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白律师网,免费给小白普及法律知识。

分站导航

热点关注

阿白律师网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8:00-22:00

当前位置:

阿白律师网

>

律所资讯

>

法律常识

小学优秀论文范文3000字(必备15篇)(小学语文优秀论文范文1000字)

来源:阿白律师网   时间:2024-09-30

小学优秀论文范文3000字 第1篇

摘 要:在数学领域里,计算可谓是进行一切数学实践活动的重要技能。新课程实施以来,计算教学亮点频现、精彩纷呈,尤其是计算与应用的结合成了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_时尚_。然而,时尚背后,过于追求情境而忽视计算的本质,计算课与解决问题课相混淆等诸多问题也接踵而来,不得不引人深思。就计算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改进计算教学情境创设的若干策略、情境创设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等方面做了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情境创设

新课程改革,对计算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_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_。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把计算教学融合在具体情景下的问题解决中对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和数感的建立有着重大的意义。在计算教学中提供必要的情境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活动的素材,有利于调动学生计算的积极性,还有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由于诸多原因,情境创设往往_变味__走调_,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一、计算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

(一)情境创设目的不明确

以前的教材对计算课的处理,一般按照_复习铺垫—出示例题—讲解算理—练习巩固_的步骤步步为营,教学内容条理清晰。其优点是效率高,注重学生技能的掌握和形成;缺点是枯燥、人文性弱,以至于很多学生对计算课没有好感,甚至讨厌。新课程对计算教学的编排进行了改革,往往通过设计一个儿童喜欢的情境引出计算内容,在计算的同时又是解决问题,把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于是,计算教学必辅以情境,无情境不入课堂。将_创设情境_异化为_虚设情境_,甚至_捏造情境_,在非数学内容的生活信息上兜圈,耽误了教学时间。创设情境时没有把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仅仅是为了课堂上有情境而创设情境显然不利于教学,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情境创设重点不突出

在日常的计算教学中,有这样一幕我们非常熟悉的场景:教师出示情境图后,就问学生: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的回答往往是漫无边际、天马行空的。而教师不管学生如何回答,都一一加以肯定。

二、改进计算教学情境创设的若干策略

(一)深入钻研教材,是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生长点

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信息

小学优秀论文范文3000字 第2篇

一、挖掘优点,及时激励

低年级学生的身体发育未成熟:肌肉力量较小,大肌肉动作的协调性比幼儿期有很大的发展,但小肌肉动作的协调性还较差,所以一年级的学生写字时,不仅速度慢而且不工整。写字练字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很枯燥的事,除了培养写字兴趣外,应多寻找优点进行表扬。清代教育家颜元说:“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所以,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中好的一面,给予肯定,然后再指出不足,启发学生改正错误的自觉性。对学生的某些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幼小的心灵就会充满成功的喜悦,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会更为充分地发挥。对于差生更要挖掘不明显的优点加以表扬。

例如,我班上有个学生各个方面都表现很差,字迹更是糟,刚开始写字课交上来的作业几乎看不懂什么字,但我没有批评他,还表扬他有完整的作业交上来,并告诉他,老师眼睛不大好,改他的作业很吃力,若下次能工整些就更好了。第二次的写字作业交上来果然不一样,虽然还是差,但可以看出他有认真去写,我便在他的评语栏上写道:“进步很大,老师相信你还会写得更好,加油!”就这样,他的每次作业交上来,我都进行面批,并努力帮他找进步点:多到一行字,少到一个字或一个笔画写好都给他圈出来,尽可能地让他每次都感受到成功和尊重。他对写字课也越来越有兴趣了。一个学期下来,他的各项作业都有了较大的改变。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儿童幼小的心灵就像荷叶上的露珠,晶莹透亮又十分脆弱,一不小心就会滚落,就会破碎,应倍加呵护。”若一开始就把这孩子训斥得一无是处,那么,他将破罐子破摔,讨厌学习。所以,对于学困生教师一定要用放大镜或显微镜去看待他们的优点。

二、尊重差异,因材激励

这就要求教师在评价时要做到尊重差异,因材激励。因材激励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多元发展,有利于孩子快乐成长,让孩子重拾自信。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进行有效评价,同时,让写字评价的评语充满人文关怀,让学生易于接受。这样,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习的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有的学生字一直写得很好的,态度认真,可用赞美的语气评上:“你的字总是那么漂亮,看着真舒服!”“评改你的写字作业,真是一种享受!”“整洁的字迹,可以看出你是一个热爱学习的孩子!”对于进步快的作业,可采用鼓励式的评价:“你的字进步了,老师为你高兴,只要你努力,相信你会写得更好!”“嗨,祝贺你进步了,好样的,继续努力,成功将属于你。”对于一些时好时坏的.字,可评上:“如果你天天能写这么好,该有多好啊!”“你对自己今天的字迹满意吗?”对于极差的作业,评上:“老师相信你只是没有认真写,对不对,相信你认真写一定会写得更好!”通过采取因人而异、因材激励的办法,使优秀生兴趣越来越高,使后进生的信心不断增强,写字的水平也将随之得到提高。

另外,除了教师的评价外,还可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以及生生互评,家长参与评价,这些,都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及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的写字习惯。

三、积极自主,自我激励

自我激励是人在暗示作用下在心理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向上、超越自我的心理历程,是学习者追求成长、锻炼自己、获得认可、自我实现、乐在其中等所引发的内激励,会产生一种持久性的作用。因此教师不仅仅自己要激励学生,而且要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发挥自主性、积极性,形成自我激励,促使学生自觉的习字练字。

首先,要让学生树立信心,告诉学生只有付出努力,才有收获,让学生时刻记住:天才=1%的灵感+99%的汗水。每天用“我能行”来暗示自己是最棒的。其次,用故事自我激励。孩子们爱听故事,自己能通过生动的故事,明白道理,学到知识,从而引发对汉字的喜爱,比如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最终成为人人敬仰的书法家的故事,三国时钟繇梦里练字的故事,欧阳询专心学“二王”书法的故事,怀素练字的故事……,这些古人经过勤学苦练,最终有所为的故事,激发了学生要写好汉字的热情,使学生逐渐形成自我激励,写字练字不再是一种负担,而变成一种内需求。

在写字教学中,教师若能从各个方面注重激励,赏识学生,相信学生会乐于写字的。

小学优秀论文范文3000字 第3篇

1、鄂西南农村中小学学生体育参与行为的现状及分析

1、1中小学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行为态度

通过对中小学学生体育活动参与情况的调查分析发现:鄂西南农村中小学的大多数学生能够认识到体育的本质功能,但对目前体育课的满意度较低,不愿意上有教师指导的体育课;在体育参与的态度方面,主动参与型人数较少,被动、消极参与型的人数居多,同时对教材、教法的认同度和满意度也不高。原因是从小学到中学,体育课的内容及组织形式单一,一直沿用传统的授课模式。

1、2体育活动项目、时间、频度

鄂西南农村中小学的大多数学生喜欢球类项目,但不经常参加,对健美操、体育舞蹈等塑造形体、陶冶情操的体育项目,也没有兴趣去学习;学生们的课外活动的时间与国家阳光体育所倡导的时间差之甚远,没有形成固定的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学生每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频度也不足三次。这些都是由于受场地器材缺乏、课时多、学习压力大等因素造成的。

1、3学生的课外锻炼缺乏理论性指导,参与性差

学生充分认识到了体育信息的重要性,渴求获得科学的训练知识与方法来指导自己的课外锻炼,但由于获取体育知识的途径少,不能满足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和维护自身健康的需要,致使其参与性较差。

2、阻碍学生体育参与行为的因素

2、1学校体育资源匮乏,体育经费少

由于鄂西南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国家或地方对学校体育的投入经费少,造成学校的体育设施陈旧,器材缺乏。学校体育设施陈旧、落后会直接影响学生体育参与行为的积极性。体育的趣味性多半是来自对体育器材的操控,单调乏味的走、跑、跳、投等动作的重复难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2、2学校不重视体育活动,只注重最终的成绩考核

