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评论范文(必备14篇)(社会评论范文)
来源:阿白律师网 时间:2024-09-30
社会评论范文 第1篇
论文关键词:银行贷款评估,社会评价,模式研究
一、项目贷款评估的定义和传统方法
项目贷款评估是银行为确保贷款项目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减少和防止贷款决策的失误,保证贷款资金的正常周转并及时回收,贷款决策部门在发放贷款前,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依据,在项目初审的基础上,运用一套较为系统、科学的方法,对借款人的经营情况、项目产品所处的寿命周期、市场供需情况、预期经济效益和还贷能力等进行全面、动态和定性定量的审查分析评估,包括对项目的风险测算和预警,最后对项目贷款做出总体评价并提出决策建议。
项目贷款评估是世界银行在20世纪70年代运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发展起来的一套贷款风险评估体系,目前已成为国内外银行对中长期贷款项目进行全面调查的重要手段和贷款决策的重要依据。加强贷款评估是适应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实现贷款决策科学化和防范风险,制止重复建设、提高资产质量的重要举措。
目前金融论文,商业银行项目贷款普遍采用的传统评估方法主要是对项目盈利能力、项目偿债能力、项目贷款风险三方面进行评估。
1、项目盈利能力评估。由于项目的盈利与否以及盈利多少直接关系到借款人的偿债能力,关系到银行贷款的收益性和安全性,是银行判断贷款项目可行与否的重要评估内容。评价项目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标包括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
2、项目偿债能力评估。在项目盈利能力评估的基础上,进行财务指标的计算,评估项目的负债水平和清偿债务的能力,为银行的信贷决策提供评估数据。项目偿债能力评估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偿债覆盖率等。
3、项目风险评估。银行贷款风险评估主要是从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三方面判断项目风险,评估方法主要包括盈亏平衡分析法、敏感性分析法、概率分析法和决策树分析。在银行项目贷款的风险评估中,主要是将影响贷款收回本息的风险因素找出来并对比分析,计算出这些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以及时有效地制定风险防范措施。
二、社会评价引入的背景
社会评价是识别、监测和评估投资项目的各种社会影响,促进利益相关者对项目投资活动的有效参与,优化项目建设实施方案,规避投资项目社会风险的重要工具和手段。社会评价主要是应用社会学、人类学的一些理论和方法,通过系统地调查、收集与项目相关的各种社会因素和社会数据,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提出尽量减少或避免项目负面社会影响的建议和措施,以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并使项目效果持续发挥,在投资决策、方案规划和项目实施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0世纪30年代前,西方经济理论强调自由竞争,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项目评价仅考虑投资的财务效果。二战之后,西方国家广泛采纳了凯恩斯理论和福利经济学思想,加强了国家的经济功能,大量增加公共开支用以进行公共设施建设,并实行福利政策。由于公共工程与社会福利项目是以社会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的,评价的重点也从微观财务评价转向宏观的经济和社会评价。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环境与生态问题凸显金融论文,协调发展观逐步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引入项目评价体系。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尤其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可持续发展观的确立,促成了在项目评价中,除了要保证经济、环境可行性外,也应保证社会的可行性。基于这样的认识,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一些国际金融机构近年率先在一些投资项目中引入社会影响分析,项目评价已从单一的财务分析和经济分析,发展到技术、财务、经济、环境和社会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其中社会评价在项目评价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不可否认,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难以忽视的、与和谐社会发展不相协调的问题和矛盾。比如: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三农问题、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农民工就业问题、城市职工下岗与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对中国社会的改革、稳定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要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不仅要大力发展经济,还要使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党的_报告中提出,要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以_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生态脆弱金融论文,在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坚持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努力建设低投入、少排污、可循环的国民经济和节约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这种发展战略背景下,社会评价作为调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手段将受到更多的重视,中国开展社会评价的需求将会更为迫切。项目投资活动是政府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在投资项目的前期准备及监测实施过程中引入社会评价,也是解决项目投资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规避社会风险的客观需要。
三、银行贷款评估模型研究
金融是经济活动的中心,同时也必须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如何更好的发挥金融的调节和杠杆作用,如何使贷款项目评价更加合理和更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金融业制度创新和完善需重点研究的问题。本文从银行角度出发,在原有贷款项目评估体系的基础上,加入并强调社会评价对于项目评估的影响,对建立的新贷款评估模型进行研究和分析。
1、原贷款项目评估体系
主要由借款人评审以及债项评审两部分组成,分别占评价指标体系的40%和60%。
借款人评审
对借款人公司基本信息、经营范围、主要产品生产能力、在工商部门登记情况进行查实。
对在其他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及信用状况等信息进行调查。
对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关联方及交易情况进行分析。
收集借款人近三年的会计信息并计算相关财务指标,对借款人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等情况进行简要分析。
对借款人在管理、技术、市场竞争、财务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与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比较。
债项评审
项目概况。对项目的建设内容、建设规模以及规划、可行性研究、建设用地、环境评价的审批情况进行落实和分析。
筹资评审。依据项目可行性研究审批意见,核定项目所需总投资,并与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对资金的落实情况进行核实和分析。
市场评审。对主要产品的目标市场及原材料市场情况进行分析。
财务评审。以项目所处行业为标准金融论文,依据项目财务基础数据计算出毛利率、销售利润率、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盈亏平衡点、投资利润率等主要财务指标。同时,根据不同项目,对项目进行敏感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等。
偿债能力评审。对项目还款资金来源进行分析,判断其来源的可靠性以及覆盖贷款的能力。
原贷款评估体系更多关注的是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没有对社会影响进行评价,已不适应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进一步优化。
2、新贷款项目评估体系
在原有评估体系进行借款人评审和债项评审的基础上,将社会评价作为一个重要评价内容加入评价体系。
借款人评审及债项评审部分在前部分已介绍,本部分重点对社会评价内容进行说明。
社会评价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发,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项目的社会影响分析、项目与所在地区的互适性分析和社会风险分析。
项目的社会影响分析。主要分析预测项目可能产生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项目对所在地区居民收入的影响。
项目对所在地区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影响。
项目对所在地区居民就业的影响。
项目对所在地区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项目对所在地区弱势群体利益的影响。
项目对所在地区文化、教育、卫生的影响。
项目对当地基础设施、社会服务容量和城市化进程等的影响。
项目对所在地区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的影响。
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分析预测项目所在地的社会环境、人文条件能否接纳、支持项目的存在与发展,考察项目与当地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关系。
分析预测与项目直接相关的不同利益相关者对项目建设和生产运营的态度及参与程度。
分析预测项目所在地区的各级组织对项目建设和运营的态度。
分析预测项目所在地区现有技术、文化状况能否适应项目的建设和发展。
社会风险分析。在对可能影响项目的各种社会因素进行识别排序的基础上,选择影响面大、影响持续时间较长,并容易导致较大矛盾的社会因素进行预测,分析可能出现这种风险的社会环境和条件。
社会评价,作为投资项目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项目技术评价、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和环境评价等不可缺少的一种补充。在银行贷款项目评估体系中完善社会评价指标,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社会评论范文 第2篇
关键词:审美艺术批评诗化批评审美品格
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社会学批评、文化学批评以及注重审美艺术的批评是三种主要的批评模式。其中社会学批评占主导地位且贯穿始终,它强调文学与社会活动的关系,认为文学再现生活并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的影响下形成,因而文学作品的主要价值在于它的社会功用和历史意义;文化学批评则侧重于探询这一时代文学现象中特定民族文化心理的构成与表现,极力展示文学现象中的地域文化特征及其意象与故事的文化原型,与社会学批评一样,也是一种从外部研究文学的批评;而审美艺术批评则注重文学的内部规律,以人本主义为基础,尊重艺术感受和审美经验,显示出纯正的审美艺术情趣——一方面,它继承了以中国古代诗话、词话为代表的依赖主观直觉的传统印象式批评方式,同时它还吸纳、内化了西方现代文学批评观念,在中西合璧的基础上创造出既具有民族文论底蕴又含纳现代意识的独特批评模式——在文学因审美尺度的缺席而走向非文学化,并导致批评与创作的亲缘关系日渐疏远的现代文学史上,审美艺术批评以其对批评审美纬度的自觉维护,确立起一个内容更为丰富、生命更为蓬勃的批评模式,并将其融入到现代批评范式的建设之中,在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因此,对审美艺术批评进行深入的理顺和廓清具有积极的文学史意义,同时可为当代文学批评提供镜鉴。
由于批评界始终未能给予审美艺术批评以清晰的、统一的界定,而审美批评这一概念又过于宏疏,因此笔者试图用“诗化批评”这个概念来命名。如何理解“诗化”呢?它意指一种具有强烈的诗情诗性的批评方式。如果说,一切诗的热情都必然被理性所穿越,必然积淀着诗人对世界的理解的话,那么,审美艺术批评显然开始于诗的热情,也伴随着诗的热情。从诗的运作方式来说,诗本身就是瞬间的直觉和印象,这与审美批评对文本的切入方式相贴近:诗最本质的特征是抒情美。这与审美艺术批评优美的随笔文体相吻合;而诗常用的赋、比、兴等修辞手法在审美艺术批评中随处可见。因此,“诗化”是审美艺术批评所具备的区别与其他批评模式的杨心质素,用诗化批评来命名审美艺术批评模式,是具有切实的理论可行性和创新意义的。那么,诗化批评究竟该如何界定呢?它具有哪些独特的审美品格呢?
