实践工作,推进幼儿园自主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新《纲要》的教育理念与精神的贯彻实施,关键在教师。本学期我们根据本园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的研讨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一、以专题研讨为切入点,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评课能力
本学期我园结合旗教研室“优质课、创新课”的评选活动,以及园内观摩活动,针对教师的听、评课能力进行了专项研讨。
幼儿园教研论文范文4000字 第10篇
1.整体性构建幼儿园德育教育体系研究
2.济南市城区幼儿园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当前幼儿园德育误区及对策
4.幼儿德育新理念——后现代视野下幼儿园德育实验研究
5.试论幼儿园德育中奖励策略的有效运用
6.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园德育教育的新视角
7.我国幼儿园德育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8.现代幼儿园德育教学方法之我见
9.育人为本德育立园共同成长幼儿园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点滴谈
10.农村幼儿园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11.浅谈如何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德育教育
12.新时期幼儿园德育教学思考
13.《幼儿园工作规程》颁发前后中国幼儿德育的比较
14.幼儿园德育有效性的提高途径分析
15.借用陶行知德育思想及方法来指导幼儿园德育活动
16.幼儿园德育教育
17.关于当前幼儿园德育教学的思考
18.试论幼儿园德育环境之创设
19.“有玩具应该大家一起玩”——对幼儿园德育现状的剖析
20.契机”与“情境”——幼儿园德育课程资源的发现与整合
21.关于幼儿园德育课的一些思考
22.谈幼儿园德育
23.幼儿园德育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探究
24.奏响幼儿园德育五部曲
25.浅谈素质教育下的幼儿园德育
26.刍议把握幼儿园德育的契机
27.幼儿园德育的误区与对策
幼儿园教研论文范文4000字 第11篇
以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学习实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重点,进一步更新教师的价值观、教育观。引导教师牢固树立“为幼儿终身发展服务”的教育理念。正确处理师幼关系、保教关系等。开展有实效的教研活动,不断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推进我市幼教事业的持续发展。
二、工作重点:
1、继续关注民办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
加强片区调研,以安阳学区为起点,继续深入一线进行教学专题调研,关注民办幼儿园的教学现状,采用整体调研与专题调研相结合、指导服务与送教示范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对民办幼儿园的调查研究,积极引导民办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
2、以课题为载体加强学科中心组教师的培养:
以课题为载体,以学科中心组所在的18所幼儿园为实验体,成立实验园之间的协作互助组,通过同课异构、活动展示、案例研讨、技巧交流、课题研究、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途径,加强骨干教师的专业化培养,并针对农村、民办幼儿园进行展示活动。
4、协助温州市教研室搞好各项教研工作:
开展学术交流进一步提高我市幼教质量。协助温州市教研室做好与上海幼教、台州、丽水幼教开展的手拉手结对活动及送教下乡、“新生代”课堂教学风采展示及幼儿教师教学培训活动,并举行瑞安市幼儿园教师优质课评比,推荐参加温州市优质课评比及论文评比工作,为骨干教师搭建展示的平台,进一步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素质。
三、本学期工作行事历:
周次日期活动内容参加对象预备预备周温州市教研员工作会议教研员幼教学科中心组组长会议学科中心组组长课题组会议课题组成员瑞安市学区幼教干部及幼儿园园长会议 园长、学区干部
幼教学科中心组活动
学科中心组成员安阳学区民办幼儿园调研安阳学区民办幼儿园课题组活动实验园6
温州市“新生代”课堂教学风采展示活动
骨干教师
温州市园本教研示范园的专题研讨、论坛活动
示范园教师 清明节(4月4日—6日放假)
瑞安市幼儿园教师优质课评比
骨干教师
温州市教学论文评比幼儿园教师10
课题组活动
实验园
11
“五一”国际劳动节(5月1日—3日放假)
12
学科中心组同课异构活动
中心组教师温州市与台州、丽水幼教开展手拉手结对活动骨干教师温州市实验基地、实验园成果展示活动骨干教师温州市幼儿园教师优质课评比骨干教师中小学幼教师论文(包括德育论文)评比幼儿园教师 温州市与上海幼教开展手拉手结对活动
骨干教师
端午节(6月7日—9日放假)
幼儿园教研论文范文4000字 第12篇
1.作为一项工作的“幼儿园教师教育”
作为一项工作的“幼儿园教师教育”,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理解方式。它把幼儿园教师教育视为培养幼儿园教师或者培训幼儿园教师的统称。比如师范大学中的学前教育学院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目的是为了培养专科、本科以及研究生层次的幼儿园教师,那么学前教育学院从事的就是幼儿园教师教育工作,在这个语境中的幼儿园教师教育就是工作层面的幼儿园教师教育。再比如我们的幼儿园师资培训中心从事的是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这也是工作层面上的幼儿园教师教育。工作层面的幼儿园教师教育其实是广义上的幼儿园教师教育。学前教育学院的所有工作都应该属于幼儿园教师教育工作的范畴,全体教职工所从事的教育教学、管理活动等都属于幼儿园教师教育。
2.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幼儿园教师教育”