在“分数第一”、“升学第一”等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鄂西南地区的农村学校忽视了体育活动的健身及其他的功能。对学生的体育考核多采取技术评定的方法,这种体育教学评价的一致性,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检验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自我,从中获得激励,不断鼓舞自己向新的目标努力。体育成绩的评定方式不仅影响着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也间接影响着学生体育行为的形成。

2、3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整体化状况堪忧

在经济不发达及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由于经费紧缺、人员紧张等原因,无法进行正常的进修及培训,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不能满足当今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必然会阻碍学生体育行为参与的积极性。

3、提高学生体育参与行为的策略

3、1加强思想、理论教育,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小学优秀论文范文3000字 第4篇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个社会对个人能力的要求。“立人”始终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而“作文是‘立言——立人’的途径。”但一直以来,作文教学方式基本处于无序状态,老师们教得随意,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不会写作文、怕写作文,几乎是绝大多数学生的切身感受。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感觉到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的必要性。

我校在泗阳县是第一批全面使用国家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苏教版)的学校。学校积极探索小学生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取得一定的成绩和积累了不少的作文教学的经验。自主管理、课外阅读是我校的特色,我也在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中着力展开研究,以培养学生作文兴趣,为学生创设作文的空间等策略,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和水平,从而培养想学习会学习的学生,这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一致的。这也是我开展“培养小学生自主作文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我校一直重视教师的科研。认识到教师科研是促进教师发展的最好途径,是由教书匠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的重要途径。课题组教师都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和从事科研的能力,希望通过教育科研提升自己并构建出有效的促进小学生作文的教学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淡化作文程式,让学生自由、开放地选材、命题、构思、作文;引导学生“我手写我心”,写出儿童的语言、心理特点,解决学生无话可说的问题。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改革作文评价方案,让学生享受作文成功的乐趣,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从而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提高作文教学质量,解决作文水平差的问题。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转变教师的学生观。让学生参与到作文教学设计中来,和教师一起进行习作前的准备,一起设计教和学的内容,使学生真正成为习作的主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转变教师的教学观。以往把教学看成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陶冶品德的过程。这样的教学观,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单项培养。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转变教师的这种观点,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发展、互帮互学的过程。

(6)提高教师的教案编制能力以及科研能力。

三、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自主性作文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学习和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而是着重于创造促进经验学习的课堂气氛,以真诚的情感对待学生,给学生以无条件的关注,并能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产生移情。随之而来的便是学生自我指向的学习。“自主性”强调作文及作文教学应长期并始终关注、植根、摄取和提炼生活的`现实与需求,尊重、理解、珍视并立足学生的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作文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所谓_策略_,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据此,我们对小学“自主性”作文教学有效实施的策略作如下的界定:就是从广大教师在“自主性”作文教学实施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依据新课程理念与有效教学的理念、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化作文教学的特征和教学实施要求,通过作文教学内容、形式、方法以及典型作文教学课例的设计、实践和分析总结,对如何有效开展自主性作文教学进行研究,提出自主性作文教学有效实施的基本策略,为教师开展作文教学提供指导和支持,提高教学实效。本课题着重小学“自主性”作文教学中有效实施策略的实践研究。

四、支撑性理论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维果斯基;皮亚杰)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仅仅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小学优秀论文范文3000字 第5篇

摘 要:

本文主要对当前农村小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一些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人数的减少;师资以及教学资源的投入不够等。结合实际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

农村小学;教育;

科技兴国,教育为本,而小学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龙头,其作用更是至关重要。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农村教育的整体性薄弱状况一直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当前农村小学教育的主要问题在哪里?其根源何在?有何对策?现就此问题略陈己见。

一、开拓农村小学发展新局面

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仍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尤其是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参差不齐,阻碍着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特别是农村小学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是实施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计划的重要前提。自从有效地实施了我国计划生育的政策,从2002年到现在,农村在校生人数明显减少。学校学生的人数递减,出现了以下问题:

1、教学经费不足

大部分农村小学的资金投入量不够,教室简陋,缺乏相应的教学设备。学校能够使用的费用不够,很多对学生发展有利的教学活动就无法展开,所谓的素质教育就更是纸上谈兵。对于这种情况,学校和老师也只能发出“力不从心”的感叹。由此,学校资金问题就成了最为棘手的问题。

2、专业师资缺乏

在农村,师资力量相对比较薄弱,由于城区学校对教师的“甄别”(年轻化、专业化),以及农村学校工资很低还常出现拖欠工资的情况,导致了农村学校年龄比例严重失调;教师队伍后继乏人的显现相当严重。然而,农村学校与外面社会的隔绝,使得农村教育停留在起跑线几乎为零的地位上。出现了一个毫无创新意识,陷入只在乎成绩,以“分数一统天下”的教育恶性循环中。

3、基础设施老化单一

小学优秀论文范文3000字 第6篇

课堂是学习知识、开拓视野、发展能力的主阵地,在这里孩子们自由快乐地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的吸收各种新知识;老师则是天空中那颗明亮的启明星,给予孩子们方向指导,教会他们如何飞得更高更快,面对各种风雨的挑战将会变得游刃有余;那么课堂教学,必须面向广大的学生群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们传递最充实的知识体系。教育是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因此要对学生们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学方式,顺应新时代的变化,转化教学观念,逐步转化课堂中的角色,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同时也要结合实际,因材施教,用一颗“爱”心去教学。作为二十一世纪初期的青年教师,要大胆的创新教学方式,改变教学观念,发挥学生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独立掌握学习技巧,培养其学会不断的探索和创新精神。以下是我对小学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转变教学观念,转变师生间的主次关系

1、老师树立培养学生创新和能力的意识。在唯物辨证法中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作用,意识能动作用发挥是直接影响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成功与否。在传统的思维意识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也是传道授业的主体。在课堂上,纯粹的以“教学传授知识”为第一目的,在这种教而学的模式中,老师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也间接的抹杀了学生们创新意识的萌芽,学生们成为学习中的被动者,成为老师台下的一群观众,即形成了这种以教师为主的惯性教学思维。在这种情况下,创新意识的抹杀,形成了恶性循环,可能成为某些学生终生学习处世的一种惟上是从的思维意识。如果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需要逐步转变教学观念,从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中解放出来,向多元化方向转变,形成以教师为课堂的辅导者、引导者,学生们成为课堂的主体者,即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知识和创新意识并重”的新时代教学观念,树立起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掘和鼓励学生不断的创新动力,以新的意识形态,改变客观物质世界的固有模式,达到最终创新的目的。同时这种创新在量的不断积累创新中,达到质变,以最终的成功实践为其证明。

2、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把握课前课后的统一关系。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设计好教学任务,分划好知识体系的结构,然后通过课堂的不断串联,将知识串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这里,教师纯粹的主导将知识“硬生生” 的塞进了学生们的大脑中,学生们在这种呆滞的学习过程中,那种活跃的思维,创新的意识慢慢被消磨,教师在初期教学有着良好的教学成绩,但忽视了学生们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创新意识不断的被弱化,逐渐的丧失这种活跃的意识,因此学生丧失了创新的机会。

二、学校、课堂、家庭三点一线,创造有序和谐的学习氛围

学校、课堂、家庭是影响学生成长的最关键点。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人的教育过程比喻为雕刻的大理石,他认为教师灵活教学,家庭辅助配合监督,孩子自主参与学习,集体的良好氛围影响教学这四者的整合将会教育出一个叫优秀的学生。

1、学校为一切教育提供物质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各种新式教学资源不断的被发明创造和应用在教育中,小到课桌椅大到用多媒体上课的班班通。这种教育资源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机构的大力投资、支持分不开。在教育资源中,安装的计算机,让学生学习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及思维想象,但是这些都是城市或者乡镇小学才有的待遇,对于偏远的乡下或者山村,那里即使有部分电脑,但总会缺乏一些专业计算机授课老师,或是因某一些原因并未将计算机课程落到实处,因此那种资源无形中被荒废,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利用;为了缓解这种状况,学校有义务聘请计算机教师,把计算机课程落实到实处,让学生们在物质基础上与城市里面的学生保持在同一起跑线,消除部分城乡差距,让贫困地区的学生也获得同等的教育资源,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物质基础得到充分的满足时,相信学生们在受教育的质量上也会得到不断的提高。贫困地区的小学如何才能留住青年骨干教师也是一个值得令人反思的问题,因此学校和社会应该共同关注这类群体,给予他们相关的福利和提供一定的物质保障,这样才能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为学生提供强效雄厚的师资力量,有利于学生的“德智美体”得到全面发展,为祖国的未来提供多样化的人才。