所谓诗化批评,是指区别与社会学批评和文化学批评的一种文学批评模式。它站在尊重艺术规律和审美感受的立场上,以个人的瞬间直觉和印象为切入点,注重个人的主观批评,采用语言优美的随笔式文体。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诗化批评发端于周作人,中经沈从文、梁宗岱等人承续,在李健吾手里成熟,并在唐湜的批评中发扬光大。本文拟从文学批评的立场、在文本中的切入点、批评文体及语言四个方面进行界定,并探讨其审美品格。
一、从批评的立场看,不同于社会历史学批评注重发掘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及政治内涵以满足自己的期待心理,从而达到较为明显的功利目的;亦不同于文化批评注重研究人类文化问题在文学领域的现状,追求文化理论的文学例证化;诗化批评从个人的审美感受出发,倚赖自我的艺术感受、审美经验,反对以先验的理论和凝固的标准来剪裁文学。诗化批评不是对作品进行剖析和肢解,也不是蛀虫式的文字考据和索引,更不是套用空洞的理论或外在政治观念将其作为相互攻讦的工具,而是全身心投入作品,以自我的存在去感悟、拥抱另一个存在尽量去体验作品的艺术世界以及支持这艺术世界的作家心灵世界。
社会评论范文 第3篇
关键词:社会记忆,认同,集体记忆
迄今为止,社会记忆研究仍然是一个缺乏固定范式的、没有中心的、跨学科的领域。大量的社会记忆研究和社会理论中对社会记忆关注的缺乏构成了鲜明对比。尽管各学科都进行了相关研究,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社会记忆自身没有体系化的记忆。本文试图通过对社会记忆相关研究和理论的回顾,把社会记忆看成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传统,并为未来的社会记忆研究提供一个基础。
一、社会记忆研究的兴起
关于记忆的社会视角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凸显出来。巴特莱特(Bartlett,1932)分析了个人记忆的群体动力,人类学家埃文思·普里查德(Evans-Pritchard,1940)提出了“结构性健忘症”(structuralamnesia)的概念,简(Jane,1927)注意到了时间概念和记忆的进化的关系,维高斯基(Vygotsky,1929)指出记忆的叙事形式整体地受到文化影响[1]。
但在社会学的领域中,经典作家们对社会记忆涉及甚少,涂尔干只在纪念仪式的简短讨论中直接强调了记忆,认为它只是原初社会的一个特点。而马克思强调社会再生产过程的自主性和无意识性,有意识的对过去的关注被当成是此前社会的非理性的遗留物。齐美尔把记忆看成是缺失的证据,但未发展其理论。韦伯关注传统的合法性,也对记忆关注太少[2]。后来库利(Coolly,CH.,1918)和米德(Mead,GH.,1959,1932)对记忆的社会情境的进行了理论化,但却超出了社会学的旨趣。总之,学者要么把社会记忆狭义地看成是知识社会学的分支,要门广义的看成是“社会的连接结构”。希尔斯(Shils,1981)指出这种状况的出现是经典理论过多强调两分法的牺牲品,经典理论遵从的是从传统到现代的单一的视角,强调的是过去与现在的对比。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和公众开始对集体和社会记忆予以很大关注,这是与多元文化主义的兴起、共产主义在东欧的失败及欺骗和悔恨的政治、后现代性的出现分不开的。记忆分析的范式已经开始具有半自主的动力。施瓦兹(Schwartz,1996)分析了多元文化主义者、后现代主义者和霸权理论家对“过去”进行社会建构的讨论,尤其是霸权理论家对以阶级为基础的政治记忆、记忆的争论、大众记忆和对过去的工具化分析。布迪厄(Bourdieu)和奥特纳(Ortner,1984)指出,社会学应该从社会结果和规范系统转到实践,文化不但是功能主义者所认为的规范、价值和态度,而且也是所有社会过程构建出来的符号维度。各种意义框架都有其历史。这种过去导向使社会记忆关注于意义框架的传播、保存和改变。而与此同时,大量社会记忆的研究也在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和社会转型研究[3]中出现。
二、社会记忆理论争论的一个基本问题
涂尔干的学生哈布瓦奇(Halbwachs)首次提出了“集体记忆”的概念,他实际上指出,社会记忆关注的是人们的想法怎样在社会中整合在一起,不是简单的协商和调解,而是受到社会安排的结构性限制。纯粹的个人性记忆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现象,人类记忆所依赖的语言、逻辑和概念都是在社会交往中实现的。他的社会记忆的概念不仅超越了哲学,而且也与心理学取向相对。在《个人心理学和集体心理学》(1938)一文中,他指出,定义“集体心理”,首先要区分它与社会心理学和心理社会学的不同。心理社会学的目的是表明社会的法律、制度和习惯可以用意图或信仰(tendenciesorbeliefs)来解释。心理社会学不分析这些意图和信仰的性质。相反,社会心理学把意识的状态与社会群体的生活相联系,这种意识的状态被描述成一个自足的现实,尽管事实上是社会所引起的,它们却被假定成具有独立的起源。而集体心理这个概念是用来处理心理事实(Psychicfacts)的(某种程度上与社会事实相对),既考虑到它们自身内在的特征、性质和相互关系,也考虑到它们源于群体中的个人的社会交际。在《个人意识和集体心理》(1939)中,他进一步指出,集体心理不是一个形而上学的实体,而只存在于个人意识中,并构成对群体中的个人之间意识互动状态的表述。通过区分思想感情和它们具体的外在的表现,或者通过区分制度的心理和物质的层面,社会学的领域可以得到确认。集体表象的典型特征总是以物质形式表现它们自身,社会学的对社会现象的看法是通过集体心理的参照框架来完成的。指出这一点,意在说明我们后来对哈布瓦奇的批评过多的强调“社会建构”的一面,而忽视他对于心理学的讨论和对集体表象物质形式的关注。
应当指出,哈布瓦奇的集体记忆理论特别强调记忆的当下性。他认为,人们头脑中的“过去”并不是客观实在的,而是一种社会性的建构。回忆永远是在回忆的对象成为过去之后。不同时代、时期的人们不可能对同一段“过去”形成同样的想法。人们如何构建和叙述过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当下的理念、利益和期待。回忆是为现在时刻的需要服务的,因而也是断裂的。哈布瓦奇的集体记忆说见解独特,但也有其局限性。哈布瓦奇所关注的是一种和谐统一的集体,在这样的集体中,人们分享同一的记忆。但实际社会环境中的记忆并不总是同类同质的。恰恰相反,记忆是社会中不同人群争夺的对象,也是他们之间权力关系的指标。主流文化往往控制记忆资源,而对异文化采取压制态度,因而异文化抗争的重要手段便是保存一种相对于主流文化记忆的它类记忆或者福柯所说的“反记忆”(Counter-Memory)。
哈布瓦奇区分了自传记忆、历史记忆、历史和集体记忆四个概念,自传记忆是由我们自身所经历的事件构成的记忆,历史记忆是我们只通过历史记录获得的记忆,历史是我们所记住的但是和我们没有有机关系的过去、集体记忆是构成我们认同的活生生的过去。
哈布瓦奇实际上指出历史是死的记忆,和我们不再有有机的经验上的联系,但是这显然否定了编史的自我形象。在他看来,由于各个时代的人群的信念、利益和追求不同,历史只拼合了在无数不同时刻和角度拍摄的即兴之景。一些学者指出,经验总是嵌入在叙事的框架中,没有最初的、不经过中介的经验,记忆和历史的区别实际上是学科上的区别,而非认识论上的区别。哈布瓦奇的这种历史观虽然能解释当今主流历史意识对某些过去事件的冷漠,但却不能解释为何还会存在抵制这种冷漠的非主流记忆,更不能恰当评估这种非主流记忆的批判价值。
如果说哈布瓦奇强调的是记忆的社会建构,那么康纳顿(Connerton,P.)强调的更多的是记忆的惯性(inertial),关注的是记忆与身体实践的关系,他区分了个人记忆、认知记忆和习惯-记忆(指行动者具有某种操演的能力)三种记忆。他注意的是规则和运用之间的差距,我们不但需要记住规则,而且需要有关操演这种规则的记忆。在哈布瓦奇那里,集体记忆是通过社会交际来维持的,在康纳顿这里,社会记忆是通过“(或多或少是仪式性的)操演来传达和维持的”[4],他更多关注的是社会记忆的传递性和持续性。
施瓦兹(1991)认为集体记忆研究可以分为两种视角,但是这两种视角都过于狭窄和教条化。第一种观点认为,过去是按照现在的需要,通过社会建构来形塑的。他引述米德和哈布瓦奇的观点,指出这种视角认为过去的概念可以通过现在的立场来解释。集体记忆是对过去的重构,使过去的形象适合于现在的信仰和精神需求。另一种观点认为过去形塑了我们对现在的理解,而不是相反。每一个社会不管它的意识形态环境如何,都要保持一种关于过去的连续感。如果关于过去的信仰不能经历社会变迁的考验,社会的团结和连续就会受到损害。
萧阿勤(1997)对社会学研究记忆的取向也做了两类区分:即解剖的方法和拯救的方法。解剖的方法强调,人们记忆中的过去,受他们当前的关怀、利益和期望所左右,认为人们对过去的意象,容易受掌权者的操纵。一般而言,这类研究取向多揭露人们所记忆的过去是社会建构的。拯救的研究方法则注意到历史的延续性,强调过去对当下情境定义和社会行动的重大影响力,认为集体记忆不完全受利益和权力左右,并强调自由的公共空间对各种集体记忆存活的重要。
由此看来,社会记忆连续和断裂成为一个基本的问题,通过对社会记忆过程的分析,我们也许可以弥合这两种争论。三、记忆的过程:认同与争论、延展性和持续性
如果把记忆看成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把过去带到现在的不变的导管和容器,那么记忆怎样在特定的社会制度中运作,就不可避免的包含了社会学的一些基本命题,比如权力、分层、争论(contestation)等。
艾里克森(EriksonE.)把认同概念引入到心理发展过程,开始关注自我的同一性问题。近来出现了认同的叙事转向,把认同看成是在叙事形式上正在进行的建构的过程,在叙事这个概念下个人认同和集体认同是不可分离的,认同是我们所处的位置,它是一项事业和实践,而不是道具。认同向社会水平的扩展,直接导致了历史认同和社会认同占有的一致性。霍布斯鲍姆(Hobsbawm,1972)指出定位自身所处的群体其实也是定位这个群体的过去。泽如巴维尔(Zerubavel,1996)[5]讨论了从记忆社会化到记忆共同体的过程,他指出我们所记住的更多不是我们作为个人所经历的,而实际上是关于社会预先假定我们在群体和共同体中的应该具有的处事能力的记忆,这就是“社会自传学的记忆”(“”)机制。应该指出,他的这一概念明显带有“知识库存”的色彩。
世代(generations)及其所分享的记忆是分析个人和集体认同的交叉点的中心概念。曼海姆(Mannheim’K1952,1928)首次讨论了社会和政治事件通过对一代人的性格形成时期的影响形塑了这个世代。他的理论讨论了世代和社会记忆的关系。施瓦兹对这种观点有所保留,他指出,集体记忆往往不是过去经验的反映,而是具有定位功能,集体记忆“既是一面镜子也是一盏灯,是社会的一个原型也是为社会的一个原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国家认同才可能通过多样的纪念场所、实践和外形来确立和维持,比如服装、话语、庆典等。同时,国家认同不但是可以利用的,而且也是国家致力于占有和压制其他认同话语的霸权力量。个人的、地方性的、地区的历史的不同的编年方式被整合进单一的国家的编年方式,同时不同的认同和叙事之间也是竞争的,文化记忆是一个文化协商的或妥协的领域,不同的故事都想在历史中争得一席之地。人们为捍卫他们的故事而斗争,因此争论也是记忆和认同的中心。匹克威茨()在《中国革命和集体化的记忆》中通过对一个华北农村知识分子的回忆录的分析很好地表明了这一点。
福柯(Foucault)[6]指出,既然记忆在竞争中是如此重要的因素,那么如果谁控制了人们的记忆,也就控制了他们的原动力。为了挑战民族国家对历史编篡的学科权力,福柯采用了“反记忆”的概念,指那些不同于统治话语和经常挑战统治话语的记忆。因此,获得记忆的一致性是很难的,它要超越无穷的差异,并被差异所建构。为了获得对记忆的解释的支配地位的斗争,源于社会、政治和文化利益的相互影响和冲突。它是很多人付出了很大努力后的一个产品。而群体可以使用过去的形象和与历史做斗争作为手段确立其权力,但同时也可能失去其权力,在这一点上,坎斯特纳(KansteinerW.,2002)做了很好的工作,他认为我们应该把大部分失败的集体记忆的建构和极少数成功的例子区别开来(详见下文讨论)。