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幼儿园教师教育涉及的是对教师培训和培养的研究。学前教育研究包括幼儿园课程研究、幼儿园评价研究和幼儿园区域活动研究等,这些都不属于幼儿园教师教育研究的领域,其属于学前教育研究的范畴。比如幼儿园课程与幼儿园教师教育课程有着不同的研究范围,幼儿园课程包括自然、科学、语言、社会、手工、美术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而幼儿园教师教育课程是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前者属于学前教育研究的范畴,后者则属于幼儿园教师教育研究的范畴。笔者供职的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设置了五个研究所,即学前教师教育研究所、学前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学前教育政策研究所、儿童心理发展研究所和学前艺术教育研究所。其中,学前教师教育研究所将幼儿园教师教育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开展研究。
3.作为一个学科专业方向的“幼儿园教师教育”
学科专业层面的“幼儿园教师教育”将幼儿园教师教育视为一个学科专业方向。学科是大学的基本建制,_学位办将学科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和管理学等十二大学科门类。学前教育学和教师教育学属于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门类。随着学科的发展和分化,我们可以在学前教育学和教师教育学二级学科门类下设幼儿园教师教育方向。朱旭东教授倡导我国的教师教育学科可以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来创建,并建立幼儿园教师教育、小学教师教育、中学教师教育、特殊教师教育和职业教师教育等学科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幼儿园教师教育便成为一个学科方向了。当然也可以将整个学前教育专业视为幼儿园教师教育专业,那么这实际上便把幼儿园教师教育与学前教育学等同起来,这也是学科意义上的幼儿园教师教育。通过对上述概念的辨析,笔者将“幼儿园教师教育”界定为“幼儿园教师培养与培训的总称”,它具有工作层面、研究层面和学科层面三个维度的含义。这三个层次上的“幼儿园教师教育”概念的关系是,工作层面的幼儿园教师教育提供了现实基础,研究层面的幼儿园教师教育提供了知识基础,学科层面的幼儿园教师教育提供了制度保障。因此,“幼儿园教师教育研究”就是对工作层面、研究层面和学科层面三个维度幼儿园教师教育研究的总称。
二、幼儿园教师教育研究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笔者认为,我们应从工作层面、研究层面和学科发展层面来认识幼儿园教师教育研究。如果从研究层面看,应怎样认识幼儿园教师教育研究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呢?本文拟从研究机构设置和学术研究成果的角度对其加以分析。
1.从研究机构设置的角度看幼儿园教师教育研究
2.从学术研究成果的角度看幼儿园教师教育研究
衡量一个研究领域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看它是否涌现出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包括学术专著、学位论文以及学术文章等。目前,幼儿园教师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幼儿园教师培养理论研究、幼儿园教师教育大学化研究以及对国外幼儿园教师培养模式的介绍性研究等方面,而学术专著和学位论文还非常少。这说明,目前幼儿园教师教育研究还没有形成比较稳定的研究队伍,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即使在学前教育和教师教育研究的专著中,幼儿园教师教育研究也常常是一个被忽视的研究领域。在未来的研究中,研究者需要加大对幼儿园教师教育研究的力度,在研究论文选题、学术研究课题申请等方面多下功夫。在国外,幼儿园教师教育研究已经受到广泛关注,并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比如布兰科(Blank)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探讨了幼儿园教师教育发展的历程,认为当今幼儿园教师教育者面临的问题应是何种因素构成高质量的教师素质和高质量的教学,以及它们如何实现。萨瑞克(Sar⁃cho)对美国的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项目进行了探究,指出美国的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项目包括“招募与选拔、通识教育、专业基础、教学知识、田野经验与临床经验、项目评估”。卡斯特(Castle)对幼儿园教师教育者进行研究发现,幼儿园教师教育者具有扎实的研究基础,并且具备开展幼儿园教师教育研究的能力。目前,幼儿园教师教育工作在我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国家战略。因此,加强幼儿园教师教育研究,是国家提升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水平的有效途径。
三、幼儿园教师教育的研究领域
本研究基于研究主题及问题的不同,将幼儿园教师教育研究划分为如下一些领域。
1.幼儿园教师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基本理论研究是幼儿园教师教育研究的首要对象。幼儿园教师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是对幼儿园教师培养和培训相关基本理论的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幼儿园教师知识研究。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知识是其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幼儿园教师作为一种专门职业的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幼儿园教师知识理论研究是对幼儿园教师应具备何种知识的探析,比如对新手幼儿园教师与专家型幼儿园教师知识结构的研究就属于此类研究。2)幼儿园教师反思研究。幼儿园教师反思研究主要涉及对幼儿园教师思维与行为关系的研究。3)幼儿园教师合作研究。幼儿园教师的合作在教育实践中表现为幼儿园教师合作共同体。幼儿园教师合作研究需要研究幼儿园教师合作的内涵、幼儿园教师合作的价值以及实现幼儿园教师合作的途径。4)幼儿园教师领导力(Teach⁃erleadership)研究。幼儿园教师领导力表现为幼儿园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影响力,师徒结对制实际上就体现了师傅的教师领导力。5)幼儿园教师能力(Teacherability)研究。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等。教师能力研究涉及心理学认知理论与哲学认识论等相关理论。比如在学术研究中涉及幼儿园教师的素质、素养和能力类型的研究,这些都属于幼儿园教师能力理论研究的范畴。6)幼儿园教师信念(Teacherbelief)研究。教师信念与教师知识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是两个纠缠不清的概念。因为在哲学中知识与信念的关系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因此,我们需要深入探讨教师知识与教师信念之间的关系。7)幼儿园教师学习(Teacherlearning)研究。教师学习研究涉及教师学习的原理、教师学习发生的机制等。8)幼儿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教师身份认同研究涉及“作为教师我是谁”的哲学思考。9)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研究。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研究涉及对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周期的研究等。