2、课堂环境决定该科目的教学成果。孟母三迁,为的是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那么在课堂上,教师也有责任和义务为全体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氛围,要不断的反思教学方法。每个班总有一些“问题学生”,针对他们应采取相应的办法,为其他的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任课老师要本着一颗责任心去教育每一位学生,相信这种责任心也会感化那些“问题学生”,对今后的教学工作起到相应的帮助。一位严厉的教师很在意课堂纪律,因此课堂上不断的申明课堂纪律,这样多少有点耽误上课时间,但每一次提醒总会给某些学生带来惊醒的作用。就像安庆市教育局局长说的一样,不能一味的打骂学生,教师要用耐心、爱心、责任心去感化学生,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良知限制自己的言行。我想这对长期的教育有着一定的帮助。课堂的纪律性,严肃性伴随着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从小培养其纪律性和严肃性,坚信有益于其一生。教师的严厉必将引起学生的紧张与配合,那对该科目的教育有着一定的帮助,相信学生们最后也会取得一定的教育成果。

三、理论指导实践工作的一些实例

1、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技术的应用,上课不再是那么的单调无色。通过利用多媒体设施,开展多媒体讲课,相信这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用图片、文字、音乐等方式呈现在学生们的面前,相信他们最直观的接受这些,不再是黑白的衬托显得那么的乏味,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让多媒体教学慢慢成为教学的主流,让学生的好奇心成为支配其认真学习的动力,让课堂便得丰富多彩。数学上,在学习物体形状时,可以把学生们带到操场上,去找那些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让他们最直观的了解图形,把室内室外课堂相联系,让学生们感受到学习无处不在和学习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2、应试教育的考核需要成绩作为依据,成绩往往是最直接的天气晴雨表。老师可以通过类似奖励的方式,给予进步的学生一定的物质奖励,如本子,卡通片玩具等,从他们的世界中进行奖励,让他们的竞争意识得到肯定,对于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如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的,作业有错题集等,给予他们更多的奖励,让学生们得到全面的发展,让学生们的付出得到老师们的肯定。针对一些学科,在班级放一个“问题信箱”,只要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就应该写出来投到信箱里,然后老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帮助,这样有利于发现各类的问题,也有效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到学期末,根据来信的数量和质量来评选“最勇敢的学生”并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激发更多人参与其中。

小学教育在于不断的创新与发展,而发展的前提是更多的认知,只有学校、老师、家长的提前认知,才能更好的落实这一系列的发展。教育不再是单纯的依靠学校和老师,更多的离不开家庭的有效配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践来证明理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避免盲目的套用造成难以预料的倒退。因此在新时期小学教育的发展中,教师的大胆创新也要结合相应的实际,用一颗有责任心去实施初等教育,使其不断的理论化、科学化和人性化。

小学优秀论文范文3000字 第7篇

摘 要:现今我国的教育发展水平仍参差不齐,尤其是农村小学的教育中仍存在许多的问题,如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不稳定;国家对贫困生救助力度虽在逐年加大,但仍然不够;由于农村经济条件落后,“留守儿童”和部分学生辍学等,这些都不利于农村小学教育发展,本文着重于论述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小学教育中资师力量薄弱,教师队伍不稳定的原因及其解决措施。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问题

一、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小学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不稳定

1.义务教育阶段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不稳定的原因

1986年4月我国颁布了《_义务教育法》。这是我国首次把免费的义务的教育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也就是说适龄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9年的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法的制定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虽只有18条,但“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从此成为法定义务。

第一,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硬件设施上,城乡学校的差距已进一步缩小。但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偏低,优秀人才不愿从教,城乡学校教师待遇差距仍然较大。特别是在一些贫困的农村地区,农村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地理环境、交通通讯等多种因素,一直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难点。

第二,现今农村的小学教学条件差、教师待遇低、师资严重流失教师队伍极其不稳定。还有的优秀教师不愿意待在农村,千方百计寻找关系转到城市里教学,因为那里有他们所期望的待遇和他们期待的生活。有的教师则是辞职外出打工或者进一步深造,因为这里的环境部好,压力还很大。农村学校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优秀教师就这样远走高飞了,怎能不令人感到凄凉。

第三,从2007年起,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实施“两免一补”政策,“两免一补”是指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学杂费,免费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学生提供教科书费,对农村初中家庭困难寄宿学生给予生活补助。农村小学校除可代收课本费、作业本费和寄宿学生住宿费外,严禁再向学生其他任何费用。学校不能向学生收取学杂费,导致导致学校自由支配的经费减少,教师的代课费和奖金等经费没有了来源,学校失去了调节教师收入的能力,一定程度上难以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2.如何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不稳定

为了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不稳定,我们就需要把优秀的人才留在教育行业。就只有把教育行业打造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行业,才能吸收更多的优秀人才。所以我们必须从精神上给予教师慰藉,给教师很多的荣誉光环。但是如果没有相应的物质报酬和社会地位是很难留住优秀教师,更难吸引优秀人才,更不能把教师留住贫困的农村地区。

从2009年起义务教育学校实施与教师工作相适应的绩效工资制度来提高教师的待遇特别是贫困农村地区的教师待遇。第一,因为长期以来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教师工资偏低,如果实施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可以整体提高教师的收入。第二,绩效工资体现了多劳多得的原则,现在小学的骨干教师主要是青年教师,他们付出多、收入少。然而有的老教师工作少,但是拿的工资却很高,因此实行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第三,实施教师绩效工资制度以后,教师的表现和工资相连,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同时,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对教师的绩效考核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正在平稳推进。

提倡教师管理人性化,首先要让农村的教师有安全感和成就感,让他们感受到付出了就会有回报,即使只是精神上的`回报也能让他们感到满足。其次,应该让他们受到尊重,如果作为一名教师,最后连自己的尊严都没有了,得不到别人的尊重那作为一名教师还有什么意义呢?最后要使教师的价值得到体现,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我们一直把教师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师德如何不仅直接影响着教育教育质量,也影响了年轻一代的道德素质。

要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一方面,必须保障教师的工资待遇,尤其是长期在农村执教的优秀教师,鼓励他们从事教育事业,以确保他们会因待遇问题而跳槽。要通过待遇的提高来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和优秀人才来农村任教,以更好地发展农村教育。另一方面,要保证教师教学所需资源,还有增强教师的主体意识,用温情的方式去感动教师,激励他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积极的心态去工作。

完善教师的聘用制度,保证期专业对口。如若专业不对口,对孩子的教育就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这样的教育往往是没有效果。对孩子的教育没有效果则会使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失去信心,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的积极性。

解决农村教师的生活问题,尤其是在偏远的农村地区教师的生活问题。偏远农村地区的学校教师往往是需要住校的,一周才能回家一次。所以要尽可能的为这些远离家庭和亲人的教师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首先,应该确保他们有一个安全的住宿环境,让他们能够安心地工作;其次要改善他们的就餐环境和生活环境,让他们有一个健康的神体能够认真地工作。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对人的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把一个13亿的人口大国转变成为一个人力资源强国,就必须要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_总理曾高度赞扬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奉献精神,他指出“长期以来我国广大教师,特别是广大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的教师,在艰苦清贫的条件下,恪尽职守,默默耕耘,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充分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当年倡导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这种平凡而伟大的精神,永远值得我学习和发扬。”

二、“留守儿童”和部分学生辍学

1.“留守儿童”和部分学生厌学的原因

由于农村的经济条件落后,家长需要养家糊口,于是许多的家长便外出务工,常年在外,留下年幼的小孩和年迈的老人在家里。小孩就只能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虽说生活上有人照应,但是行为上却没有人管教,家庭教育缺失,学习上没有人为其辅导。都说隔代特别亲,在家里爷爷奶奶根本舍不得责备孩子,而有的爷爷奶奶则是不敢责备小孩,因为他们担心自己的孩子务工回来后对自己有意见、有想法。诸多原因造成了现在许多小孩特别的娇惯,脾气还特别大。