既然过去的形象是竞争的产品,因此过去是现在生产出来的,同时也是有延展性的。在延展性和持续性这个维度中,我们可以区分几种不同的取向。一种取向是表意主义(presentism),即过去的形象是随着时间改变的,群体利用过去为现在的目的服务,过去也成为群体表述利益的有用的资源。但是,彼得·伯格()在《社会学导论》的第三章《题外话:选择和传记》[7]中指出,“当前被我们忽视的这些东西在有人向我们指出来的时候会刺激我们的意识,……我们将不得不承认他们的存在……我们决定忽略的过去的事情对我们彻底消灭无记忆将是更多的无助”,比如在庭审过程中,我们将面对不可辩驳的事实。“过去是有延展性的”。因而表意主义是有问题的,一些学者开始强调过去的延展性。舒森(Schudson,_,1992)指出,过去在一些方面、一些条件下可以高度抵制人们的改变,他分析了三个事实上的限制:1、可利用的过去的结构只在一些方面在当前呈现出来,其他的方面超过了我们知觉的范围。2、个人选择的结构使得一些往事对一些人是不可避免的,对另一些人又是不可能的面对的。3、过去社会冲突的结构意味着我们不能决定哪些是应该记住的,哪些是应该遗忘的。施瓦兹(1991,1996)讨论了延展性的文化特征,他指出一定的过去,虽然有时候是延展性的,但有时候却非常持久稳固,不随时间改变。
与表意主义和文化特性相比,另一个持续性和延展性的概念是“惯性”(inertial)。这里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前述康纳顿(_)和布迪厄,前者关注了记忆与身体实践的结合关系,后者讨论了身体记忆的问题。
四、声誉和知识(reputations&Knowledge)与社会记忆的关系
杰弗里和罗宾斯(Olick,JeffreyK.&Robbins,Joyce.,1998)指出声誉研究和知识社会学的研究都关注了记忆的动力学和静力学过程。声誉与个人生活的成功的关系是松散的,不仅是个人才能,而是社会因素在个人的声誉上扮演了保护和维持的重要角色。他们指出,包括朗氏(Lang&Lang,1988)[8]和泰勒(Taylor,1996)[9]在内的很多学者,都聚焦于对声誉动力过程的四种基本因素的说明,第一,主人公在其传记的表述中所应用的个人策略和政治手腕能够控制其形象的形成,这些策略包括隔离、自传、粉饰和伪造与赞助人的关系。第二,特定的声誉受到利害关系的影响,比如诺拉(Nora)对贝多芬的研究表明,贝多芬之所以能够从别人对他的尊敬和钦佩中受益,贵族音乐的公共场所在关于他才能的叙事的形成中扮演了关键角色。第三,文化因素对声誉的影响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方式是,文化因素区别于个人才能,某些偶然因素和意外事件有时会极大的推进个人的声誉,比如意识形态对艺术家艺术生命的影响;另一种方式是,以布迪厄为代表的文化理论家关注于品位的建构特性,声誉依赖于获得声望的斗争和所采取的文化立场。第四,关注声誉怎样对广阔的叙事和文化形式作出回应。声誉理论家认为我们过于夸大了它们的优缺点。施瓦兹(1991,1996a)的研究分析了林肯的形象怎样从平易近人变成了遥不可及的威严形象,同时,他也指出,尽管华盛顿的形象保持了其核心的连续性,但是他的声誉的延展性却是和美国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的需求紧密相连的。
杰弗里和罗宾斯(1998)还分析了另一个研究记忆的动力学——科学和知识社会学,他们指出,既然调查不能提供足够的信息反映出为什么特定类型的知识被记住了,科学知识社会学极大关注的就是忘却问题。库恩[10](KuhnM.)认为知识的记忆和忘却依赖于范式的规定,常规科学不断地累积范式,而不同范式之间是不可通约的,不能比较的。甘斯(Gans,1992)和索罗金(Sorokin,1956)[11]都指出范式的知识也不是累积的,年轻的研究者会重复早期的实践者的发现,Gans把这一过程称为“社会学的健忘症”(sociologicalamnesia),他把它归因于制度的因素,包括学术奖励的结构、科学研究过程的神话和对科学中无意识的剽窃的惩罚的缺乏。默顿(MertonR.,1985,1965)[12]讨论了科学家是怎样倾向于忘却他们的思想来源的过程。一些研究还分析了声誉和范式转变的关系和紧密程度,利文(Levine,1995)[13],指出学科有其自身的集体记忆并维持其认同,尽管范式发生了转变,但理论留下了认知的内核,成为“保留节目”而获得了持久地位。泰勒(1996)[14],指出,这是一个政治过程,某种思想被强权群体所宣传,从而也比其他的更容易被大众记住。
社会评论范文 第4篇
社会学思维是一种现实分析的方法
社会学是对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其最终目标是发展出一种完善的科学知识体系,以解释、并在某些情况下预测社会事件。①社会学的学科体系非常庞大,涉及多个领域,有时如一盒“万金油”,似乎涂到哪里都会产生奇特的效果。而这种奇特效果的产生就源于社会学所提供的思维方式,一种认知社会、分析社会的能力。电视新闻评论同样是关注社会,研究社会,社会学思维作为一种现实分析的方法,所提供的认知、分析、判断的逻辑能力不仅适用于电视新闻评论,更有利于提升电视新闻评论的整体水平。
“价值无涉”:研究社会的客观性与科学性。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认为“一位社会学家的价值观(values)不应该影响到研究”。②尽管直到今天,这一问题社会学家仍有争议,但其所包含的客观性与科学性的研究态度是毋庸置疑的,即任何社会研究都不应带有偏见,更不应扭曲数据或事实以使其符合预想的观点和个人的价值观。因此,社会学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在研究社会与社会互动时,尽量保持科学性,提出问题;得出结论时努力做到客观性,不受感情、偏好的影响,并尽可能运用类似于自然科学的技术、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电视新闻评论的成功首先取决于对新闻事件的描述与展示过程是否真实、客观;其次取决于对各种素材的总结分析与加工所体现出的因果关系是否真实、客观。带有偏见与好恶的评论必然会有失公正,客观性与科学性是电视新闻评论的必然法则。
整体性:注重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背景。处于社会学视角中心的是这样一个问题:群体如何影响人们,特别是人们如何被他们的社会所影响。③整体性是社会学与生俱来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将研究对象看作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各个部分相互联系,考察部分必须将其放置整体中去考察。电视新闻评论关注社会民生,从选题、素材取舍、原因剖析、解决之道等都可以运用整体性思维,立足社会背景去认识、分析与判断各种问题,以摆脱狭隘的个人视野,提升思考能力,更好地把握各种选题,提供更具深刻性与力量型的意见性信息。
多视角:不同理论视角提供对社会的不同解释。社会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多种解释社会事实的理论视角,如功能分析论、冲突论与符号互动论等。不同的视角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去分析解释社会问题。社会很多现象只是假象,我们不可能只通过直观的方法来了解社会。要达到较为深刻地认识社会现象的目的,必须透过现象分析本质。多视角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我们多角度去认识问题,分析原因。电视新闻评论是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大的重大事件或重大社会问题发表看法,进行解释分析,本质是一种意见性信息的传播。评论是否深刻,是否触及问题的本质,对观众观点与意见倾向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视新闻评论中的社会学思维
社会学研究在确立某个选题之后,首先是以收集详细的资料为基础来描述事件发生、变化的具体情况,其次是要解释为什么某种事件发生了,最后进行规范性设计,提供事件“应该如何”的方案。电视新闻评论的制作过程与此类似。社会学思维的运用在整个过程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论证:抽丝剥茧,发挥“社会事实”的解释力量。在电视评论节目中,“述”是基础,“评”则是提炼和升华。⑤评论的作用是“画龙点睛”,让观众可以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记者分析问题、剖析原因的过程是一个把经验描述得到的感性认识且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需要把握影响社会过程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本质,从而阐明社会现象发生、变化的原因。在判断分析原因,可引入“社会事实”的概念。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凯姆认为“社会事实”是社会学研究的主题,因为它们是控制个人行为的外来力量。“社会事实”可能产生在人们的社会互动里,也可能记录在社会风俗习惯及法律里。“社会事实”是一种集体意识。《会说谎的作文》在剖析小学生写撒谎作文的原因并没有局限在小学生本身,没有从小学生个体的、生理的方面去进行判断,而是从“社会事实”中去寻找,抽丝剥茧,指出应试心态和各级考试,直至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是“撒谎作文”的始作俑者。
规范:积极引导,注重建设性。规范性研究实际就是按照一定标准对社会进行设计,这个过程论证“应该如何”的方案,检验“应该如何”的假设。社会学的规范,是确定预定社会目标,及达到预定目标而采取的行动与手段,最终的目标是解决问题,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电视新闻评论也需要注重效果,注重整体与局部的统一,眼前与长远的统一,促进难点与热点问题的解决,这也是其舆论引导功能的重要体现。“建设性”即是从揭露问题入手,引导观众关注认识问题,剖析产生问题的根源及症结之所在,并提出一定的解决之道,给予相关群体一定的启示与思考。在进行规范性设计时应注意从多视角进行思考,运用不同的理论视角进行阐释。如社会学中的功能主义视角认为社会是由相互依存的各部分构成的整体系统,各部分都在系统中承担一定的作用和功能。功能分析的任务,就是确定不同的功能事项,解决社会系统的功能需要问题。《会说谎的作文》末尾发表评论认为,为了减少、避免编造抄袭现象的发生,作文评分标准应有修改,老师应该更加注重话题作文、拓宽题材、启发思路,家长可带孩子细心观察生活、增加体验。通过正确引导,从考试体制改革、教学、家长和学生几方面多做努力,孩子们一定能够写出真诚而美丽的作文。这正是从功能主义视角分析在小学生写撒谎作文的问题中,对哪些部分出现了失衡,如何进行规范进行了深刻的评析,对相关群体富有一定的启示性,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善用社会学思维,以逻辑的力量打动观众
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受众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发表对新闻事件的各种看法与意见,多元意见表达成为现实。如何在激烈的媒介竞争环境中,运用自身的特色维持自身可持续发展,并提升社会影响力,这对电视新闻评论提出了一定的挑战。有学者曾提出“与节目所拥有的巨大社会影响力相比,电视评论自身的理性思维显得有些贫乏,在许多类似节目中,长于纪实,浮于现象,述多评少,言之无物等现象司空见惯”。⑥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电视新闻评论必须要把握好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用社会学思维来指导、编排节目,充分发挥评论的效果。
社会评论范文 第5篇
一、艺术批评教学应该理论和实践教学并重,尤重实践教学
一些优秀艺术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真正的艺术魅力,需要艺术批评来发现和评价,指导和帮助广大群众进行艺术消费。需要通过艺术批评对艺术现象进行分析与研究,做出科学判断与评价,帮助人们更好地鉴赏艺术作品,提高鉴赏能力和鉴赏水平。
用一定的理论和批评标准对作品做出判断并不难,只要熟悉和理解艺术理论和方法就能对艺术现象做出判断,但理论和标准在多大程度上符合美术现象本体,这种判断又是否符合艺术市场的规律就成为艺术批评的关键。我国现代艺术批评还相对比较弱,没有形成符合中国艺术实际的理论体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现代西方艺术批评理论也被引入中国,丰富和发展中国艺术批评理论的同时也显出强烈的水土不服。从内容上看,现代西方艺术理论,主要是美学理论,并不关心艺术本体的规律,而是通过研究艺术现象提出新的概念、理论,构成自己的思想体系,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是庸俗社会学美学,它与直觉主义美学和现象学美学的观点极端接近。他们的观点是把艺术归结为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就像在任何一种意识形态中一样,承认艺术中只有思想内容是本质的,它使艺术内容脱离这种内容体现的手段和形式,成为一种纯思想的推演和演绎。以这样的理论作为基础对艺术现象进行批评,只能是理论范围无限扩大,语言越来越晦涩抽象,什么都说就是不说艺术,形成了一种学院化理论倾向。
