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论文范文参考(优选3篇)(高中论文题目推荐大全)
来源:阿白律师网 时间:2024-09-30
高中论文范文参考 第1篇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口号的提出,高中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大纲都对人格教育给予了说明和补充,高中语文教师也在知识传授和语文能力培养过程中加大了人格教育的力度,促进了高中语文人格教育方法不断完善。但是,从整体来看,高中语文教学在学生人格培养上仍存在许多问题,高中语文人格培养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就目前来说,高中语文人格教育问题有:
(1)人格教育定位过于模糊。许多语文教师不明白人格教育的具体目标,在日常教学中仍以书本知识教学为重点,忽视学生能力和人格培养。有些教师则认识不到人格培养在学生长远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偏差,忽略学生兴趣、意志和精神培养,导致语文教学难以发挥学生德性养成、人格影响作用。
(2)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方法欠缺。许多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喜欢按部就班地以自我为中心开展灌输式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习惯照本宣科,用现成的课件或老套的教案来教学,教学方法老套、教学手段落后,在相关问题讨论上也会将学生朝着答案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极其被动,学习热情不高,个别甚至对语文教学产生了抵触情绪。
(3)课外引导不力,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能力不同,其心理水平、人格发展程度也不尽相同。要想提高语文教学人格教育的有效性,教师要重视学生个体差异,结合学生兴趣、特长、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格教育。但是,在高中语文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却未能做到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导致学生人格培养、能力发展不受重视,语文人格教育效果也大打折扣。
二、高中语文人格培养策略
(一)提高教师素养,塑造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是教学的执行者和主导者,语文教师的个人素养和业务能力可给高中语文人格教学带来直接影响。语文教师要想通过语文教育塑造学生人格,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高度的人格魅力,能给学生人格养成带来积极影响。因此,从某种程度来说,提高教师的文化修养和教学能力,是提高语文人格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首先树立忠于语文教育事业的理想,以教书育人、无私奉献为乐,与时俱进,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人格全面发展。其次,语文教学的特殊性要求高中语文教师通过组织学习、自主学习提高自身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要求教师在教学和生活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以诚挚之心和工作热情赢得学生尊重与爱戴,进而给学生人格塑造带来积极影响。
(二)创新人格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
(三)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开展分层教学
高中论文范文参考 第2篇
(一)阶段理想实现激励
根据高中体艺特长生个人远大理想,结合他们各方面的实际,帮助其树立切合实际的阶段性理想,让他们在努力中不断积累成功体验。管理实践中有两种操作方式:一是整体性阶段理想实现激励。既可以是分组性的,也可以是班级性的,教师与学生一起制定阶段理想,运用月考、模拟考与日常检测的方式,让学生在时间的纵向比较中去发现自己在整体分数、学科成绩与学科薄弱的知识点等方面的进步,以此来提高和激发学生进取心。二是个人阶段理想实现激励。针对每个特定的学生,根据他们的薄弱学科、每个学科的薄弱知识点与学习方法等方面的不足等,为他们制定具有个性化的阶段成长理想,让他们在自己日常习题训练与其他的检测中,去直观地感受和明确自己的进步以此达成对自己的正向努力激励。
(二)进步展示共享激励
运用适当的方式去展现每个学生的进步,在引发学生加强反思的同时,去与其他同学一起共享进步,是实现群体性感染、带动与激励作用的最佳方式之一。既能照顾学生自尊又能起到效果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共享巨大进步展示共享激励。是指针对广大学生普遍存在问题或共同弱项学科等方面的巨大进步,教师可以运用班级教室墙壁与其他(如QQ群)的方式,去公告学生的进步以一种积极、欣赏和鼓励的心态,与全体学生一起共享进步所带来的喜悦和激励。二是个人进步非点名性展示共享激励。针对极个别自尊较为敏感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教师、学生与家长之间定向小范围共享的方式,充分保护学生的隐私与自尊,并开展针对性的进步原因分析,激励学生继续努力和改进学习方法,推动他们积极主动地开展更有效的学习。
二、运用班级文化对高中体艺特长生理想激励的方式
由于高中生学习时间紧、节奏紧张,需要班主任与其他学科教师发挥积极性、创造性,既有效保障学生的学习时间,也确保学生在参与中能获得高效的学习推动。
(一)墙面文化激励
班级墙面文化是指对学生具有激励作用的班级墙报、黑板报、激励性标语、警句与名言等。创作与运用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引用各界名人的励志性故事、名言等。包括历史人物、科学家、文学家与其他行业的人物,让学生在他们的人生总结性的语言学习与感悟中,去结合自己的学习和人生经历,对自己形成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激励。如海伦·凯勒、张海迪与各地励志的高考状元事迹等。二是运用学生自己的励志性语言与格言等。即教师运用本班级学生、其他班级学生与本校具有较大影响学生的名言与事迹等,达成对本班学生学习的激励。尤其是那些贫困的励志学生等,他们在各种现实困难的情况下,依然能突破困难努力学习,让自己身心全面成长的同时也获得理想的成绩。在实际的操作中,教师可以把教室内的文化墙分成若干版块,既确保墙面文化的全面性,也确保内容事迹的多样性。