2.幼儿园教师教育史研究
古今中外,幼儿园教师教育发展的历程蕴含着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可以说,探讨幼儿园教师教育史有助于我们今天更好地开展幼儿园教师教育工作。具体来说,幼儿园教师教育史应包括幼儿园教师教育的思想史和制度史。(1)幼儿园教师教育思想史研究幼儿园教师教育思想史指的是用历史的方法研究幼儿园教师教育思想。古今中外涌现出不少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家和经典作品,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教育思想。比如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孔子、孟子、朱熹、王阳明、陈鹤琴、陶行知和蔡元培等教育家,以及《论语》和《三字经》等经典作品。国外有夸美纽斯、乌申斯基、福禄贝尔、蒙台梭利等重要的教育家及其作品。他们所提出的有关幼儿园教师教育的思想都属于幼儿园教师教育思想史研究的范畴。(2)幼儿园教师教育制度史研究幼儿园教师教育制度史包括培养制度和培训制度发展的历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幼儿园教师教育制度,而且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幼儿园教师教育制度也因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比如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由中等专业学校的幼儿师范学校承担,逐渐过渡到由大学的教育科学学院或者学前教育学院承担,对这种制度变迁的研究,就属于幼儿园教师教育制度史研究的范畴。
3.幼儿园教师教育国际比较研究
幼儿园教师教育国际比较研究是对不同国家或地区幼儿园教师教育开展比较研究。应该说,对世界各国的幼儿园教师教育进行国际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用全球的视野去开展幼儿园教师教育工作。比如同样是培养幼儿园教师,中国和美国的幼儿园教师教育课程有何不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就属于幼儿园教师教育国际比较研究的范畴。笔者申请了一个科研项目,即“专业化视角下的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模式国际比较研究”,这一课题就属于幼儿园教师教育国际比较研究的范畴。另外,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幼儿园教师培训模式可能会存在差异,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些差异的产生,这对我们开展幼儿园教师培训有何启示意义,这些问题都属于幼儿园教师教育国际比较研究的范畴。
4.幼儿园教师教育管理体制研究
幼儿园教师教育管理体制包括幼儿园教师教育行政体制和幼儿园教师教育机构管理体制。幼儿园教师教育行政体制是国家权力机关为了实施特定的幼儿园教师教育目标,通过国家及地方教育行政机关对幼儿园教师教育工作进行组织、经营和领导的行政行为。比如在教育部,幼儿园教师教育管理涉及基础教育二司、教师工作司和高等教育司等部门。幼儿园教师教育机构管理体制指的是开设幼儿园教师教育专业的机构应如何管理幼儿园教师教育活动,它涉及整个机构的权力划分以及实施管理领导的组织形式和组织制度。比如有学者对学前教师教育治理结构变革进行了研究,提出“大学化、专业化、标准化”学前教师教育治理结构的发展趋势,这就属于幼儿园教师教育管理体制研究的范畴。其主要涉及以下一些问题:1)作为幼儿园教师教育机构的学前教育学院与其他高等院校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如何发挥大学学科综合化的优势来发展幼儿园教师教育;3)幼儿园教师教育机构应如何配置权利和资源。以上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进行研究。
5.幼儿园教师教育政策研究
致力于为国家教育决策的公共咨询提供服务是教育研究者的社会使命。幼儿园教师教育政策研究的内容包括对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政策和职后培训政策的研究。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师教育工作尚处于转型过程中,中等师范层次的幼儿园教师教育机构逐渐过渡到高等教育层次的幼儿园教师教育专业学院,也就是大学的学前教育学院或者教师教育学院。然而,在当前的转型过程中,幼儿园教师教育工作还处于无序和混乱的局面。因此,其更加需要有相应的政策保障和约束。笔者曾经到西部一个县调研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发现该县由职业培训中心负责培训幼儿园教师,而该培训中心并不具备培训幼儿园教师的资质。这说明,我们国家的幼儿园教师教育机构还处于无序状态,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尚需不断完善。因此,教育研究者应加强对幼儿园教师教育政策的研究,以便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政策咨询服务。
6.幼儿园教师教育课程研究
课程是对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幼儿园教师教育课程是对培养和培训幼儿园教师的育人目标、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幼儿园教师培养计划、培养内容和实施过程的总和。幼儿园教师教育课程研究包括对历史上幼儿园教师教育课程流派的研究、国内外幼儿园教师教育课程的比较研究和幼儿园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研究等。比如,我国的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模式有初中起点五年制高职、高中起点两年制大专和高中起点四年制本科等,那么这些幼儿园教师教育课程的异同是什么?它们之间的优势和不足是什么?幼儿园教师教育的基础课、必修课和选修课所占的比重是多少?有何依据?高等教育层面的幼儿园教师教育课程是否优于中等教育层面的幼儿园教师教育课程?要回答上述问题,就需要对幼儿园教师教育课程进行研究。