从教学效果上看,现代西方艺术理论扎根在西方文化土壤之中,是艺术理论家面对西方现代社会的艺术问题进行的理论分析。在对西方文化和社会现实知之甚少的情况下,面对这些五光十色的理论,学生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学习的结果就成了古今中外艺术理论的大杂烩。学习和借鉴西方艺术理论是必要的,但更要从艺术现象中发现与众不同的、也是我们时代最需要的东西。因此,就要求批评者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艺术发现力。这种敏锐的发现力就是一种艺术直觉。一般说来,直觉就是欣赏者未经理性分析与逻辑推演而迅速直接地把握客体对象的本质及其感性特征的能力。直觉洞察力不同于推理,不借助概念,却又包含着情感想象理解。批评家的洞察是一个复杂的活动,它是从纷繁复杂的艺术现象中敏锐地对现象本质的悟解力。“看”也正是“眼睛的思维”。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觉》一书中明确指出:“一切知觉中都包含着思维,一切推理中都包含着直觉,一切观测中都包含着创造。”在一个真正艺术家的作品中经常可以发现其特有的敏感性,会感受到其独特的音调、动作、表情、形式、画面、题材等,有时是说不清道不明、稍纵即逝的感受,这种感受才是艺术批评所要表达的。这种敏锐的洞察力有其天赋的一面,更多的还在于个人后天的学习,是一种对各种知识的整合能力。也就是说,一个对知识具有很强整合能力的人,在文化、艺术、经济、科技、社会等方面的知识越多,他的直觉能力也就越强。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说:“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见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同样,“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不是对象”,也就是说,我们的感官是经过训练的、具有文化感受力的感官,而不是纯自然生理上的感官,“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①艺术批评所需要的敏锐观察能力,它一方面来自对人类历史的学习——“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另一方面就是敏锐的观察,这种观察就是一种实践——感性活动。也就是说,实事求是研究艺术现象本体,诸如艺术作品、艺术运动、艺术思潮、艺术流派、艺术风格、艺术家的创作以及艺术批评本身等,才能得出实际的而不是空想的,科学的而不是抽象的判断来,因此,艺术批评教学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尤其应该加强实践教学,它是保持艺术批评科学性的前提和基础。
二、艺术批评实践教学是艺术市场专业课程建设的基础
艺术市场是以艺术商品和服务为主的市场交易行为,如果无法判断或者判断不出艺术商品价值,艺术市场运转就会产生困难,甚至最后崩溃。
艺术商品的价值是由艺术本体的价值和艺术载体的价值两部分构成的:艺术创作作为文化生产,不是纯粹手艺的展现,而是一种思想和精神的显现。克罗齐指出,艺术的本质不在于创作技术方面,不在于构思的物化,也不在于作品的构成,而在于艺术家意识中酿成的特殊精神内容,其形成的物质“外壳”只应该把这种内容凝定下来并传达给他人。这种物质“外壳”的物化就是艺术品,艺术家完美地表达出自己思想的作品才是有价值的作品,它的外显形式就是独特的个人风格。艺术本体的价值量是由以创作主体长期的累积劳动量为依据,以承认艺术创作经验、艺术传达和表现的技能技巧、个人禀赋才情的差异、社会影响和时尚因素以及稀缺程度为基础的市场认同的个别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艺术载体的价值大致分为三种情况:1.原创艺术载体。其价值量无法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2.人工复制的艺术载体。其价值量也难以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计量。3.机械复制的艺术载体。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确定和计量。
艺术品的市场价格并非由艺术品本身的价值决定,更多的是由其使用价值来决定。任何商品都必须具有可供人类使用 的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它是一切商品都具有的共同属性之一。艺术作品转化为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它既是艺术作品转化为商品的本质属性,也是艺术市场运行和存在的基础,艺术品具有使用价值是艺术品具有价值或价格的物质基础。
艺术品的使用价值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针对具体的人。人不仅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是社会存在物。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得出了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②列宁认为社会关系分为两类: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这两类社会关系又是多层次、多方面的。物质的社会关系一般指人们在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关系。思想的社会关系是指建立在物质的社会关系基础上的,包括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宗教的关系等。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们,由于时代历史背景、文化传承、艺术交流、审美心理、价值取向、经济状况、国家有关政策以及市场需求、媒介“炒作”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具体艺术品对使用主体将表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表现出较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使用价值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就会给炒作留下足够的空间,在人为的炒作推动下就会出现市场混乱,不利于市场发展和建设。这就需要艺术批评能够对艺术现象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价,有利于使用价值明确和稳定。
结语
综上所述,艺术批评实践教学也为艺术史学科和艺术理论学科的教学提供资料和理论支撑,促进艺术学科适应时代和市场需要。同时,艺术市场具有一般市场运行的规律,但更多的是艺术市场自身的特殊规律,艺术管理类学科要想真正反映艺术市场的特殊规律,就必须深入艺术市场内部,实事求是而不是生搬其他市场规律,就必须研究艺术品的经济规律,艺术批评实践教学就是研究艺术经济规律的关键。我们强调艺术批评的建设的重要性,并不是说艺术批评可以包办艺术市场课程建设,也不是说艺术批评的地位有多高,只是说,艺术批评处在艺术市场学科中的基础和纽带的作用,我国目前艺术市场学科教学和建设还比较薄弱,通过加强艺术批评学科建设来促进和协调其他学科建设,有利于尽早形成艺术市场完整的学科体系。
(注:本文为天津财经大学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注释: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_全集(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26.
社会评论范文 第6篇
关键词:新闻评论;党报;都市报
当今社会,新闻评论在指导读者、引导舆论、解读社会、满足受众信息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对媒体自身发展的影响也很大,办好新闻评论已成为办好报纸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选择《_》、《南方日报》和《燕赵都市报》三份报纸作为分析对象,对这三份报纸的评论文章进行特征分析,并就文章选题、评论对象、文本结构和标题制作等方面做出比较。
一、三种报纸的基本信息分析
二、报纸评论的选题来源与类型分析比较
党委机关报评论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因而,其选题来源多种多样,比如上级指示和工作部署、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或者某一时期社会形势。当然也包括大家普遍关注的社会现象,如当今经济危机的影响以及人们对经济发展走向的考虑,如文章《推动经济长远健康发展》(_2009年9月1日3版国际论坛栏)。都市类报纸新闻评论的选题来源与党委机关报有较大差别。每天全国各地可以成为新闻评论话题的新闻成千上万,而都市报的新闻评论版容量却十分有限,这要求都市报的新闻评论版在选材指向上更加重视“本地化”。
以燕赵都市报为例,新闻评论选题多是来源于具体的新闻事件或者是其他报纸刚刚报道过的一件事情或一种社会动态,比如《积极赔偿该不该影响对孙伟铭的量刑》(燕赵都市报9月7日时评版)。这类评论以一定的新闻报道为背景,阐述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并由此深化,扩大思考社会上的若干行为。与党委机关报调查评论相比,都市报评论往往是选择本地的报纸内容,综合起来,用夹叙夹议的方式对事件进行解读和评价。
三、报纸评论选题主题、性质分析比较
在评论主题的选择方面,不同种类的报纸显示出了明显的广泛性。至于新闻评论选题的性质,通常是指评论的视角,一般分为三类:赞扬鼓励、批评警示和一般性客观分析。就本文所选择的三家报纸可以看出,党委机关报评论作用在于宣传和指导,所以选题以赞扬鼓励类和中性的居多,但也有数量很多的批评警示类评论。如南方日报的评论《酒后代驾乱象源于行业监督缺失》,就是根据一个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深化到行业制度层面的评论。值得注意的是,在评论的写法上逐渐向贴近性、群众性靠拢,比如《上班“偷菜”不如回家卖红薯》。都市报侧重于信息和服务功能,在为大众提供信息服务的同时,帮助受众进行相关问题的思考。因此,它的评论多是批评警示,或是单纯地针对具体的事件发表意见。
四、新闻评论标题制作及比较
五、报纸评论的文本结构与语言特征探讨
不同报纸新闻评论的文本结构与语言特征往往不同,会影响到评论文本的话语模式和交流感。而党委机关报和都市报在定位和功能上的差异性,在评论的文本结构和语言特征上也会有所反映,形成不同的话语模式。过去一些党委机关报在话语模式上有些“官腔”,比如,多长句和复句,说教味浓重,官话“套话”多,文章表达比较生硬,交流性较弱。不过,正在转型中的党报有较大改进,在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方面做得较好。都市报面向的是大多数民众,其新闻评论较多用平等的口气、谈话的口吻进行交流,互动感强,使人较愿意接受。综上比较,党委机关报和都市报的评论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这主要是由于党委机关报和都市报的自身所肩负的任务不同、定位不同而产生的,因此,在评价和组织不同报纸的新闻评论时,应该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面对这些差异,对它们的差异做出合理的处理。
参考文献:
[1]赵娜:《媒介在文化传播中的角色——以燕赵都市报为例》.