父母不在孩子身边,只能用金钱来补偿孩子。使得留守孩子拥有零花钱的数量增加,使用自由度提高,孩子极易养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以至于部分留守儿童厌学,缺乏进取心和刻苦钻研精神;同样许多农村小孩到了学校就什么都不听,只知道玩,不求上进,在教室里就只会瞪着眼睛看着老师,却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因为他们完全不懂。因此便造成这些孩子绩普遍较差,而他们自己也会越来越厌学。最后看着村里许多人都外出打工挣钱回来了,随着自己也就辍学随着大众被淹没在人海中。

监护人对孩子缺乏有效的约束管教,只要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不关注。孩子们基本没有家庭辅导,导致了他们知识面狭窄,获取知识的途径单一。在这种情况下,导致这一群体普遍产生了日常生活质量下降,家务负担加重,学业隐忧增多,性格孤僻、自闭、自卑者多等诸多问题。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很不利,同时也是造成孩子辍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2.我们又该如何减少“留守儿童”和部分学生的辍学率呢?

首先我们应该想方设法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也让他们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的自信,逐渐地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学习才能让自己走出去。这将对农村小学的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还应该通过各种途径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与家长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让在外打工的家长了解学校的情况,了解教师的工作,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同时也使学校、老师、学生了解家长的想法和要求,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更多的支持和对学生学习、生活更多的帮助和关心。

农村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点,而农村的小学教育更是重中之重。重视农村小学教育,改善农村小学教育现状,是农村义务教育能否顺利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加强农村小学教育的投入力度,才能逐步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

最后,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及对农村教育的付出与支持。我深信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一定能让农村小学教育变得丰富多彩;让尽可能多的孩子进入学校学习,真正的做到让他们能够走出去。

小学优秀论文范文3000字 第8篇

摘要:目前我国城镇小学教师资源相对丰富,教师编制比较齐全,班级建制比较齐全,班级规模大,课程还是以学科教学为主。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小班化教学将成为发展的趋势,小学包班制将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师

“卓越教师”是教育部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有关要求设立的,与卓越工程师、卓越医师、卓越律师并列的四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计划项目之一。自2011年在部分本科院校试点以来,在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的改革方面取得了不斐的成绩。2014年9月18日,教育部再次颁布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并提出培养“卓越小学教师”的要求:“针对小学教育的实际需求,重点探索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培养一批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知识广博、能力全面,能够胜任小学多学科教育教学需要的卓越小学教师。”培养卓越教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振兴民族的重大工程之一。教师强则学生强,学生强则社会强。高校“卓越教师”的培养,是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源头。小学教育具有基础性、综合性、普及性的特点,这就要求小学教师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为学生的发展奠定精神的底子,打好生活的基础,打好终身学习的基础。小学教师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是为人求知的引领者,是智力、心力的启蒙者,是情感、世界观的熏陶者,因此小学教师更应该有广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育教学技能。

一小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全科型教师

(一)小学生的求知欲强烈

小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感,他们心中有十万个为什么,他们求知欲强烈。这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引导不当则可能泯灭孩子的求知欲,或者抑制学生的发展。他们的问题五花八门包罗万象,他们看待世界的眼光天真而又富有幻想,我们不能用成人眼光和思维浇灭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需要教师具备“百科全书式”的知识,要用童心和儿童的思维,用艺术的教育引导他们。

(二)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和不确定性

也就是说每个孩子的智力体力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孩子发展得快,有的孩子发展得慢。每一个孩子身心发展也是不平衡的,有的此方面有特长,有的在彼方面有兴趣。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每个孩子都有他天才的一面,当然也有他不足的一面,有的具有语言方面的天赋,有的在数理逻辑方面有天赋,有的在空间方面有特长,有的在运动平衡方面有特长,有的对音乐旋律特敏感。这就需要教师全面地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并给予足够的耐心和信心,相信每个孩子的发展潜力,静待花开。如果一个老师只教一门学科,上完课就离开教室,而不能长时间地观察学生、陪伴学生,就不可能很好地了解学生、引导学生。

(三)小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是模仿学习法

老师是儿童最信任最崇拜的对象之一,是孩子们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教育,教师能唱会跳,教师的动情朗诵,教师的一笔好字,教师的看书习惯,都会成为孩子的模仿对象。总之,教师的十八般武艺,教师的“无所不知”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维持学习的动力。我们的教育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奠定做人的基础,奠定求知的基础,奠定精神的`基础,奠定生活的基础。教师“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和专业的教育能力,在儿童的发展中起到非常关键的启蒙和引导作用。这就需要小学教师要具备人文、文学、科学、艺术等全面的基础知识,需要与社会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需要具备坚定的教育信念和优秀的师德与规范。因此小学教师需要有综合的基础知识,需要有专门的教育知识和能力。

二小学教师的专业特点和岗位职责需要全科型教师

小学教师作为儿童的启蒙老师,不仅启蒙孩子的智慧,更重要的是成为孩子们的人生导师,教书更要育人。以学科知识的教育为本,就有可能导致知识教育为中心,而忽略了孩子的道德、情操、交往能力的引导和教育。有人说教师能够爱学生就是最美的师德,陪伴学生就是最好的教育技巧,守望学生就是最应遵守的教育规律。小学生们需要了解他们、陪伴他们成长的良师益友。全科教师,能够守着他们,发现他们的优点和特长,了解他们的性格和禀赋,便于因材施教。

(一)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对全科教师的导向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教师熟悉至少两门学科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方法,除此之外,还要了解学科整合在小学教育中的价值,了解与小学生学习内容相关的各种课程资源,学会设计综合性主题活动,创造跨学科的学习机会。职前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模块的设计上,其中学科知识的模块除了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设计、学科教学设计等,还包括小学跨学科教育、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等。这些标准导向要求小学教师需要具有综合知识和综合技能。从我国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趋势来看,也是如此,对考生的学科背景知识没有要求,只要具备大专以上的学历就有资格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考试内容涉及到人文知识、科学知识、艺术知识、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等综合性知识与能力。科目一“综合素质”的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心理、文化、历史、地理、科学、社会、音乐、美术、文学、信息技术等综合知识。科目二“教师教育知识与能力”除了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外,还包括各门学科的知识、课程标准和教学设计的能力。

(二)优秀的小学教师具备综合型的教师素质

一线的优秀小学教师,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还是其他学科的特级教师优秀教师,他们身上具备的共有的素质那就是爱教育爱学生爱钻研,除此之外,那就是深厚的教育基本功。比如流畅的语言表达、优美的板书和简笔画。除此,还有音乐舞蹈的功底、图画及美术欣赏的功底,人文、科学、艺术素养和功底,对小学生心里的把握和调控能力等。特级教师于永正以优美的书法、信手拈来的简笔画技巧、演奏二胡的魅力、娴熟的歌唱技巧,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欢。他能够把逻辑思维、音乐、绘画等艺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使语文课上得有理有趣。优秀教师的十八般武艺,也启发我们,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具备多样的能力,在教学和教学组织方面都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三小学教育的课程特点需要全科型教师

(一)小学生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需要教师具有综合性的知识

目前小学课程依然是按照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课程安排。但是从整体思路上看,课程内容体现综合性趋向,如品德与生活(社会)、科学课程、实践课程等本身就是综合性课程,而学科课程的学习内容都呈现综合化的趋势,学科之间的关联越来越密切。美国贾斯珀的教学研究项目,培养孩子的数学能力和数学思维是从冒险故事开始。华德福学校所倡导的全人教育是以艺术为手段的教育,用音乐、旋律、节奏和雕刻、绘画等的形式进行语言教育、生命教育和科学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明确提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二)从教学组织来看,小学生的课堂更需要多样灵活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在游戏中愉快地学习