7.幼儿园教师教育者研究
幼儿园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对幼儿园教师教育者身份的研究和对幼儿园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的研究。(1)对幼儿园教师教育者身份的研究对幼儿园教师教育者身份的研究涉及“作为幼儿园教师教育者我是谁”的哲学追问。首先,幼儿园教师教育者身份认同是指哪些人可以被称之为幼儿园教师教育者。广义的幼儿园教师教育者指的是所有从事幼儿园教师教育工作的人。它包括高等院校中培养幼儿园教师的教学科研人员、中等师范学校中从事幼儿园教师教育工作的教师,以及从事幼儿园教师教育工作的教研员、师徒结对中的幼儿园教师的师傅等。狭义的幼儿园教师教育者指的是高等院校中培养幼儿园教师的教学科研人员。其次,幼儿园教师教育者身份认同研究涉及幼儿园教师教育者的资质。幼儿园教师教育者属于专业人员,这就需要其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感。那么幼儿园教师教育者需要具备何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感呢,这些都属于幼儿园教师教育者身份研究的范畴。(2)对幼儿园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的研究幼儿园教师教育者也需要获得专业发展,那么幼儿园教师教育者应如何进行专业发展,应由谁对他们开展专业发展教育;又如对教研员的培训与幼儿园教师的培训有什么不同,教研员需要接受什么样的培训,教研员应具备什么样的知识、能力,大学中的幼儿园教师教育者需不需要专业发展,等等。这些问题都属于幼儿园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研究的范畴。
8.幼儿园教师教育机构研究
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师教育机构的层次差别较大。有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师教育机构的类型多样,从师范大学、师范学院、综合大学到中职院校、职业高中都有,培养层次涉及本科、大专和中专,但总体上呈现出去专业化、低水平培养的态势”。与其他教育阶段相比,幼儿园教师教育机构的层次相对较低,而且门槛也比较低,因而应加强对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证的研究。实际上,有研究者曾经研制了高等专科层次的幼儿教师教育机构资质标准,包括“办学宗旨、规划与实施、组织与管理、学生与学生服务、教师资质与专业发展、课程与教学、资源与保障、环境与公共关系”等。鉴于目前幼儿园教师教育机构所面临的多元化发展状况,亟须对幼儿园教师教育机构的资质进行研究,并制定相应的资质标准。另外,在幼儿园教师教育机构由中等师范层次向高等教育层次转型的过程中,其涉及的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或者人员的组合问题,还面临着多方面的变革,因而需要我们加强相关研究。
9.幼儿园教师教育质量保障研究
幼儿园教师教育质量保障研究是指对幼儿园教师培养和培训相关的机构、课程设置、教育教学实践、财政投入、教师教育者等因素进行监督和评价。应该说,教师教育质量保障研究目前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朱旭东教授提出,我国未来的教师教育应建立教师教育质量建设各个环节的标准,在招生环节、培养环节和入职环节构建以教师教育标准为核心的质量保障体系。实际上,欧美国家已经有专门的教师教育质量保障机构。比如,在美国有专门的教师教育质量认可委员会——全国教师教育认可委员会(NationalCoucilofAccreditationofTeacherEducation)。我国虽然有自己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但幼儿园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尚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因此,我们有必要开展幼儿园教师教育质量保障研究,应根据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需要,构建相应的幼儿园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10.幼儿园教师教育研究方法研究
幼儿园教师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涉及很多问题,如怎样提高对幼儿园教师教育研究工作的认识,何以使幼儿园教师获得生成知识等,这些都需要我们采取科学的研究方法来实现。美国学者艾尔•巴比在其社会研究方法一书中指出,社会研究中存在着“个案式和通则式解释模式、归纳与演绎理论、定性与定量资料、抽象研究和应用研究”四对辩证关系。因此,我们开展幼儿园教师教育研究,需要充分考虑以上四对关系。笔者认为,在幼儿园教师教育方法研究中,采取量化研究、质性研究以及两者相结合的方法都是必要的。
11.幼儿园教师教育信息化研究
幼儿园教研论文范文4000字 第13篇
关键词:幼儿园;园本教研;教师专业发展
一、前言
园本教研就研究园内各项工作存在的问题,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促进教师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如今幼儿全面发展,因此园本教研实际的研究对象就是教师,就是为了实现教师的全面发展,这样才能将教学质量提升上来,只是目前国内幼儿园在这方面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
二、当前幼儿园园本教研的缺陷
(一)与原本目标脱节
园本教研原本的存在意义就是提升幼儿园的保教质量以及教师的能力。但实际上现如今很多教师只是将其当成是一种工作,无论是园内的一些课题研究还是,都是量化的,而现阶段对幼儿园的评定也是根据课题的数量,因此目前园本教研已经脱离了其最初的目标,这对幼儿园、教师以及整体幼儿教育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因为教师的职责是培养幼儿,并不是科研活动,不需要完成量化的任务,这种作风已经对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产生了危害。
(二)并未满足教师发展
园本教研需要园内全体教师参与。这是为了将园内的教师团队整体水平提升上来,这样对幼儿的教学才能有所提升,需要注重每个教师的发展。但目前多数幼儿园真正能够参与到园本教研中的只是部分教师,也就是园内的骨干教师和领导,其他教师是没有机会参与其中的,这其实是幼儿园管理上的漏洞,但其实这也与教师自身能力上的欠缺有关,因为只有骨干教师在知识、经验等方面可以胜任,但是幼儿园也应该针对不同教师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现在的局面无法促进全体教师发展。
(三)评价机制不足