社会评论范文 第7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德育评估;评估价值;评估标准;评估方法
德育评估是人们依据某种标准,借助一定的方法、程序与手段,对德育的价值属性作出判断。这种价值判断不是盲目的,而是自觉的,是以人们对某种 “标准”、“依据”的正确认识与把握为前提。评估涉及三个重要问题:一是评估价值本质问题;二是评估标准问题;三是评估方法原则问题。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观点和学说体系,蕴涵着丰富的德育评估思想。
一、关于德育价值的思想
评估的实质是对某种活动的价值判断,是主体对价值的观念把握和能动反映。价值与评估的关系是:价值是评估的基础和对象,价值决定评估;价值是不能直观反映的,必须经过评估这个中介环节才能被确定。一般认为,价值是指凝聚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社会劳动。如:市场上商品的价值是生产者之间交换产品的社会联系的反映,是通过交换价值来体现的。马克思指出:“物具有价值,只是因为有抽象人类劳动体现或物化在里面。”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马克思研究了劳动形成价值的特性,“第一次确定了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以及怎样形成价值。”马克思还指出“使用价值”这个概念,“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实际上归结为两个概念:一是价值,亦称劳动价值;二是使用价值,亦称效用价值。在哲学意义上,价值是一种体现主体与客体之间需要与满足的关系,表示客体对于主体的效用与意义。在这里,“价值”超越了价值与使用价值,劳动价值与效用价值,提出了哲学意义上的一般价值概念。马克思、_关于价值的论述体现出“价值,是客体本身具有的属性同主体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对这种关系的不同评价构成了人们不同的价值观。马克思、_的价值理论揭示了“价值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客体对于主体的作用与意义。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统一。价值是一种关系范畴,在价值哲学中通常把外物看作客体,把人看作主体,而价值正是在主体与客体发生关系时,因客体满足了主体某种需要而产生。
马克思、_的价值理论是德育评估理论的基石,按照马克思、_的观点,参照国内外对价值的界定,德育价值可以界定为德育满足受教育者和社会的需要,促进受教育者和社会利益的关系。德育评估是根据一定德育价值观或德育目标,对德育现象进行价值判断。具体而言,“德育评估就是依据一定的标准、程序与技术手段,对德育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价与估量。德育评估是‘评’与‘估’的统一。”前者侧重于定性描述,以德育价值目标为依据;后者侧重于定量,反映德育价值目标的实现程度。
二、关于德育评估标准的思想
任何评估都存在标准问题,标准是价值判断的尺度和准绳,它反映评估对象实现价值的程度。换句话说,评估标准是为了判断评估对象所达到的程度而作出的具体规定,是对评估对象作出具体判断的依据。评估的标准问题,直接关系到人们能否对评估对象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两个尺度”的思想,这“两个尺度”问题就是标准问题。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马克思在这段话中提出了人类生产劳动的“两个尺度”,即客体内在尺度与主体内在尺度。这里马克思明确地阐述了人的一切活动都必须遵循“客体的内在尺度”和“主体内在尺度”进行判断,这对于我们理解与考察德育评估标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客体内在尺度由客体的本性和规律决定。所以是真理尺度或真理原则。主体内在尺度是由人的本质力量的属性决定的,所以是价值尺度或价值原则。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一切活动的两大原则,可以转变为社会价值的两大标
准,也就是客体的真理标准与主体的价值标准。对德育的正确的价值评估也必须从主客体两个纬度出发,弄清楚客体的真理标准与主体的价值标准之间的辩证关系。
德育评估活动中的“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中的社会集团、组织与个人,或处于一定教育环境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探讨德育主体需要弄清楚主体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社会对德育的需求、德育活动及受教育者的内在规律,还要探讨主体需要与德育条件之间的联系。德育评估活动中的“客体”的属性,是主体需要的价值对象。它们或是有政治价值,或是有经济价值,或是有文化价值,或是有德育价值等。
主体的价值标准与客体的真理标准之间,本质上是反映与被反映、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只有当主体的价值标准与客体的真理标准相一致,人们才能对评估对象作出正确的评估。评估标准应该是主体的价值标准与客体的真理标准的统一,包含两个重要内容,即“合目的性”的价值标准与“合规律性”的真理标准。
德育的评估标准首先取决于德育的价值取向,即德育的教育目标问题。它是德育评估的出发点与立足点,是评估的内在尺度与依据。德育的直接受益者是受教育者,是为了满足受教育者提高知识、能力、素质的需要。但是德育的根本目的并不是纯粹为满足受教育者个人发展的需要,还要促进社会发展、人类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德育必须满足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需要,其现实性与可能性构成了德育的价值,包括其政治价值、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
其次,德育评估标准还取决于德育的内在本质与规律。德育是极其复杂的创造性活动。它的主要功能是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通过培养人来为社会服务。德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它必须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相适应,并遵循社会行为准则。德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必须根据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及德育的内在规律,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促进社会发展是实现德育个体价值的外在目标。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则是德育社会价值的内在依据。德育评估必须根据这种“外在目标”与“内在依据”,根据德育的本质与规律确定标准。 三、关于德育评估方法的思想
德育评估是一种对德育活动的客观而综合的价值分析和判断,它必须具有相适应的科学方法,才能得到科学的评估结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虽然没有对德育评估进行专题研究,但在其宏大的思想宝库中我们仍可以获得有关评估方法的思想。
第一,实践的思想方法。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中,把“实践”视为一种精神的理论活动,并作为解决现实社会矛盾、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马克思指出:“一个本身自由的理论精神变成实践的力量,并且作为一种意志走出阿门塞斯的阴影王国,转而面向那存在于理论精神之外的世俗的现实。”马克思认为,仅靠精神的力量与思想的批判,不能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必须借助物质的批判力量。他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与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实践是人的社会力量的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一个理论的价值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确定,理论的价值不仅是为了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为了改造世界。实践的思想方法对于德育评估方案的制定、评估指标及体系的设计等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德育评估必须经过预试与实验,必须经过反复实践,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第二,“历史”与“人本”评价方法。对人类社会现象特别是马克思所处的资本主义社会现象进行历史评价与人本评价,是马克思、_思想中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提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他批判了费尔巴哈的“撇开历史进程,孤立地观察宗教感情,并假定出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类个体”的错误观点,建构了以历史评价为基点,集社会历史评价与人本评价为一体的社会评价思想。“历史评价” 是指从生产力的发展的角度来判断社会历史事实和进程的意义;“人本评价”是指从人的生存与发展角度对社会的历史事实和进程作出评价。从“历
观”角度所作的评价与从“人本观”角度所作的评价,最终会在社会总体发展中达到统一。马克思强调,对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要注意从现实合理性与历史合理性的辩证关系中去理解。_也认为:“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必然的,因此,对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件来说,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
马克思不仅从历史视角划分社会形态,提出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将来向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进发。而且从人本视角划分社会形态。“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马克思从历史(生产关系)角度划分的“五种社会形态”与从人本(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发展)角度划分的“三种社会形态”是“历史评价”与“人本评价”的辩证统一。这种丰富的社会评价思想对于德育评估方法的借鉴与选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就是把评估放在“历史”的坐标轴上,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现实需求及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人本”要求出发,谋划选择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德育评估及方法。
第三,数量分析方法。马克思的数量分析方法,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一开始就提出商品质的规定性,“商品的价值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然后,马克思专门分析价值的量,“价值量是怎样计量的呢?是用它所包含的‘形成价值的实体’即劳动的量来计量”。“是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同时,马克思还分析了劳动生产力与价值量变化的关系。从马克思对“商品”的分析研究中,我们可以知道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马克思指出:“作为使用价值,商品首先有质的区别;作为交换价值,商品只能有量的差别。”㈣通过对事物质与量的分析。从而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起来。
二是数量分析与语言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大量使用了如确定“计件工资”的比较分析数量法,揭示“地租”的资金图表分析法,计算“剩余价值”的数学计算法。反映“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变化关系的确定定型法。但马克思研究的“量”,不只是单纯的数量关系,还是一个语言变量关系。如价值规律“只是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在这里。价值规律所表述的量对量的关系,就是语言变量,而不是数学变量。马克思在论述中大量使用的“绝对的”、“一般的”、“越大”、“越多”等都是语言变量。
社会评论范文 第8篇