多样课堂教学组织方式,需要教师具有音乐、美术、体育等多方面的才能。在课堂学习中,可以用艺术的方式如音乐、图画、故事等模拟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也可以让学生用歌咏的方式学习,也可以通过动作、表演、歌咏、韵律、节奏,或在旋律中学习。组织课堂的能力需要教师具备语言、艺术、体育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从课程内容来看,每门学科学习内容都不是单一的学科知识的组成语文课程的新理念之一就是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资源从来源上看,包括校内、校外、社会,包括博物馆、民俗馆、大自然,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学习内容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科学、地理、历史、文化等综合性的内容,数学的综合性学习内容同样也是综合各科知识和多种能力。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课程的综合性自不必说。各国都把小学生的读写算知识作为基础知识,而读写算的知识和能力是相互促进相互融通的。苏霍姆林斯基开发学生的算术能力,是用阅读的方法,阅读写作离不开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而生活本身就是综合的,包括历史、地理、文化、艺术、社会、科学等。

四我国及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呼唤全科型的教师

(一)从发达国家的小学教育来看,全科教师是普遍现象

发达国家招聘小学教师不以学科专业为限制。目前我国教师资格证制度也是如此,只要有大学大专的学历就可以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

(二)目前农村小学还存在布局不均衡规模大小不一的问题

有的村小班级规模只有几人、十几人,年级不全,教师不全。有的村小还存在复式班上课的情况。农村小学教师大都兼教几门课。而村小的存在对于普及义务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村小的老师具有包班上课的能力,需要有兼教所有学科课程的能力。加之农村小学生留守儿童居多,也是中国“特色”之一,这些留守儿童更需要老师的关爱和陪伴。全科教师有条件、有时间陪着他们,关注他们的成长。

(三)小班化教学将成为发展的趋势

目前我国城镇小学教师资源相对丰富,教师编制比较齐全,班级建制比较齐全,班级规模大,课程还是以学科教学为主。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小班化教学将成为发展的趋势,小学包班制将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国内有些地区实行包班制教学的学校已经占,其中以上海杭州为最。”因此,从儿童的全面发展来看,小学教师需要全科的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求来看,小学教师需要综合性的课程知识和开发课程的能力;从小学课堂的教学组织形式来看,小学教师需要具备“十八般武艺”,多才多能;从教育发展趋势来看,小学全科教师将为小学教育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小学优秀论文范文3000字 第9篇

1.培养学生音乐趣味教学的理念

音乐趣味教学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内容之一,是音乐基本教学知识与学生兴趣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我们小学音乐教学理念就是在哪里教,怎样教的问题,以独特的音乐趣味教学设计来解决这些问题,总的来说,我们开展的音乐趣味性教学,是我们在我们所讲授的音乐知识上进行的升华,主要是调动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让小学生在积极快乐、心情愉悦的情况下去上好小学音乐课程。 小学音乐教师在通过课堂的合理设计来实现音乐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从小就培养一种良好的音乐爱好,让他们在音乐鉴赏的大环境中逐渐的长大。 提高他们的艺术的美、表现力、创造力,要在趣味性教学中不断地丰富小学生的情感。

2.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教学中来

在我们实施的音乐趣味性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要教师主动地带领学生积极的去参与审美过程,主要是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主要是要针对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主要采用直观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方法有利于小学生的理解。 教师也可以设计趣味性教学教案时候,在一些教案中融入写直观的审美元素。 小学音乐的教学趣味性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搭建起一个平台,与家长要及时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

3.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兴趣音乐课堂上的发音训练、节奏练习、乐理知识等,对小学生来说,都是枯燥无味、难以理解的。 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那么,就需要抓住小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采用生动活泼、有趣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积极进行思考,充分发挥潜力,从而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 比如学习《小小粉刷匠》时,如在学习《小小粉刷匠》。 在这堂课前,教师可以事先在教室外墙壁上都贴上了白颜色的纸,还准备了许多小刷子和报纸。 在歌曲新授后,《粉刷匠》这首歌曲的背景音乐渐渐响起,教师带领同学们用报纸折成帽子,带上小刷子来到教室外面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粉刷游戏。 此时,同学们都充分施展他们的装扮才艺,俨然一个个小小粉刷匠正在认真的工作着。 试想,如此生动的情境还不足以吸引学生吗? 还怕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吗? 学生们在这次活动中既体会到了劳动的辛苦,又收获到了劳动的喜悦。

4.学生自身表演中“品趣”

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对于课堂上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及时表扬,对大多数不愿意表现的学生,教师要带头给她们带来积极性,让他们听听来时和同学生们怎么唱的,让不愿意表现的学生慢慢来表现自我,也开始主动地唱歌和跳舞。 所以,教师通过趣味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学生在表演中感受到快乐。 学生可以在一个音乐作品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而启发他们的快乐和智慧。 例如在歌曲《小红帽》学习与演练之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组,让每一组学生都能够进行相应锻炼,可以分别扮演如“小红帽”、“大灰狼”、“外婆”等多重角色。 在学生进行相互表演的时候,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评价和指导,并由此产生更高层次的兴趣。我们研究了趣味性教学的内容,这只是一个刚刚开始,在以后还有很长一段路程需要我们来研究,我们要针对趣味性教学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创新。 同时也希望得到学校领导、社会上、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研究,可以,因此振兴国民音乐教育就需要众多忠于教育事业的教师,为我国教育事业贡献出来一己之力。

小学优秀论文范文3000字 第10篇

【摘要】我国体育教育贯穿于大、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不同的教学阶段体育教育的重点、目的、模式和其他很多方面都依然存在较大的区别,而且还有很多方面不到位,虽然我国相应的标准已经颁布,但是实施还有很多没有具体到各个阶段的教学中。

【关键词】小学体育;中学体育;大学体育;体育教学

一、大、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目的的对比研究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张宏成教授,对中、小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曾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得出:目前教师对体育新课标认识不够,首先教师对自己的角色认识不够,其次教师对我国新课标改革的目的了解不够,在新课标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感觉到教学难度加大的情况,但是从新课标本身讲,新课标总体是促进学校教学的。

总结其原因就是我们体育教师对我国体育课标改革的目的不清楚,要想深入了解新课标的精神,真正了解不同阶段体育教学的目的和要求,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五个学习领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并且要了解不同的学习阶段的主要教学目的和要求是以哪个方向为主体,小学体育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学校体育,给他们以正确的体育学习思想和方向意义重大。我们小学体育的教学要充分认识小学生这个特殊的年龄段,要充分从他们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特点进行分析。

1.小学生的生理方面,它们的身体处于生长发育的旺季,身体柔韧素质比较好,相反他们的力量、耐力和爆发力等都处于初期发育段,所以我们的小学体育教育的重点,要放在它们良好的身体形态和良好的体育活动、参与习惯上。

2.小学生的心理方面,体育教育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尽快适应从家庭迈向学校的第一步。现在的小学生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他们在家的地位,造成了他们在心理上优势感。由于很多体育项目其本身的特点就是强调的合作精神,所以通过体育课积极地培养他们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和自立、自强的精神,为他们将来跨入社会成为真正的人才做好第一步的铺垫。

中学体育教育是小学体育教育的继续和延伸,从生理角度来说,中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顶峰,也是接受新事物最强的阶段,在中学阶段,学生最容易掌握新鲜事物,掌握体育动作和健身方法的能力也处于高峰,正确积极地传授健身方式和方法,能对学生将来的终身体育和我国的全民健身工程做出积极的贡献,正确的培养学生的体育观对中学体育课的正常开展意义重大。

大学体育教育是学生接受正规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的重点阶段,也是实现我国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终身体育”的重要阶段。从生理角度讲,大学生身体发育基本结束,身体形态基本定型,身体素质处于最佳状态。从心理方面讲,大学生心理趋近成熟,接触新鲜事物越来越复杂,处于人生的转折点,通过体育课正确的引导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为实现大学生由学生时代向社会迈步的重大转折打好基础。