实际上园内教师需要负责的工作非常多。教师若是可以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总结出问题,是可以将自身能力不断提升上来的,只是目前缺乏对教师积极性的调动。现阶段对教研的评价只是重视最终结果,而考察的也只是教师发表的论文,并没有对过程进行评价,教师在园内的工作也并没有得到肯定。
三、如何完善园本教研
(一)明确目标
要明确园本教研的存在价值就是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遭遇的问题,是为了提升保教水平,而不是一种科研工作。教师要在活动中总结出遇到的困境,然后感受到教研活动对自身工作水平以及专业发展带来的影响,然后增强对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园本教研一定是给予幼儿园自身的需求建立起来的,是提升教学水平的途径,也是教师实现发展水平提升的方法。这才是园本教研应该明确的目标,也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构建研修共同体
参与教研的主题是教师,因此需要积极鼓励全体教师参加活动,需要以园内所有教师的实际水平以及个人兴趣,建立分层研修的工作模式。分层研修需要考虑的就是教师的个人能力,包括知识水平、教学经验以及理论水平等,对教师进行分组,根据教师的分组情况,组建研修共同体。实际上就是发挥教师的特长,并提升教师的能力,分组也是需要灵活调整的,要将园内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这样才能将教师积极性调动起来。
(三)完善评价机制
评价需要保持公正客观,需要将过程和结果放在同等的地位。这样才能评估出教师的实际能力,而对教师能力的评价不要仅仅局限于论文水平,需要关注教师通过教研活动取得的实际成效,可以建立教师的教研方案,将教研的过程记录下来,才能将教师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并促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提升文化素质
教师要想培养人才,自身的文化素质是需要确保的。通常来说,学历也只是证明了教师在校园中取得的成就,要想在教学中取得成绩,需要不断对自身知识进行更新,在理念上不断突破,这样才能实现不要断成长,因此教师在教研中也需要树立学习意识,努力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学习各方面的理论和技能,教师之间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以及理论,这样就可以实现共同提升。
(二)加强课题研究
实际上课题研究就是对教师主要的提升途径,因为在课题研究阶段,教师有机会参加各类培训,会接触到很多先进的经验和理论,接触到教育领域的一些专家学者,与其他教师分享自己的成果,这些对教师都是难得的机会,因此课题研究是需要不断加强的,教师可以在不断研究中,将自身的问题找出,并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在理论和技能上实现全面提升,并有机会获得更高的成就。
(三)组织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还是需要积极组织,首先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进来,幼儿园需要考虑到不同教师的特长和能力,让每个教研组结构合理,然后着重对一些年轻教师进行指导和帮助。例如,将骨干教师与年轻教师安排到一起,骨干教师在经验和能力上更强,但是年轻教师具有创新意识,双方可以相互促进。此外还需要教师在活动中加强对自身的反思,不断找出自身需要加强的地方,这样才能在日后的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做出改变,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
五、结论
总之,园本教研方面还是需要不断加强研究,因为很多问题虽然已经在解决,但是随着时代进步,新的教育理念会不断出现,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要求也会更高,对教师能力的要求也会更高,所以在教学上需要不断加强,园本教研是加强幼儿教育的良好途径,也是目前提升教师能力以及幼儿园教育水平的主要方式,在实际教研中出现的问题只要不断努力就可以解决。而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需要幼儿园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全体教师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滕忠萍.优化园本课程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探索———以广西军区幼儿园为例[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7,(04):44-46.
[2]曹晓薇.基于园本教研的教师学习资源支持策略———以湖北省武汉市A幼儿园为例[J].当代学前教育,2016,(04):12-15.
[3]胡梓滟.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实施策略的改进———基于实践共同体理论的视角[J].教育科学论坛,2016,(22):44-47.
幼儿园教研论文范文4000字 第14篇
【关键词】文化突;文化融合;大学与幼儿园合作;专业合作共同体;文化建构主义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已经成为时代的诉求。由于教育理论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的二元分离,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在很大程度上的不衔接,大学与幼儿园长期以来缺乏深度的合作与交流,导致了幼师院校师范生专业准备不足、适应期较长、适应能力较弱等问题,幼儿园教师与大学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受到了一定影响。因此,大学与幼儿园建立专业合作共同体,共同探索促进师范生、幼儿园教师和大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成为当前学前教师教育改革的一种新路向。目前,大学与幼儿园的合作呈上升趋势,合作研究日趋频繁,合作领域不断拓宽,然而,这种合作在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双方合作还处于不成熟状态,活动的开展多流于表面和形式化,等等。究其缘由,是与大学和幼儿园文化的突有关。要想实现大学与幼儿园可持续的深度合作,加速双方的文化融合是必由之路。
一、大学与幼儿园文化突的主要表现