关键词 专家评价 外部性 社会溢价 公众预期
中图分类号:G304 文献标识码:A
专家评价包括专家的论文、专著等专业著述,也包括专家的评审意见书、专家鉴定书、专家法律意见书、专家项目论证书、专家评审意见书、专家的口头评价等。在最近许多的社会热点事件中,专家因为其以专家评价对资产价值评估、招标投标等市场经济高风险领域的介入引起了广泛争议,也有的专家因为自己不严谨的专家意见被卷入诉讼并遭受处罚。
1 专家评价社会溢价的产生
在决策面临重大的经济、技术、法律问题的情况下,这些市场主体为了避免承担决策失误的责任,都通过引入专家评价,减少决策不当的风险。专家评价一般产生于政府、企业等主体与专家间的委托关系。在专家评价的过程中,政府、企业等专家评价委托人处于利益博弈的有利位置,是专家评价泛化的直接受益人。委托人是委托关系中专家报酬的支付方,它可以通过激励机制,提升专家评价的质量。专家处于受托人地位,在接受委托后会承担一定的契约责任。
如果专家评价被在委托人与被委托人所约定的领域之外使用或者被委托关系之外的第三人,乃至社会公众使用时,就会产生正的或者负的“外部性”效应。正的外部性是某些专家评价使委托合同之外的第三人或社会公众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负的外部性是某些专家的评价使委托合同之外的第三人或社会公众受损,而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
为了保证重大经济、技术决策的科学性,专家评价的领域也逐渐从学术领域逐渐涉猎到行业资质评估、①企业决策,甚至公共决策领域,专家评价外部性效应的影响领域不断拓展。同时,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现在已经不局限于学术领域的教学、科研活动,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研究已经成为这些机构的重要职能。随着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 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会越来越广泛的参与到社会生活的相关领域中去,专家评价“外部性”产生的可能性也不断增加。
现实生活中,许多的专家评价普遍以一种评审意见形式出现在公众面前,以增加社会公众对委托单位产品或者服务的信任,这直接放大了专家评价的外部性的影响。同时,传媒人出于对新闻传播规律的考量,也时常把专家评价中的部分话语突出呈现给读者,在扩大媒体受众的同时,这种传播方式也使得专家评价的外部性效应得到了几何级数式的放大。
2 专家评价社会溢价的价值
从社会的宏观发展来看,专家评价最终会形成一种造福社会的“正向外部性”,最终体现为一种长久性的社会溢价。事实上,三聚氰胺等名词现在已经因为专家对社会生活的广泛参与,从不为人知的专业领域的生僻专业词汇变成了一种被社会公众所熟知的社会常识。可以说,专家对每一次社会热点事件的参与,都会促进该领域专业知识从相对生僻的专业领域向社会公共知识的迁移。
从社会民主法制进程来看,专家评价的社会溢价可以大大加强公众对陌生专业领域事务的了解,迅速增强社会公众对专业问题的判断力和话语权,及时提升社会公众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这客观上有利于舆论监督的深入和对权力话语权的有效制衡。历史证明,这种对社会公众生活有着“正向外部”影响的“社会溢价”可能是许多当代公共知识分子卓越社会声誉的重要来源。
从专家评价对专家自身的影响来看,部分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专家因为这种积极的溢价效应,赢得宝贵的社会声誉。在公共决策、食品安全、产品安全等领域,专家的社会作用得到公众的广泛认可。北京、四川等地已经着手建立涵盖工业、商业、水利、交通、信息化、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各类房屋建筑及附属设施的建造和安装、市政工程、土地整理开发、机电设备采购、药品采购、政府采购等领域各相关专业的评标专家库。②专家的执业地位在招投标等领域得到了法律和政府等公共机构的认可与保障。
3 对专家评价社会溢价效应的引导
专家评价自身的背景限制和时效性是专家评价被社会公众不当滥用并产生负面的“外部性”效应的自身原因。从认知的过程上看,专家评价是某一学科领域的专家运用专业标准对事物的准确性、实效性、经济性、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估的过程。任何评估均有其特定背景和客观基础,也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边界限制,如果其被委托人之外的社会公众离开具体情景而用作参考,难免会带来一定的损失。
社会公众专业知识的缺乏和对专家评价“社会溢价”的过高预期,是专家评价的社会溢价效应受到公众质疑的直接原因。专家对某一个经济模型的推演、对某一现象的鉴定意见常常是在委托方提供的资料上作出了一种盖然性的职业判断,并不是对未来事件的精准预测。现实生活中,社会公众常常因为对专家评价的权威性的迷信和对其“社会溢价”效应的不当期望而遭受损失。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实现对专家评价社会溢价效应的引导:
(1)以行业规范为依据构建分行业的专家评价责任制度,要求专家科学出具评价意见。目前,我国的各个行业均基本建立了各个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和执业规范。专家进行相关问题的评价时必须首先遵守其行业的执业要求。有的行业的执业规范对于专家评价的相关责任,也进一步作出了特别的规定。③我们可以依托行业职业道德规范和执业规范,构建专家法律责任体系和专家评价责任制度,从严要求专家的评价行为,这可以为公众合理利用专家评价社会溢价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2)在契约和行业规范之外,要重点维护专家的学术自由。学术自由是学术创新的保证,也是科技进步的源泉。动辄就谈及对专家的学术评价追究责任,这事实上会形成对学术自由的干涉。从理论上讲,专家评论只是专家依据其专业知识的优势所形成的判断,应该享有最基本的学术自由。从价值判断上看,专家不应该因其专业知识丰富而失去作为一般公民而享有的言论自由权利和作为行业专家而自由进行学术研究的权利。对专家评价责任的界定应该也为学术自由留下足够的空间。
(3)促进社会公众对专家评价溢价效应的合理预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可以鼓励社会公众就重要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及时的专家咨询。这样专家可以通过收费弥补自己时间、资源的耗费,委托人可以利用契约对专家评价的范围、内容、责任进行约定,利用契约机制实现对专家评价的质量控制。
社会评论范文 第9篇
这印象就是:一百多年来,中国文学界批评和研究同时代作家作品,在1960年代初和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达到了两个小高潮,此前此后都不曾有过。
这里仅以上述两个时期对柳青《创业史》的评论与研究为例,但暂且不展开介绍具体的批评与研究论著,而仅限于当时一些批评家和研究者读解这部作品的一般态度和方法――他们的批评与研究成果与读解作家作品的一般态度与方法是分不开的――所以只能说是“一个模糊印象”。
1960年代初和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涌现了不少对《创业史》第一部、第二部的精辟论著。山东大学中文系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柳青卷》(1979年4月印刷,内部参考用书),西北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编《评论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1版),孟广来、牛运清先生合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柳青专集》,就是很好的见证。还有不少专著没有收入上述三本评论资料集,如周天先生《小说第一部》(上海文艺出版社1961年12月1版)、阎纲先生《与小说艺术》(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8月1版)、刘建军、蒙万夫、张长仓先生合著《论柳青的艺术观》(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8月1版)、中国青年出版社编《大写的人》(1982年12月1版)、徐文斗、孔范今先生合著《柳青创作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3月1版)、蒙万夫先生等著《柳青写作生涯》(百花文艺出版社1985年5月1版)、周天先生《论的艺术构思》(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11月1版)。其他单篇论更多。上述这些围绕《创业史》的论著,时隔五十和三十多年之后读来,还感到不无启迪。
我不想造成误会,说上述两个时段是柳青乃至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和研究的黄金年代。我不敢做这种大判断。那两个时段社会政治和思想文化的整体状况的混乱与严峻是无需多说的。我只想强调,在上述两个时段,尽管外部环境混论而严峻,尽管现在更年轻的一辈学者批评家不太容易体会当时整个社会思想的禁锢,但当时的批评家和研究者们对当下文学投入的精力和热情,尤其在研读具体作品时那种虚怀若谷的态度,细致入微的方法,朴实贴切的语言,相互论难的坦诚,和与之相应的专业水准,以及这一切所显示的那一代学者评论家们对我国文学事业由衷的喜爱和关切,着实令人不胜神往之至。
也许,这跟那两个历史时段政治上一度出现的相对宽松、思想文化领域虽然经过多次严酷风暴但仍然葆有去“古”未远并且对将来亦然寄予厚望的健朗质朴之风有关,也许那时候可谈论的精品力作不多,评论和研究的大量资源集中投放于少数作家作品,容易出F精耕细作的局面。但不管怎样,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从“五四”到1940年代末,也出现了不少优秀批评家,但长篇小说研究与批评领域并没有出现这种批评氛围。1980年代中晚期“文学失去轰动效应”以来,评论界像前辈们当年那样以“搏虎之力”钻研某一部作品,始终将共同关心的问题本身置于眉睫之前,悃衔藁地表述各自的见解,开诚布公地交流彼此的观点的景象也日益罕见了。个别优秀论著不是没有,尤其对相关的文学史实的考证,因为时代关系,更有不少突破性的收获,但这一切暂时还很难形成气候,譬如可以让类似当年山东大学或西北大学中文系那样的学术机构再编出一部类似《评论集》那样高水平的单本小说评论集。1990年代以来,天津人民出版社、山东文艺出版社等推出过不少新时期以来涌现的重要作家的评论和研究资料,其中当然也不乏一些用心且颇见才识之作,但整体气象还是良莠不齐、功力不足、公心不够。
长篇小说研究更是如此。1960年代初和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人们研究一部成熟的长篇所持的标准十分清晰,就是看它的立意是否高远,主题是否深刻,信息量和整体气势是否巨大,反映社会生活达到了怎样程度的真实性,结构布局是否巧妙缜密,人物形象是否生动饱满,细节和场面描写是否到位,语言是否鲜活、丰富、精准并富有创造性。因为批评的标准十分清晰,就很难掺假,很难将廉价的褒词送给明显粗糙单薄虚假幼稚的作品。这是那两个时代的文学批评与研究所显示的一般态度与方法,至于在这过程中产生的“现实主义”“写真实”“人民性”“世界观与创作方法”“形象思维”“人物性格”“典型”“介入生活”“社会主义新人形象”和“现代派”“意识流”“人道主义”“异化”“主体性”“小说叙事模式和语言变革”等文学观念层面的思考,都是当代文学史上的重大命题,至今还无法绕过。
磨刀石和锋刃是相互作用的关系。长篇小说批评标准清晰稳定,一方面源于批评家们的文学修养与敬业精神,同时也因为有了《创业史》等作品的砥砺,批评标准才一再获得来自作品的验证与矫正,益发可以落到实处。在围绕柳青《创业史》的批评与创作的良性互动中,涌现出张钟、严家炎、何西来(当时笔名何文轩)、杜书瀛、李子云、阎纲、张炯、黄曼君、余恕诚、陈辽、吴中杰、孔范今、徐文斗、蔡葵、卜林非、蒙万夫等一大批关注当代文学发展的优秀学者和批评家,也就不难理解。他们中间绝大部分后来继续研究当代以至现代中国文学,有的转向古代文学和文艺理论研究,都成果斐然,成为一代名家。这跟他们当初深入热忱地研读像《创业史》这样带着当代社会生活和文学创造体温的杰作时所获得的文学体验是分不开的。对文学学科的学者来说,有没有这种体验大不一样。
现在不同了。我们的文艺理论越来越深奥,我们的文学观念越来越翻空出奇,我们的批评话语越来越花样百出,而我们对一部长篇小说的评价标准也越来越模糊。我们似乎总喜欢绕开上述清晰的评价标准,不屑再去谈论长篇小说的立意、主题、气势、信息量、真实性、结构布局、人物形象、细节和场面描写、语言包括作家的生活积累与艺术修养等基本问题,而喜欢另外借来或者制造出许多高深莫测的话题和同样高深莫测的理论话语。因为高深莫测,就不难为所欲为,就可以毫无顾忌地吹捧任何一部作品,最终导致批评生态急剧败坏。何以至此?我觉得不妨深思,再深思。
社会评论范文 第10篇
论文摘要:媒介批评的理论建设不仅体现在批评的理论研究上,而且体现在批评学学科的构建上;不仅体现于批评的理论性、学术性、学理性日益强化上,而且体现在批评与理论一体化,批评的理论化与理论的批评化的发展倾向上;从各学者的论文研究上看出,媒介批评的理论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
一、我国媒介批评现状
我国媒介批评特征明显。其一,媒介批评开始平凡化,但在专业化方面还不足;其二,媒介批评贴近实际,但在深度方面还需进一步加深:媒介批评使媒介报道的内容更详实,提升受众对媒介公信力,体现新闻职业专业精神。