(二)文娱活动激励
高中论文范文参考 第3篇
【关键词】高中写作;表达真我;方法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高中生写作现状缺乏自我
近几年来,从平时的学生作文到高考的优秀作文,经常看到大量使用古人古事的文章,无限制地“拉古人说话”,司马迁、李白、杜甫、鲁迅等历史文化名人被无数次的提及,学生写作素材严重匮乏,“自我”缺席情况突出,剪裁复制佳作正成为高中生写作追逐的共同目标,高中生群体的写作呈现出严重失水缺肥的状态。
以江苏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来看,这一问题已经引起命题者的重视。从2008年的“好奇心”到2009年的“品味时尚”,再到10年的“绿色生活”都从命题上呼唤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真我。如“品味时尚”一题,就严格要求学生能结合“我”尝试时尚的经历,表达“我”对时尚或追求时尚的体验和感悟。古人在这样的命题下似乎就无处藏身了。
二、学生写作“缺我”现象的成因分析
“从这些年的高考作文看,当今高中生有一个通病:下笔很少写自己,很少写自己的实际生活。我曾在许多场合呼吁:请高中作文教学回到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大地,多写高中生自己的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然而,应者寥寥!”这是江苏省高考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的原话。不禁会思考为什么学生们对自我如此漠不关心,如此忽视自我的存在呢?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1)学生缺乏生活的积累和体验,没有来自生活的鲜活材料。现在的学生很少接触学校以外的社会,很少阅读课本以外的读物,回家看电视也为大部分家长所禁止。没有生活积累,写作文只能挤几句话来应付。提及“议论”只能东拉西扯,罗列一些诸如“爱因斯坦如何如何”“牛顿怎样怎样”之类的事来充数。因此作文中自然缺失自我,更提不上表达真我了。
(2)学生对素材的积累仅局限在死记硬背的层面。很多学生对作文辅导书上已整理好的现成的素材苦记苦背,没有考虑到这些素材的运用是需要认真思考、加工的。一味地罗列所谓的典型素材,只能以堆砌材料、强贴标签收场。积累的素材要真正变成“我”的,还要如鲁迅先生所说的“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通过“我”的感悟、思考形成“我”的独特的视角,提炼出“我”的精辟的见解,这才是积累素材的关键。
(3)教师的某些错误引导遏制了学生表达真我。学生范文中常常会用自己的事例来作为文章论据之一出现,而有些论据则是名人的事迹。有些教师建议学生不要以自己的事例作为论据,因为缺乏说服力,如果此时再能选择名人轶事作为论据,会产生锦上添花的效果。专家认为这是全文学生选的最好的一个论据,从自身出发,谈自己的切身体会,最真实,最有说服力。不要热衷于写“小我”,不要拿“我”的生活经验和阅历现身说法,“我”的生活经历不具备典型性,也没有说服力。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只能舍近求远,去搜寻记忆中所谓的“典型”论据,去找历史文化名人帮忙,久而久之就遗忘了自己,忽略了真正的典型。
三、引导学生写作表达真我的方法实践
(1)树立学生表达真我的信心。学生缺乏生活体验,老师也引导学生关注典型,学生自然对表达真我失去信心,自视经历无奇,没有什么深刻感人的内容可以写入作文中。要呼唤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真我,最重要的就是要树立学生表达真我的信心。教师要纠正鼓励学生写“大我”、写“典型”的错误认识,要明白只有学生亲身体验过的,学生才有真话可说,有真情可抒。“我”情至诚,“我”理至真,只有表达真我的文章才能吸引读者、打动读者。
(2)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和阅读体验。要让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真我,一定要引导学生关注和珍惜学生生活,作文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的文化背景,表现学生生活的意义,还要关注社会生活,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接触社会,多阅读各种书籍报刊,让学生从生活中、从经典中获得真切的体验,这样他们才有“我”可以表达。
(3)把日常阅读和日常练笔结合起来。为了增强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要求学生坚持写“每日思考”,记录活动经历、学习所得、生活感悟、读书心得;写“每周收获”,摘录阅读内容,反思阅读过程,以便自我督促和相互交流;收看《新闻周刊》、《焦点访谈》等新闻评论类节目;利用假日每月观看一部经典影片,如看《美丽人生》时就布置了“美丽人生来自……”的话题作文。这样,学生对学习生活、社会问题都有了自己的思考,也多了更多表达真我的机会,长期坚持下来,对学生来讲是笔不小的财富。
(4)拓展命题的包容性。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作文的命题决定了写作的对象,命题有包容性,写作的对象也就丰富了。教师要注意命题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与思想,是否有利于激发他们关注社会,关注自我的成长。如2007年上海卷“必须跨过这条坎”,2008年江苏卷“好奇心”、上海卷“他们”,2009年江苏卷“品味时尚”、天津卷“我说90后”等命题都是引导学生关注自我、表达自我的典范。
(5)拓展学生的写作空间。在日常的写作训练中,作文本并不是学生写作的唯一生存空间,面对着一成不变的小方格子,学生会产生疲劳、厌倦感。教师不妨进行些创新,让学生的作品有更多的生存空间,这样也能激发学生表达真我的兴趣。每次大作文后都精心挑选一些班上同学的优秀作文,或全篇或片断,并附上评语,印成铅字发给每位同学。这样使学生更认真地对待写作,用更多的写作空间鼓励学生表达真我。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