所谓文化突,是指不同形态的文化或者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对立、排斥的过程。大学与幼儿园文化突是两者文化之间的对立、排斥、竞争和挑战,它有许多表现,如大学文化与幼儿园文化在性质上的突:相比幼儿园文化的继承性、保守型、封闭性,大学文化更具先进性、多元性、包容性、创新性、开放性;大学文化与幼儿园文化在功能上的突:幼儿园文化偏重于凝聚激励,而大学文化偏重于导向辐射;大学价值观与幼儿园价值观的突:大学共同信仰和守望的基本价值观主要是追求真理、坚守道德、崇尚自由,而幼儿园秉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基本价值观;大学教师文化与幼儿园教师文化的突是双方深度合作的最大障碍。
教师文化表现为教师的精神特质、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反映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学术水准、职业道德,融入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一般而言,大学教师是社会的精英群体,承担着教育者、研究者和社会批判者三种社会角色,并以自己独特的工作方式履行着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知识创新的社会职能。由大学教师组成的“学者共同体”尊奉真理至上的价值观念,拥有自己的信念,具有共同的使命感,遵守共同的学术规范,并享有学术职业的自由和限度。由此形成了大学教师特有的学术文化。大学教师坚持一种“以学术为业”的生活方式,但他们在追求学术品位时往往会疏忽幼儿园教育实践的需要。“学者”“专家”的角色定位容易使得他们习惯于居高临下地对幼儿园教育、幼儿园教师指手画脚。如果大学教师以这种姿态与幼儿园合作就很难成为真正的合作共同体成员。通常来讲,幼儿园教师关心的往往是“如何执行”“怎样操作”等问题,他们一般并没有多少兴趣与时间去研究教学,反思实践。进一步来讲,大学教师偏重于教育问题的理论探究,在应然状态下如何解决问题。幼儿园教师则关注教育问题是什么、它是如何发生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哪些经验,在实然状态下如何解决问题。大学教师的专业生活更多的是一种自主的专业生活,在课程的设计、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确定、教材的选择方面有更多的自,他们的专业进修也基本上是自主安排进行的,总之,大学教师在时间支配、专业生活的规划与实施方面拥有更多自。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生活则比较有组织性、纪律性。一般幼儿园都有统一的教研、备课制度,采用统一的教材和教学计划,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方面保持着较高程度的一致,“趋同性”是幼儿园教师较为明显的专业生活特点。此外,目前我国主要由大学负责对幼儿园教师开展继续教育,幼儿园教师在选择专业进修的方向与内容方面的自主性较为缺乏。现有的继续教育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是大学教师的话语方式和学术思维方式令幼儿园教师产生一种疏远感,另一方面幼儿园教师对理论的可操作性、对模式及策略等的过度关注又使大学教师感到合作与沟通的十分艰难。
二、文化建构主义对大学与幼儿园文化融合的启迪
面对大学和幼儿园之间的文化突。设法平衡与弥补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以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大学与幼儿园文化融合,指的是大学与幼儿园双方经过文化上的碰撞、对话、交流,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创生出一种能够高效率推动双方合作、高质量促进双方发展、高速度提升双方教师与师范生专业水平的新文化。大学与幼儿园文化的融合不是简单的文化兼并和渗透,而是文化的提升和再造,文化间的共生、共创与共荣成为大学与幼儿园文化融合的必然取向。
文化建构主义给大学与幼儿园文化如何融合提供了新的视角。文化建构主义将文化看作是基于共同的或部分共同的意义和解释模式,并认为文化的社会建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文化对行为者的角色、行为都产生影响,并通过社会关系的相互作用进行创建,它依赖于个体和环境的多样性,以及不同文化、环境及社会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文化建构主义以人与人的互动为基础。着眼于文化的创建和制度化,主要研究组织自我形象的发展变化和互动过程,以及新的组织文化特征。从组织文化的层面来看,组织中的不同群体或成员代表了不同的个体文化,他们对组织文化的理解也不同。任何组织在发展的过程中。都需要理解和吸收不同的文化元素,从而不断丰富自身角色,甚至完成角色的转变,最终形成具有特色的组织文化。
从文化建构主义的角度来看,大学与幼儿园文化突是指拥有不同价值观的教师由于秉持原有的思维方式、工作习惯、沟通方式、教学理念和决策模式等在合作中所产生的突。这些突如果处理不当,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合作成效。大学与幼儿园文化突是合作成效不高的主要原因,而大学与幼儿园文化融合是解决文化突的有效途径,也是影响大学与幼儿园管理绩效、教学质量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因素。文化建构主义认为,大学与幼儿园文化融合是观念、制度、行为和物质等文化相结合的过程,它通过群体间的互动,改造他人和自身的行为方式、基本信念,塑造出一个新的组织文化。大学与幼儿园文化融合的首要环节是正确认识大学与幼儿园的文化差异,找到构建共同价值观的切入点。
三、文化融合视野下大学与幼儿园专业合作共同体的构建
在文化融合视野下理解大学与幼儿园的合作,就是要实现大学学术文化和幼儿园实践文化
的互动。大学与幼儿园的合作是一种平等、共生的伙伴关系,合作在改变幼儿园教育实践的同时,也实现了教育理论的重新建构。大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只有结成伙伴,平等交流与对话,一起探索幼儿园教育问题,才能不断创造出充满生机的新的教师文化。
大学与幼儿园的伙伴合作,会经历一个由不甚和谐到和谐的渐进过程,进而形成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新型专业合作共同体。这种专业合作共同体不隶属于任何一个行政单位,民主、开放、探索并解决问题是这个共同体的特征。共同体中的成员来自幼儿园、大学,成员之间没有层级,能够实现真正的平等对话,能够对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现象、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能够突破成员的经验、背景局限,形成对教育问题多角度、全面的理解,从而准确把握问题的本质,有效地解决问题。来自大学文化的理性思考、探究事物本源的态度以及对教育理想的执著追求,可以感动、引导幼儿园教师;而率直、感性和讲究经验与实际的幼儿园文化也可以感染、启发大学教师。
四、大学与幼儿园专业合作共同体构建的路径选择