二、大、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模式的对比研究

根据我国不同阶段体育教育的目的,我们要在不同的体育教育阶段采取不同的体育教学模式,新的课程标准强调了,小学体育要把自由还给学生,由“传授”转向“发展”,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强调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小学体育教育是学生初步接触正规体育教育的阶段小学生,接受新事物和自控的能力比较差,加上小学生本身掌握得健身方法和知识的有限性,可以说放任自由的体育课会让我们的学生无所适从,所以小学体育教育必须要以教师的积极组织作为前提。同时要注重,在以教师组织为主的前提下,学生的自主创新模式,我们可以称这个阶段为“保姆式”教学,我们要手把手的给他们介绍和传授体育知识,同时要充分的发挥他们积极的创造性。所以小学体育教育要完全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设置上课内容还存在分歧,还存在着实施上的困难。

中学体育则是处在小学体育教育结束后的一个阶段,在此阶段中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当的健身活动方式和方法,并且中学生的.自制能力等都已经得到了提高,所以中学体育课的“放”与“收”应该是相对好调整,加上中学生的身体特点是接触和学习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所以我们在中学采取的教学模式要义“传授式”为主。大学生体育课的开展相对于中小学更具有开放性,大学体育面对的是具有相当自主能力的大学生,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体育观。在学生的体育课堂上我们要主张,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在教学上要采取“朋友式”的互动教学,积极引导学生“终身体育观”,同时注意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创新,发掘学生的运动潜能,提高学生全面的素质,向社会输送全面发展的人才做好最好一步准备。

三、大、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内容的对比研究

小学生由于自身身体和生理方面的特点决定了,要注重他们的身体柔韧性和身体形态的发展,为了使我们的教学内容对应我们的教学目的的要求,我们要安排柔韧性、娱乐性的体育舞蹈、健美操、韵律操等为主,同时要注意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课上的积极作用。小学生是伴随着体育游戏长大的。游戏活动不仅能启发学生积极地思维,而且它通常是以集体活动的形式进行,这种人际交流的开放性构成了对竞争、协同合作和团队精神培养的独特功能。

中学生由于他们接受能力比较强,我们要积极的、及时地向他们传授体育技术和技能,为将来的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同时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为保证健康的身体打好基础,也为他们的学习做好准备工作。

大学生相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具有更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参加体育活动,这对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做了铺垫,同时大学内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课外活动,都为大学生体育观念的培养创造了机会。所以在大学体育课中我们要积极的引导学生自主的参与体育活动,培养积极的体育参与观,大学体育课堂是师生交流的场所。大学生即将走出校园,迈向社会,大学教师是大学生人生转折点的导师。体育是我们现在在社会当中加强交流的中介,让学生掌握一到两项体育活动,能为学生在刚迈入社会的阶段更快的适应他。大学的体育教育思想更能在学生踏入社会后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大、中、小学体育教育衔接的研究

随着我国体育终身化和体育大众化的不断深化,大、中、小学的体育教育从内容、形式到考核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但是对处于不同阶段的教育来说改变还是存在较大的区别,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是学生身体和心理不断成熟的过程,也是不断变化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情况。体育作为贯穿全过程的一根红线,如何来适应这三个阶段的需求,并实现完美的衔接呢?小学是打基础阶段,中学是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成绩阶段,而大学是保持运动状态积极提高阶段,也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三个不同的阶段都有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体育世界观和终身体育观。做好各个阶段的良好衔接对实现我国全民健身工程和终身体育计划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宏成,魏磊.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2006,12(4).

[2]_教育部制定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湖北教育出版社.

[4]王蓓.大学体育对学生社会化和社会关系的影响[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6,(2).

[5]郭洪波,窦丽.国外现行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内容(标准)的比较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2).

小学优秀论文范文3000字 第11篇

一、教育惩罚概述

(一)教育惩罚的含义

教育惩罚是一种教育方法,是指对学生的某种思想、行为给予否定性的评价,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使之改正,并使之逐渐内化为受教育者的自觉约束力。教育惩罚的本质是一种“合理惩罚”,即教育者要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之上,结合不同学生的不同性格特征、心理承受能力以及犯错误的动机、危害程度等,按照相关的制度与规定,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操守,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处罚原则和严谨的处罚程序,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做出强制性的矫正。

(二)教育惩罚的对象

教师落实教育惩罚的对象是惩罚行为所指向的客体。因此,教育惩罚的对象不是学生本身,而是学生的违规行为。

二、教育惩罚对小学生的意义

(一)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意识

站在教育意义的角度上看,实施教育惩罚的目的是让学生对自己的错误或过失承担应有的责任。惩罚的过程应当充满尊重,应当以明晰道理为理念,不仅要使学生正确认识到自己所犯错误的性质以及错误造成的危害,给学生指出改正错误的方向,还要对学生积极承担责任、改正错误的心态给予肯定和鼓励。如一些教师在对缺乏责任心的小学生实施奇教育时,在将其行为所造成的不良后果进行阐述之后,采取让其保管班级钥匙并要求其提前到校为同学们开门的惩罚措施,获得了很好的教育成效。因此,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科学、合理的教育惩罚是帮助小学生增强其责任心的重要手段。

(二)培养小学生的集体意识

班级管理与学校教育一样,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具有很强的组织纪律性,以对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直接目标活动,促进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集体主义是我们国家学校教育的核心。学生是否具备集体主义观念及精神,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成败。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必须要注重教育学生培养其集体意识,促使学生养成集体认同态度。

在班级管理教育惩罚的过程中,需要以集体纪律作为保障,当个别学生发生违纪行为时,不仅会给学生自己造成不良影响,还会对集体目标的实现产生不良影响。教师在此时选择实施惩罚不仅能够维护集体纪律的权威性,还能使实现集体目标得到保证;同时,小学生也会产生与集体共荣辱的思想,其集体意识也会逐渐变强,能够在集体活动的参与上变得更加主动、更加积极。

(三)培养小学生的民主意识

在素质教育被大力提倡的今天,把民主意识教育提上日程是十分有必要的。教育惩罚虽然是由教师来具体实施的,但实施过程中所依靠的并不是教师的权威,而是由大多数学生的意愿所决定的,取决于其对惩罚的认可度。

因此,教师在实施教育惩罚时应当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尤其是在制定班规班纪时,应当注重学生民主意识的充分发挥,有效调动起小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来,并组织开展学生民主讨论会,在会上形成和完善合理的教育惩罚,制定出与教育实际更加契合的班级管理规范,以培养小学生的民主意识。当出现了个别学生的违纪行为时,教师可以按照既定的班规,或者是征求班级中大多数学生的意见,实施合理的惩罚,这不仅可以使违纪学生更容易接受,而且还能在班级当中营造出平等、民主的氛围,获取更好的教育效果。

(四)增强小学生的耐挫力

科学、合理的惩戒制度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坚强的性格,能促进学生形成责任感,能够促进学生提高抵抗并战胜诱惑的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锻炼其意志和尊严感。在班级管理的实践当中,我们应当注重赏识教育,要乐于表扬学生、激励学生,帮助小学生建立起自信心,形成我必卓越的信念,谨记天生我材必有用,促使孩子们充满自信、积极上进地成长。

但是,也不能一味地赏识,批评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只是赏识,时间久了就会导致孩子们无法正确认识自己,使他们形成“自己永远是对的”的错误观点,进而导致他们的内心十分脆弱,一旦有不同意见出现,就无法适当、及时地使自己的心态和想法得到良好的调整。尤其是现在许多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备受全家人的宠爱、呵护,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养成任性、唯我独尊、自私、不管别人等等不良习惯和倾向,容不下一点别人的批评,更无法采纳别人的建议,缺乏责任感,一遇到问题就一味抵制,不接受规矩规范,无法承受挫折,耐挫力极端低下。