对于媒介批评机制而言,我国现有的媒介批评机制包括党政有关部门的组织监督机制、法律监督机制、传播媒介的自我调适机制、受众监督机制、学术舆论监督机制以及包括新闻传播过程中各个阶段的价值评价在内的媒介批评机制,但这些机制尚未完善,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新闻评价活动顺利进行和新闻评价理论的构建。这些不完善主要表现在:批评机构和体制不能对媒介活动批评中迅速应对;媒介批评主体的不明确并有却为现象;媒介批评的职业化、定期化程度不够。
二、我国媒介批评的理论研究
媒介批评的理论建设不仅体现在批评的理论研究上,而且体现在批评学学科的构建上;不仅体现于批评的理论性、学术性、学理性日益强化上,而且体现在批评与理论一体化,批评的理论化与理论的批评化的发展倾向上:不仅体现在批评的理论形态、理论模式、理论体系的完备、严谨、科学上,而且体现在批评思潮、流派、风格、方法的多元化、多样化发展上。理论与实践即方法论的相互促进。从各学者的论文研究上看出,媒介批评的理论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从基本的领域来说,媒介批评学需要创立的学说架构应把研究内容深入到三个视域:一是批评媒介,集中于媒介的社会价值分析,揭示媒介的制度性结构及功能。二是分析传播内容的质量,剥去充斥媒体的歪曲性的内容或朦胧的外衣,告诉人们如何认识社会真相,媒介批评指出内容质量的优劣,有助于提高媒体的素养。三是评价传播内容的社会效果,就是社会效果批评。
我国的媒介批评概念主要有三种语境:一是“社会文化批评”的语境,它关注媒介的社会意义和文化蕴含突出对媒介文化的一种批判和反思:二是“新闻传媒评论”的语境,它主要来自传统新闻学的思想,突出对与媒介相关的新闻理论和业务问题的批评反思;三是“报刊批评”与‘汪报刊审读”的语境,在当下主要与第二种语境形成勾连,对新闻审读、媒介管理、媒介监督等问题比较关注。
为使媒介批评更好发展,必须建构我国媒介批评理论体系,即本土构建。中国媒介批评不仅要在古今中外的批评理论上逐步发展,而且要构建多维的文化视野;把研究对象立足于市场经济下媒介发展规律大背景下,以中国当下现实语境和“全球化”语境的结合作为发展条件,把批评的最佳氛围成为对话空间,构成批评理论建设的最佳条件和时机。我国媒介批评可以把传统文化批评理论、“五四”以来现代文化、文学批评理论、西方新闻传播理论等作为合理的资源,建构起以对象为核心,以方法为主体的一个知识体系,使本土构建发挥功效。
社会评论范文 第11篇
关键词:地方电视台;评论节目;意义;概述;措施
一、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现实意义
电视是目前观众最多、传播信息速度最快、社会影响力最大的新闻媒体,它具有引导社会舆论导向,引领社会思想文化的重要作用。要想充分发挥电视的重要作用,就需要在电视节目中创办新闻评论节目,因为新闻评论节目永远与时俱进,具有旗帜鲜明的特征。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评论节目能够通过专家学者大众对社会新闻话题的分析、评述,来让社会大众更加清楚地了解某一新闻事件的真相,从而帮助人们做出理性判断。这有利于引导舆论导向,提高社会大众明辨是非的能力。第二,通过专家学者对新闻话题的评论,能够使事件发生过程更加清晰明了,有助于大众对该新闻事件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使社会大众明白某一新闻事件或政策的现实意义。第三,社会大众通过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看待新闻事件时就不仅仅停留在其表面现象,而会深入到现象背后,了解该新闻事件的本质特征,这有利于帮助社会大众明辨是非,抵制假丑恶,有利于社会稳定与和谐。
二、目前地方电视台评论节目概述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是指电视台邀请知名学者专家及普通大众,对当前一些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现象进行评价分析,以此来表述自己的观点,明确自己的态度立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具有新闻性、社会性、政论性和指导性这四个特征。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根据意见性信息与叙述性信息所占的比例不同,主要分为主评型和述评结合型这两种类型。我国地方电视台在新闻评论节目创办发展过程中,在理论认知上一直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把评论误认为是批评,在节目中对事件现象的批评较多而评论较少。在一些社会新闻价值较高的话题评论中,批评性的言论甚至占到了节目内容的一半以上。地方电视台以这种方式来提高收视率,但是这只能够维持较短的一段时间,且在观点立场上有失偏颇。地方电视台在评论节目举办过程中还容易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这就容易使得评论节目虎头蛇尾、内容缺乏针对性,这就违背了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作用的发挥。另外,地方电视台在评论节目的选题选材过程中也过于大众化,没有体现出地方特色,节目缺乏深度,难以吸引当地社会大众的注意力。在新闻话题评论过程中,观点立场不明确,难以使大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难以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这些问题的存在,都阻碍了地方电视台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使地方电视台办好评论节目难上加难。
三、提高地方电视台评论类节目综合水准的措施
1.注重百姓话题
地方电视台要想通过评论节目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就需要关注百姓关心的新闻话题,从百姓的立场出发,要说出百姓的心声。首先地方电视台新闻评价节目需要树立服务意识,要通过节目来为百姓提供服务,例如,将百姓的合理愿望期许通过节目传递给政府部门,例如,将政府颁发的惠民利民政策传达给百姓,评论节目将政策讲解得更加透彻,这有利于惠民利民政策的落实,有利于为社会提供服务。这就要求地方电视台在服务娱乐百姓的基础上,提高对评论节目的重视,可以通过新闻评论节目来对每天重点新闻进行详细阐述,还可以聚焦百姓的生活,将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第一时间拿出来讨论,为百姓排忧解难。第二,地方电视台在举办评论节目时要突出本地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百姓的兴趣,才能使评论节目与百姓的实际生活相贴近。目前许多地方电视台除了播放一些当地新闻之外,就基本没有提高收视率的时事评价节目,大部分电视台都将重点放在举办娱乐节目上,这只能短期内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但是随着百姓知识水平的提高,就会对节目内容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地方电视台要能够邀请专家学者,对本地区的一些新闻话题进行深入研究讨论,要时刻关心百姓的衣食住行及大小事件,要从百姓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这样就能让百姓对节目予以关注。地方电视台在举办评论节目时,一定要注意话题的选择与百姓的实际生活相贴近,要通过评论节目来为百姓提供服务,这主要体现在评论节目的话题选择上。
电视评论节目是电视媒体加强舆论监督的一种方式,这就要求评论节目在话题选择时要注重影响效果、注重评论方式,从百姓的实际生活出发,从长远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以促进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为百姓排忧解难,才能加强政府与人民之间的联系。对于一些实际存在的、但是由于种种条件限制,解决起来较为困难的话题,要慎重选择,等到条件成熟时再进行讨论。因为百姓对电视评论节目中的话题往往较为关心,都希望通过节目得到希望的结果。如果电视台做到了,那么就会对评论节目产生浓厚的兴趣与信任,相反就极有可能丧失兴趣。地方电视台在评论节目选题的时候,除了要考虑贴近百姓的生活,还要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要拓宽眼界,着眼国际,突破地域限制,可以适当地对一些国际性新闻进行研究评论,这样可以拓宽百姓的视野,引起观众的兴趣,才能提高收视率。
2.注重评论深度
新闻评论节目的社会舆论价值就在于其研究之深。这就需要地方电视台在举办新闻评论节目时注重节目话题评论的深度。要通过新闻事件的表面现象,深入研究,找到事件的根本问题所在,揭露新闻事件的本质,让百姓了解事情发生的真实过程,让百姓了解真相,提高百姓透过表象看清内在的能力。评论节目要立足于新闻事件的真实客观报道的基础上,它的价值不仅仅是对新闻进行客观报道,而且还要在客观报道的基础上,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剖析。首先,地方电视台需要转变观念,正确认识评论活动,不能将评论活动做成批评活动。很多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都热衷于揭露与批评生活中一些丑陋的现象,这虽然能够达到警醒社会的目的,但是如果长此以往,就会导致观众审丑疲劳,难以为社会树立一些具有时代意义的、积极进取的人物典型,难以达到引导社会舆论导向,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因此电视台在举办这些节目时不能仅仅将目光放在一些社会反面教材上,而要能够把握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与实际生活接轨,要选择一些有积极意义的、群众广为关心的问题。电视台需要选择一些有深度意义的新闻事件作为评论的话题,在研究评论过程中达到一定的深度。例如电视台在揭露一个严重社会问题时,要让记者深入调查,找到当事人进行深入采访,在采访的基础上进行信息分析,找到问题的根本所在。要通过这一问题的解决来让观众以正确的观念来武装思想,弘扬主流价值观。通过记者采访,深入进行调查取证,最终专家学者用科学的思想来思考分析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节目达到一定深度,才能充分发挥新闻评价节目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
3.注重观点公正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主要任务是说理,就是通过节目来摆事实、讲道理。电视评论节目需要通过对新闻事件的分析与评论来得出正确的结论,节目的重点不仅是报道新闻事件的发展动态,还要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理性分析,以此来揭示事件背后的真相。有些没有职业道德的新闻采编人员将电视评论节目当作自己谋求私利的渠道,受到贿赂之后就说好话,扭曲事实;又或者通过评论节目来发泄私愤。这种行为往往会对社会舆论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电视评论节目的健康发展。因此,电视评论节目需要提高采编人员的综合素质,促使评论观点的公正客观。新闻评论人员需要提高素质,明确自身的观点,立场坚定,要对新闻事件表述出自己鲜明的观点态度,赞成什么、反对什么都需要表述清楚,切忌含糊其辞、观点不明。新闻评论人员在评论节目中要能够针砭时弊,对社会上一些丑陋现象要加以批判,例如,、、伪科学等不良社会现象,要弘扬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批判能够为评论节目的发展提供活力。此外,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报道积极正面的新闻事件时也要能够考虑到社会影响,要能够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在肯定的基础上鼓励社会大众学习先进榜样,以此来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总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要能够对报道的新闻事件进行综合分析,端正观念,保证评论观点的公正公平,不失偏颇。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新闻评论节目的健康发展,才能有利于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才能使地方电视台发挥为社会大众服务的作用,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才能吸引社会大众的注意力,才能提高地方电视台收视率,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评论节目的质量。
综上所述,地方电视台需要提高对新闻评论节目的重视,要能够提高新闻采编人员的综合素养,提高其新闻评论话题材料选择的能力,要能够在选题选材时贴近百姓的真实生活,要能够了解百姓关注的社会新闻热点问题是什么,要能够通过评论节目来为百姓排忧解难。评论节目还要凸显出当地特色,这样才能树立地方品牌。地方电视台评论节目要能拓宽节目内容的深度,发挥新闻媒体社会舆论价值的作用,要能保证评论节目观点明确、立场鲜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地方电视台新闻评论节目的高质量,才能提高评论节目的收视率,才能促进地方电视台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非白,朱华清.县市级电视台如何办好访谈类节目[J].新闻爱好者,2010,(11).
[2]全煜.突破瓶颈、创新发展——浅论地方台如何办好新闻评论节目[J].新闻爱好者,2008,(16).