大学与幼儿园建立专业合作共同体,一方面要承认双方文化存在差异,客观看待文化突,并积极地将这种差异视为合作的一种资源。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大学在幼儿园管理、教学与科研等方面的优势。具体而言,大学与幼儿园专业合作共同体构建的路径如下。
1尊重彼此文化差异
文化融合视野下的大学与幼儿园专业合作共同体遵循了“和而不同、不同而和”的理念。这一理念首先体现为对各自原有文化的尊重。尊重是融合的前提,没有尊重,融合就失去了基础。大学与幼儿园都要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以“悬置偏见,宽容异端,增进理解”的立场开展对话。教书育人是大学、幼儿园的共同责任与使命,由于教育对象和性质不同,教师专业关注、专业态度、专业生活方式不同,大学与幼儿园文化的特质也存在差异。大学文化的特质是探究、改革、创新和浓郁的学术氛围。幼儿园文化的特质是引导孩子学习、进步。大学与幼儿园文化的差异成为双方合作的重要基础和资源。
比如,大学多学科的文化环境,能最大限度地为师范生的个性和心理发展提供支持;大学充满批判、反省、研究的文化氛围,有助于师范生发展批判的思维能力和技能技巧。这样的文化氛围,通常是幼儿园所缺乏的,因此是幼儿园应该学习的。
2重构大学文化与幼儿园文化
重构大学文化意味着要有效地改变“研究型文化”和“教学型文化”彼此失调的局面。当前,我国大学普遍实行“科层制”的学术管理机制,奉行“不发表学术论著就站不住脚”的信条。这种信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教师指导师范生从事教育实习、见习的积极性以及熟悉、了解、研究、帮助指导幼儿园各方面工作的热情。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有效改善,必然会影响大学与幼儿园建立合作关系。对于幼儿园教师而言,与大学合作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可以持续、无偿享有大学教师带来的新的教育改革理念及实践指导。倘若这方面的利益得不到满足,幼儿园教师不可能以积极的姿态介入大学与幼儿园的合作。重构大学文化,关键是变革制度文化。例如,可以规定所有的大学教师必须有在幼儿园从事实践指导的经历,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作为教师晋升的重要参照。重构幼儿园文化意味着要促进幼儿园教师由“操作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研究型教师”转变。只有实现角色转变,才能有效地利用大学教师的思想资源。重构幼儿园文化还意味着幼儿园教师要改变对教育理论的不恰当期望,与大学教师建立伙伴关系、协商关系,而不是师生关系。
3确立共同的实践价值取向
现代教育观认为,教师教育在本质上具有实践性和反思性。学前教师教育更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必须以学前教育一线的实际需求为教师培训的前提,也就是说,幼教人才培养应该由大学、幼儿园共同完成,而不是大学单独完成。大学与幼儿园要寻求双方共同的利益、旨趣和目标,以此为基础发展出共同的价值观和规则体系,并共同维护这种“共生的文化”。这种文化的重心应在于“实践”,而不是“理论”和“学术”,因为实践是两种文化都必须关注的。大学应该具有教育理论研究的“实践取向”,真正体现这样一种观点: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是一种开放的、反省的、不确定的、形式复杂的人类活动,教育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培养实践智慧。大学教师应围绕实践开展研究,并将理论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指导:幼儿园教师则在大学教师的协助下研究、反思教学实践,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师范生培养的实践取向是要从重视知识传授转向对学前教育实践的关注,这种关注包含着回应学前教育实践的需求、结合鲜活的教学情境开展师范生培养、提高师范生的实践岗位适应能力,等等。大学教师、师范生在幼儿园教育现场汲取鲜活的实践智慧,反思大学里的教师教育,改进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模式,从而提升大学教师与师范生的专业水平,实现大学与幼儿园的共赢。
4加强大学与幼儿园教师之间的深度对话交流
重研究轻教学的管理机制使大学教师倾向于进行“纯”理论的学术研究,很多大学教师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学术研究能力,却对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缺乏足够的了解,这导致他们在大学课堂上的理论阐述非常空洞,更无以指导幼儿园实践。而过于关注经验与技术,缺乏对教育目标、内容、方法的深刻追问,又使幼儿园教师在自我反思、研究教育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大学教师与幼儿园教师非常有必要深度对话交流,共同探讨课程设置、实践指导、评价反思等双方都存在的问题。大学应该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从事学前教师教育的教师深入到幼儿园去,关注幼儿园教育实践,同时可以邀请一部分优秀的幼儿园教师担任教育类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指导工作,使生动的教学实践经验得以在大学课堂上呈现。同时,大学还应通过为幼儿园教师提供进修的机会,邀请、鼓励幼儿园教师参与课题研究,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广泛的支持。
幼儿园教研论文范文4000字 第15篇
2001 年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可见,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共育是当下学前教育的趋势。社区资源与幼儿园教育的整合,学者有何研究、有何成果、哪些问题还需深入研究?以此为背景,笔者查阅了关于幼儿园整合社区资源的文献并归纳梳理,期望能为后续研究提供帮助。
一、基本情况概述
1.论文数量与分布
2.研究者身份
归纳所阅文献的研究者身份,大致分三类:第一类为高校教师,他们既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学术前瞻性,又能深入到幼儿园一线,其研究成果深入浅出、以专著为主;但这类研究者不多。第二类为硕博士研究生,他们大多以旁观者身份,选择部分幼儿园为研究对象,在问卷、访谈、观察的基础上得出研究结论,撰写成硕博毕业论文。第三类为幼儿园教师,多为园长或其他管理人员,多从自己所在园的实情出发,实践探讨了幼儿园利用社区资源的具体做法与经验,其研究成果以期刊论文为主。她们的研究实践性强,但学术理论性有待加强。
3.研究视角与方法