三、把握惩罚程度,合理实施教育惩罚

(一)保护小学生的自尊心

在当下的小学班级管理中,有很多教师都把学习、运动、劳动作为惩罚的手段,如当学生犯了错时,就用学习来对学生进行惩罚,罚他们抄生字、做作业、背课文;或者用体育运动来惩罚,罚学生到操场上跑三圈,或就地做若干俯卧撑等;或用劳动来惩罚,罚他们扫厕所、倒垃圾、拣废纸。这些惩罚措施其实都是不恰当的,甚至是错误的:学习本来是一种很好的享受,体育锻炼也能够起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劳动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件光荣而高尚的事情,但是当把其与惩罚相联系并强制学生执行时,产生负面影响就是不可避免的。做了错事或者违反了班级规定就要去学习、去进行体育锻炼、去参加劳动,时间持续久了孩子们就会把它们跟罪责感、耻辱感、厌恶感相联系,因此,在实施教育惩罚时必须要正确把握惩罚程度,注重保护小学生的自尊心,促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锻炼的自觉意识、和劳动热情。

(二)界定教育惩罚的.范围

从多年的班级管理经验来看,笔者认为需要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将对学生的表扬作为主要的手段去带动班级及学生的共同进步。因此,在惩罚的实施过程当中,必须要避免进行大面积的惩罚,因为对大多数学生实施共同惩罚不仅会打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导致课堂氛围死气沉沉,还会激发出学生对学习的消极对抗心理,引起学生甚至是家长的反对。中国有句俗语,即“法不责众”,当班级中没达到要求的同学的比例超过了50%时,作为教师首先要做的应当是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反思,要合理界定教育惩罚的范围,不能为了达到自己的要求就一味对学生进行惩罚。

(三)做好罚前教育和罚后疏导

惩罚会使学生产生痛苦的体验,而且还会把这种痛苦的体验牢记心头。虽然经历了惩罚之后学生会停止错误行为,但对其内心所造成的影响却是不可忽视的,程度也有所不同:有的会产生叛逆的想法,痛恨老师甚至是抵制老师;有的内心会受到很严重的打击,认为自己不再被老师喜欢,从而任由自己消极、堕落。因此,在对学生实施具体的惩罚措施前,必须要进行耐心的思想教育,使学生对自己所犯错误的原因得到充分的认识。惩罚之后还要对学生的行为、情绪进行细致的观察,以便及时疏导,防止学生产生严重的思想包袱。

(四)与其他教育方法结合

教育虽然有法,但是并没有定法,而惩罚也只是教育的方法之一,因此在使用时不能孤立,要与其他的教育方法、手段相结合,如说理、鼓励、感化、引导、奖励、沟通等,这样才能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学生是需要被老师、同学认同的,即便是经常犯错误的学生也不例外。同时,如果老师一味地对违纪学生进行批评,势必会给这些学生戴上“坏学生”的帽子,从而造成其他同学用异样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对他们的健康发展不利。因此,面对这类学生,教师在对他们的违纪行为或错误实施批评时,应当给予适时适地的表扬,帮助他们提高学习兴趣,促进进步。

四、小结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本文的分析层面还相当浅显,当然,对于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教育惩罚问题,我会进行持续的思考和研究,我将在今后的从教岁月里不停地加强学习,总结从教的实践经验,增强我对教育惩罚问题的思考与认识并不断深化,并致力于解决我在教育教学中所产生的关于教育惩罚的困惑,加强班级管理。

小学优秀论文范文3000字 第12篇

小学教育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启蒙教育,是一个人一生性格,能力,习惯养成的最重要阶段。事实上每个国家的教育模式都是十分相似的,但在具体的操作和实施方面却存在着不同。众所周知日本十分重视人的教育的,并且各个阶段的教育是有所不同的,本文通过对日本小学教育的特点、历史、现状进行细致分析,得出有利于中国小学教育的重要结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做出有利于中国小学教育的结论与措施,为中国小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贡献力量。我国正从注重系统教学向着注重问题解决教学方式转变,学习借鉴日本的小学教育对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将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

小学教育是人为公认的对于一个人最重要的阶段,它影响着一个人接下来的每一步成长与发展。良好习惯的养成也离不开教育的帮助。日本对于小学教育的发展是有一定的特色与历史的,日本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欲望放在首位,而将思考力放在第二位,技能、知识、理解被放在了后面几位。恰恰就是这些构成了日本新学力的标准,将系统学习与问题教学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但其偏重于问题教学。

一、日本小学教育的现状与中国的比较

在日本,学校没有重点、非重点之分,孩子们按区域就近上学。日本小学的运动服分长袖长裤和短袖短裤,能够一冬天坚持穿短袖短裤的孩子会得到表扬。在日本的校园门口,在孩子即将放学之际,竟然看不到一个家长的影子,直到孩子们一队队走出校园,也没见到一个家长来。这些孩子们的头脑里压根儿没有等家长来接的念头。而在中国,很多学校门口都立着“家长请止步”之类的警示牌,但是在放学的时间却会早早的人如潮涌,更有那二轮三轮四轮的车辆充塞道路。但是在日本的放学时间,孩子们走出校园后,三五成群,向着四面八方,结伴而行。这就是两国小学最基本的不同之处。

在日本,学校专门设有“学童拥护员”,他们的任务是在每天上下学时间,站在校外车流量大、交通比较复杂的路口引导学生们安全通过。除了“学童拥护员”外,保护孩子们交通安全的还有个民间组织“PTA”(家长教师联合会)。这个组织是自发的,纯属尽义务,不领报酬,其成员定期轮流担任安全员,在孩子上学放学的时间去交通要道护送孩子。大多数日本小学生学每天清晨6点半左右就要起床,出门后需要步行和住在附近的同学们会合,然后一起走路上学。虽然小学生们都很害羞,一路上互相几乎不说话,但是高年级的孩子见到低年级的孩子会默默的伸出手等着他握。只要是顺路的,随便遇到的两个孩子就会默契的把手牵在一起。

日本小学生都背着既结实又漂亮的书包。虽然价值不菲,但一般都带有6年的质量保证,也就是说到小学毕业时几乎没有损坏,也没有换书包的必要。书包的重量一般从800克到一千克左右,想给孩子减负的家长们就不免对书包的重量斤斤计较。日本现在基本上还是“宽松教育”,课本算不上厚,作业也算不上很多,但是日本人爱清洁和整齐的习惯也害人。孩子们的书包里除了课本、练习本、联系簿和文具以外,还有运动服、换洗衣服、室内鞋和毛巾等,有时候还要来回背从学校图书馆里借来的书。有绘画课的时候要带去整套绘画用具,游泳课时要带泳衣、大浴巾、水镜、游泳帽和沙滩鞋等等。每天拿这么多东西一个书包当然装不下了,手上通常还拎着一到两个包,这些东西加起来。重量一般都会在5、6公斤以上。日本的小学生每天背着这么重的东西走很长时间去上学,但是居然没有孩子抱怨。公立小学没有校车,原则上除了生病和受伤以外不允许家长用车接送。也就是说接送可以,但是要和孩子们一起步行。

二、日本小学教育的历史

与西欧一样,日本的初等教育也具有悠久的历史。起初寺院承担了贵族及武士子女的世俗教育。之后随着商业的发展,技艺学校向富裕商人子女教授读、写、算的教育机构。17世纪以后,“藩校”的成立,而入学前的孩子讲授读书、写字基础武士专用“技艺学校”及“藩校”的初等课程也随之兴起。从此,平民的“技艺学校”、武士的“藩校”和“技艺学校”在全国开始普及。明治维新成立的新政府,为了克服封建制度,努力构建了以欧美发达国家为模式的新的国家体制。作为其中一部分,新政府成立了除美国之外在西欧各国从未出现的非身份制性质的统一学校――小学。

三、日本小学教育的特点

近代日本的中小学教育大纲经过了五次修订,体现了教育改革的基本规律,说明教育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完善的,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这些都很好地向我们展示了日本小学教育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

战后初期的日本小学课程改革特点主要是, 政府制定的课程标准,对教师不再具有强制的约束力,而是鼓励教师以教学大纲为参考,根据儿童和社会的需要,增加创新环节;而教育目标要从培养效忠于皇国的臣民向培养民主社会的成员转变;国语、社会、算术、理科、音乐、图画、手工、家政、体育等自由研究九门课被设置在小学课程里。50年代初期的大纲修订的特点,这一时期日本开始落实道德教育。特别开设了道德教育课,进行了系统讲授;充实了基础学力。日本还重点提高了国语、算术、数学的学习实力;提高科学技术教育水平。并且理科内容得到精选,加强了常识的学习,将教学重点置于实验和观察上;改进和充实了日本地理和日本历史的教学内容;充实陶冶情操和健康安全的指导。