社会评论范文 第12篇
上个世纪80年代第一个电视评论节目《观察与思考》开播以后,中央、省、市、县各级电视台纷纷开办自己的评论栏目,1994年4月1日《焦点访谈》的开播与1996年《实话实说》的出现,更进一步推动了电视评论节目的发展。电视评论这种后来居上的发展态势与电视声、画、文一体的特征是分不开的。作为电视媒体与新闻评论相结合的产物,电视评论充分发挥了电视自身多符号传播的优势,一改产生之初作为报纸评论的“电视版”的状态,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并成为新闻舆论监督的利器。
电视评论舆论监督的特征
舆论监督的对象具有广泛性。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因此从总体上来说,一切违背人民根本利益的权力行为和社会行为都是新闻舆论监督的对象。具体来说,新闻舆论监督的对象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国家决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二是国家各级公务员的施政活动,三是一切违法违纪的人和事。
多年来,新闻评论大多是以国家政策的宣传者的面目出现的,以报纸评论、广播评论为“母版”的电视新闻评论,在出现的初期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种问题,这样的评论所起的舆论监督作用微乎其微。随着我国新闻媒体舆论监督范围的不断扩大,电视评论的监督范围也向扩展。电视评论监督既有对政府施政活动的监督,比如四川阆中广播电视台的《安置房为何不能安居》,也有对不良社会行为、社会现象的监督,比如吉林电视台的《免费体检:馅饼还是陷阱?》等。
舆论监督的力度大。近年来我们一直强调要加大新闻舆论监督的力度,因为从媒体的角度来说,舆论监督的力度是衡量一个媒体舆论监督水平的重要尺度,从执政者的角度来说,舆论监督有利于揭露、促进解决社会问题,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新闻舆论监督的力度,主要通过报道和评论的量与质两个方面来体现。具体到电视新闻评论,新闻舆论监督力度大,一方面就体现在的电视评论中属舆论监督性质的作品数量居多。
舆论监督的时效性强。“新闻评论区别于其他文字评论的最大的特征,就在于新闻评论依赖新近发生的事件、现象和问题。”①通过评论进行的舆论监督,也因此具有了时效性特征。比如说,世纪之交,“”进行蛊惑人心的宣传,很多人为了“圆满”,做出了伤害自己及他人的举动。为了帮助人们认清“”的本质,2001年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了《本质 残害生命》一片,及时地帮人们廓清了事实。
电视评论舆论监督的作用
舆论监督不是唯监督而监督,监督的目的是要发现问题、揭露问题并促进问题的解决。报纸评论、广播评论、电视评论进行舆论监督的目的莫不如此。而电视评论凭借着电视自身具有的优势,在舆论监督方面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首先,鲜明的形象性使电视评论给观众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电视是声、画、文相统一的媒体,它既传递声音信息又传送运动的图像信息,必要时还可以配上字幕,传递文字信息,这三类信息分别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听觉和思想,将形象的东西与抽象的东西融合起来,从而产生一种立体的接受效果。”② 这种立体感以可视性的形象与真实的同期声等,冲击着电视观众的心理与视觉,给电视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增强了新闻评论的现场感。
“新闻媒体作为新闻批评的工具,肩负着进行舆论监督的神圣使命。传媒的这一使命履行得如何,直接关系到经济兴衰和社会安危,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和心态的稳定。”③作为新闻舆论监督的有力武器,电视评论仍然需要不断地改进,以便更好地履行自己的神圣使命。
注释:
①赵振宇:《现代新闻评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版,第22页
②杨新敏:《新闻评论学》,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版,第305页
社会评论范文 第13篇
舆情评论,是舆情研究和新闻评论的某种结合,它的诞生与发展和舆情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日益深刻的影响密切相关。舆情是由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织的总和。①如何在纷繁复杂的舆情呈现中找出民意焦点诉求,将多元化的个体性智慧更好地筛选、收集,形成合力并为政府施政提供借鉴,则是舆情研究的关键。
舆情评论的选题
在以上主要选题标准下,“麦牙堂”的选题类型可总结为新闻事件、公共话题、热点现象三种。
新闻事件,指已经成为新闻的事件,即当前社会中已经被各种媒体报道或传播的新近发生的事实。往往由连续的单个新闻事件组成,通过连续的、立体化的事件性新闻还原事件的整体面貌和来龙去脉,展现社会事件的真实状态和矛盾构成。②这一类型在“麦牙堂”专栏中最为常见。如《地方民意缺席,暗合公众偏见》,以深圳公务员上街为市民擦鞋引发的一系列新闻事件为案例,包括该志愿活动中刻意强调公务员身份的诸多细节、深圳方面对舆情反应的后续回应、媒体对事件的报道缺乏客观调查和现场还原等,从中梳理如何疏导舆情的智慧。
公共话题,是指一定范围内为人们所广泛知晓、关注和热议,并与社会公众利益紧密相关的话题。对公共话题的评点较为强调舆论传播研究。《舆论喧嚣后的一场“误伤”》围绕“房婶”这一话题,通过对身处舆论场中的政府、媒体、房婶个人、普通公众各方的舆情表态、心理、利益诉求的分析,系统阐释“房婶”这一话题如何得以构建,以从中找到舆情疏导的突破口。
舆情评论的论证方式
所谓论证就是把材料和观点统一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说理体系的过程,也就是摆事实、讲道理,分析问题的过程。论证是新闻评论写作的重要环节之一,评论如何展开,论点如何得到阐释,文章结构如何安排,如何把自己的观点论述得无懈可击、令人信服,都要靠严密充分的论证来实现。④
“麦牙堂”评论的论证方式较为灵活。常见的两种论证方式,一是遵循“舆情整体趋势及其热议焦点、原因分析、处置建议”的论证方式,二是针对某一问题直接亮出观点,继而用材料层层加以证明的论证方式。前者的逻辑是从事实的呈现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后者则是“说服”的理念——“我这样说是对的,我拿证据来说服你。”文无定法,无论选择何种论证方式,关于舆情的整体态势的研判、舆情关注焦点、影响舆情走势的原因、舆情建设的建议等几大核心问题都会融合其中,这是“麦牙堂”舆情评论的主要论证逻辑。
其论证严密性则主要体现在:
围绕一个中心,聚焦论证。《用工荒中应有不慌智慧》,集中论证广东面对用工荒难题,如何做到“不慌”——媒体、政府应有效引导舆论,疏导舆情;《科学决策需要听取民意更要争取民意》,集中论证公共决策中如何在听取民意的基础上争取民意,论证争取民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媒体舆论未成合力,供暖议题难产智慧》,直指媒体未能充分发挥“社会协调者”功能,致使“议题”缺乏黏性与合力,难以产生公共智慧。
社会评论范文 第14篇
一、引言
何为翻译批评?各个流派的学者虽对翻译的概念提出了不同的定义,但对“什么是翻译批评”这一问题的回答也没有形成定论。在《中国翻译词典》中,给翻译批评下了的一个比较全面的定义:从广义上讲,翻译批评即参照一定的标准,对翻译过程及其译作质量与价值进行全面的评价,评价的标准因社会历史背景而异,评价的目的旨在促使译作最大限度的忠实于原作,并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
二、翻译批评的重要性
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之一,翻译是任何社会都必不可少的,而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翻译批评。季羡林曾指出:“翻译事业要发展,要健康的发展,真正起到促进中华文明发展的作用,就不能没有翻译批评”。
翻译批评不是翻译的附属品,也不能被简单视为应用翻译学的一个分支,而应该被理解为如纽马克(peter newmark)所言的“将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连接在一起的一个重要环节”。翻译批评的实践过程又必须以各种理论为基础,翻译批评是翻译理论的重要分支,也是翻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批评几乎可以说是整个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一把尺,对于翻译事业的建设和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翻译批评的监督功能
翻译批评的根本目的之一是提高翻译质量、促进翻译事业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翻译批评的基本功能之一便是监督功能,由此派生的是对读者的引导功能和对译者的指导功能。
对读者的引导功能
译作的价值只有在读者的阅读、鉴赏、阐释、批评等一系列过程中才能得以实现。因此,翻译批评必须充分重视作为翻译最终服务对象的读者的重要地位,切实关注读者群体。
翻译活动不能被简单地视为一种语言的转换,而是通过理解使原文的意义得以再生,从而使作品在新的历史空间得到交流、展现、完善与延续。在这些方面,翻译批评者为读者提供一种或几种理解原文意义和译文意义的可能性,并鼓励和引导读者积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进而促使更多的人喜爱翻译作品、关注翻译事业。
其次,多种译本的存在为翻译批评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也使其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引导读者阅读与鉴赏真正高质量、有价值的翻译作品,并通过开启复译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审美需求,这是翻译批评引导功能的重要体现。
对译者的指导功能
鲁迅在1934年的《再论重译》一文中指出,翻译批评的责任在于“或者培植,或者删除,使翻译界略免于芜杂”。“培植”和“删除”是批评的方法,根本目的在于“免于芜杂”,即保证翻译质量,避免翻译界良莠不齐的状况继续下去。关于翻译批评的监督功能对译者的指导,桂乾元提出了翻译批评的六大功能:
(1)帮助——“帮助译者提高翻译水平,甚至可以帮助译者具体提高某些基本功;帮助译者提高翻译理论修养;
(2)限制——限制粗制滥造、质量低劣的译作泛滥,甚至出版问世;
(3)扩大——扩大优秀译者的影响,促进翻译事业的繁荣;
(4)鼓励——鼓励译者不断努力,译出优秀的作品;
(5)监督——监督译者工作,促进他们认真负责地工作;
(6)促进——促进翻译事业健康、迅速的发展。
翻译远远不是单纯的语言现象,解释不仅是文字技巧和知识的把握,而更是译者对周围世界的意义一种选择。因而,鼓励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进行能动的再创造,促使翻译行为进一步走向成熟与自律。
四、翻译批评的社会功能
翻译批评的社会意义体现了翻译研究无法脱离社会实践、因而无法自闭于象牙塔中这样一种内在的性质,这是由翻译活动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何谓功能?文军在他的著作《科学翻译批评导论》中引入了价值这一概念,通过说明价值与功能的关系来说明什么是功能。“价值和功能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范畴。价值是功能的基础,功能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两者是统一的。批评价值实现的过程,也就是批评发挥功能并产生相应结果的过程。”科学翻译批评的功能反映的则是它对社会和个人究竟产生了什么样的实际效果,并说明了这种效果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正向的还是负向的、显性的还是隐性的”(文军,2006:54)。
翻译的本质是实现跨文化的交际(范东生,2000)。语言作为文化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成分,承载了一个文化的信息。交流时语言和语言之间并不直接相通,必须借助翻译。两种语言的交际实际上就是两种文化的交际,交际不仅仅是口头上的,也要通过书面的,通过一些翻译作品,让读者间接与另外一种文化进行交际,这就需要翻译。所以翻译批评在于使这些用来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作品更加的优秀,对于文化的传播也起到了一个监督和促进的作用。翻译批评的根本性任务就是检视翻译实践的跨文化交际效果。这就是翻译批评的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