不同类别的研究者所采取的视角与方法不同。高校教师通常有强大、多样的理论支撑,研究视角更显多元与独到。如李生兰教授以生物生态学理论、自我概念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理论基础展开研究。高校硕博士毕业生通常选取几种理论作为研究理论支撑,如孙姝婷以社会互动理论、生物生态学视角开展研究,她们多以局外人的角色,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和实物分析法进行幼儿园利用社区资源的探讨。幼儿园教师多以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通过实践案例归纳观点,无太多高深理论基础。
二、研究内容概述
分析现有文献,研究的内容涉及以下几方面。
1.社区及社区资源的概念界定
“社区”一词源于拉丁语Communis,意即伴侣或共同的关系和感情;后由德国学者滕尼斯译成德语Geneinschaft,译为社区、团体、共同体、公社;再由美国学者查尔斯.罗密斯将其译成英语Community,拥有了更多的地域含义;我国学者在20 世纪30 年代将其译为中文“社区”。至今,国内外教育界和学术界对“社区”的定义尚无一致认可,对社区概念的理解和诠释多种多样。
美国的戴维.波普在《社会学》专著中指出:社区是在一个地理区域里围绕着日常交往方式组织起来的一群人;我国学者费孝通认为: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地域里,形成的在生活上互相关联的大集体。李生兰(2013)认为,社区是以一定地理区域为基础的社会群体,社区与学前教育之间的关系应为共建共享共发,幼儿园要密切与社区的关系,就必须遵循优势发展、互益发展、整体发展、平衡发展等原则。
台湾的林振春(2000)认为广义的社区资源也称为生活资源、经验资源,是指本地区社区中可利用于充实社区发展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及组织的资源,包括了社区中的每一件事物,每一个情景和每一个经验。王雷(2007)将可为学校教育活动利用的一切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分为五类:设施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文献资源、组织资源。综合不同学者的理解,笔者认为社区资源指幼儿园所在社区周边环境中蕴含的一切具有教育价值的各种资源的总和,包含可能对孩子产生教育功能的人、事、物等,可分为四类:自然资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
2.社区资源与幼儿园领域教育的融合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已有研究通常把利用社区资源的落脚点放在某一个领域的教育,其中关注与社会、艺术、科学领域教育融合的相对较多,而融合到健康、语言领域的较少。幼儿的健康应该成为幼儿园工作的首位,语言则是思维的工具,社区资源与幼儿园教育的整合不能忽视与健康、语言领域。
3.社区资源与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开展
胡艳艳(2010)结合案例,探讨开发利用社区资源拓展幼儿园主题活动的有效策略。蔡蔚文(2006)从促进主题活动的生成、深化主题活动、支持幼儿表征等方面为怎样利用社区资源做了说明。总体看,关注社区资源与主题活动整合的研究较少。目前诸多幼儿园在课程设置中都有不同主题,若使主题活动更生动,必需与社区资源整合。
4.社区资源与幼儿园课程的开发利用
沈丽华(2010)认为可让一切有利的社区资源转化为幼儿园课程资源,为幼儿园课程服务,最终形成幼儿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合力。吴秀婷与郭月霞(2012)认为利用社区资源构建园本课程是幼儿园实现与社区融合的有效途径。已有研究中,关于整合社区资源构建园本课程的研究相对较多,因为有了“一日生活皆课程”的大课程观,所有对社区资源的整合都可称之为课程开发与利用。但利用社区资源构建园本课程还存在缺乏系统性、目的性不强等问题,开发的水平还只是经验水平,需要进一步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形成有体系的规划。
5.社区资源利用的方法与策略
幼儿园对社区资源的利用,多数研究者都提到“请进来”“走出去”两种方法。Neal Hazel(2005)研究认为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的模式是多样的,教师可邀请家长走进幼儿园,也可对家长进行家庭指导,还可让家长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幼儿园的日常事务与教育活动。许晓蓉(2006)提到通过普查、管理来建立资源库,为资源整合提供基础;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两种方式用活资源,为资源整合提供平台;教师要树立“资源创造者”的观念,不对家长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应明确幼儿园与社区两者要密切交流与互动,才能有效实现社区教育资源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刘慧(2012)提出可在社区相关行业中物色合适的人员聘为幼儿园社区辅导教师。笔者认为有些策略体现了不错的理念,值得其他幼儿园借鉴。
6.社区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杨志仙、万小懿(2010)针对幼儿园利用社区资源中存在的安全、时间和精力、选择适宜的社区资源、社区不支持等问题提出了思考。刘慧(2012)认为幼儿园不应是关起门来而应实施开放式教育,而角色意识缺位、教师沟通技能不足、幼儿园自身职能局限等诸多因素制约着幼儿园实施开放式教育的效果。这些分析比较准确到位,安全、支持等问题既要通过教师前期的精心准备、过程中的无微不至,更需要从管理上提供相应支持,解决问题。
诸多学者的研究紧密结合幼儿园所处的环境、地域特色和社区资源的特点呈现出研究内容的园本化;在方法、思路上对后续研究有借鉴价值。
三、研究启示与展望
1.研究要提升理论性、加强影响力。
研究者多是一些高校研究生和幼儿园教师,缺乏有影响力的专家,期待更多高校教师、科研机构人员如同华东师大李生兰教授一样多年坚持对家庭社区与幼儿园合作共育的研究。
2.研究要关注管理所发挥的作用
可从管理学理论出发,站在管理的高度研究在幼儿园整合社区资源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探讨幼儿园管理上如何策划、保障、支持教师整合社区资源?如何管理人、财、物、事?
3.研究内容可拓展到幼儿园对社区的“服务”
只有在共赢互利的情况下,社区才会更接纳、支持幼儿园对社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目前的研究重点在探寻幼儿园对社区资源的“利用”“索取”,该反向思考幼儿园对社区的“服务”“付出”。幼儿园有何资源让社区利用?如何向社区服务?值得大力研究。
4.研究的落脚点可关注幼儿的学习与多方面发展
不管整合了怎样的社区资源,运用了怎样的途径,构建了怎样的课程,实施了怎样的教育,最终落脚点都应是促进幼儿的发展。已有研究成果中,尽管有一些关于幼儿学习与多方面发展的表述,但稍显零散,可更有系统地研究、更有侧重地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