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前期的大纲修订的特点,教育课程由各门学科、道德、特别活动三方面组成,原来的特别教育活动和学校节庆活动合并为特别活动;小学、初中、高中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力图保持一贯性;各科目标不再是并列表示,而是说明各科总目标,再说明具体目标;以算术、数学科和理科为主,内容大都以科学的基本概念为中心,注重科学思考方式和科学方法的培养。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的大纲修订的特点,日本在这一时期将“培养人性丰富的学生”做为基本方针,强调儿童德、智、体、情的情感协调发展;而高中的教育实现大众化,将小学至高一的课程设置了统一的前后一致的课程,高二以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修课程;小学低年级实施合科教学,培养正确的态度和良好的.习惯;实现宽裕而充实的学校生活。削减各科的内容,开展其它教育活动。

四、日本小学教育对中国小学教育的启示

经过以上对日本小学教育的现状、历史及特点的分析,我们很容易的就可以看出它的种种特点。

1.近代日本教育改革是一个西化的过程

受二战的影响,日本为了消除_和极端国家主义的思想,教育改革基本都是在美国的启示下进行的,因此,具有美国化倾向。

2.教育的重心逐渐体现在学生身上

日本近代五次教学大纲的修订主要经历的是这样一个过程:美国式的经验主义课程、回到系统化教学、教育现代化、教育人性化。可以发现,日本的教育开始注重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主张学生个性的展现,注重培养思考力、判断力和表现力。

综上所述,日本的教学从最初注重系统教学、注重知识的获得向探究问题解决的教学方式转变,并有相互融合的趋向。通过对日本小学教育的分析不难看出,现在日本小学教育重视学习欲和学习态度、思考力、技能,最后才是知识、理解。我国也正从注重系统教学向注重问题解决教学的方式转变,学习借鉴日本的小学教育对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将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

小学优秀论文范文3000字 第13篇

【摘要】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教师的创新意识。所以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教学手段有独创性、新颖性,自然而然就会诱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关键词】学生 语文教学 创新 鼓励

中央领导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已经是信息化社会的需求,所以我们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培养和造就具有创造性个性品质的优秀人才。

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创新教育呢?笔者谈谈自己的思考与实践。

1.环境“活”,激发创新意识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闲暇出智慧。”心理学原理也告诉我们,在愉快、和谐的环境中,人的智力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其个性心理特征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由此可见,轻松、活跃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淋漓尽致地发挥创造力。由此,教师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宽松、活跃的课堂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认为,良好的课堂环境应该包括宽松的氛围和创新的情境,二者分别构建了课堂的“大环境”和“小气候”,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有效创新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

精心营造宽松氛围。

活泼、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是学生创新的重要前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所以,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教师,应该把自己当做普通一员,与学生和平相处,营造出一种宽松的、具有丰富反映的、给学生以心理安全的学习氛围。

经过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我认为要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首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主体教育”,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是培养学生创新的根本。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尊重他们的人格,信任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我真正把学生当做一个自主的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具有巨大潜能的人,和平对待。因此,学生们有发问的权利,有说“不”的权利,有不同于他人的权利,有保留不同观点的权利。并且我经常给学生创造“钻空子”的机会,时刻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最大限度地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创新活动。

其次教师要把“微笑教学”带进课堂。

一堂课教师柔和的语调、期待的目光、亲切地抚摸、关注地倾听、激励的语言好似一条条情感的纽带,使师生感情更加融洽,沟通更加顺畅;教师的信任、鼓励、欣赏、赞扬,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产生“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是“营造有利于创新教育的精神环境之关键”。事实确实如此,我在课堂上巧用“微笑艺术”,使孩子们在宽松的气氛中,敢想、敢说、敢做、敢创新。

巧妙创设创新情境。

求知欲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驱力,也是激发学生创新的基础。因此,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紧密结合语文教材本身丰富的`感染力,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内心强烈的兴趣和刨根问底的欲望。从而将“教”的愿望转化为“学”的内在需要。

2.技巧“活”,发展创新思维

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教师的创新意识。所以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教学手段有独创性、新颖性,自然而然就会诱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这也正是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成功的关键。

我认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教学机制,根据教学情况,教师适度的引导和巧妙的点拨,既能保证语文课堂顺利的进行,又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和创新性,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而不着痕迹地启发学生并由此展开文章的阅读活动,则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创新思维。

相机而动,巧引导。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研究教育教学理论,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设计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环节,还要在“善导”上下功夫。

小学优秀论文范文3000字 第14篇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对福州市小学武术课程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影响武术课程开设的原因,进一步提出发展小学武术教育的对策。结果表明:福州市小学武术课的开课情况不容乐观,其影响因素主要是教学大纲的制定与执行情况、师资力量、场地器械、校领导的重视程度等。简化武术套路、创新武术教学模式、校运会中适当增加武术项目是促进小学武术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武术对策

前言

奥运会作为向世界推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捷径,已成为各国优秀传统体育争相上镜的舞台。

2008年武术申奥的失败,引发了国内武术界对武术发展的深思,是东西方文化的难以融合,亦或是奥运瘦身计划对武术申奥的阻碍,当然这二者皆是造成此次申请失败的重要因素,但国内学者普遍赞同一个观点,即武术普及面过小。暂不论中华武术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面如何,仅国内而言,武术馆校的惨淡经营、武术课程的无人问津就应该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换个角度,如若武术最终无缘奥运,那么中华武术该何去何从?国际奥委会决定在2020年前确定25项奥运会固定项目,也就是武术必须在2020年以前申奥成功,当然这是条艰难而又障碍重重的道路。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理所当然应该也必须成为中华武术传承的战略要地。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福州市小学武术课程普及现状。

(二)研究方法

2.问卷调查法:

(1)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福州仓山区、鼓楼区、晋安区、台江区、马尾区各两所小学。

(2)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各小学的一个班级作为学生调查对象。

(3)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0位体育教师作为教师调查对象。

(4)自制福州市小学武术课程现状调查问卷,向学生发放闯卷580份,回收问卷569份,回收率为98%,其中有效问卷为553份。向教师发放问卷30份,回收3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27份。

3.数理统计法:运用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4.访谈法:为深入了解武术课程的普及情况和影响武术课开展的.因素,对部分小学体育组组长、体育教师和分管体育工作的校领导进行访谈。

二、结果与分析

(一)武术课开设情况

将武术作为体育课的内容是福州市学校武术开展的主要模式。调查显示,福州市仅有一半的小学开设了武术课程,这一数据距离武术普及的标准还相差甚远。从访谈中得知,大多学校仍然只是由于教材安排而不得不安排武术课程,教学内容基本一致,较少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调整或改变。

(二)影响课程开设的原因

影响武术课开设的原因众多,其中教学大纲的安排情况,武术教师师资情况以及领导的重视程度等构成了客观影响因素。

1.教学大纲的制定与执行相悖

福州市小学体育仍是以教学大纲为指导,除校本课程外,教学内容基本同意,但各校执行教学大纲的力度却不尽相同。早在80年代初,教育部就已明确地将武术列入体育课的主要内容,但部分学校并未完全服从大纲安排,而是以满足学校的体育需求、符合学校客观环境为前提来任意安排体育课教学内容。调查显示,仍有60%的学校未将武术列入学校体育工作计划之中。技击作为武术的本质,在武术教学中不可摒弃,但受传统观念及舆论的影响,学校及家长过分认为武术具有对抗性,容易使尚未建立正确人生观的学生具有暴力倾向;其次武术动作过于复杂,习练过程较为艰苦,这些原因都使学校体育教学计划经常将武术拒之门外。对武术了解的片面性,忽视武术文化建设对青少年儿童的重要作用是导致学校未将武术纳入教学大纲或没有根据教学大纲执行武术教学计划的重要原因。

2.师资力量有限

师资力量是学校武术课正常开展的保证,福州市小学武术师资力量十分有限。拥有一名专业武术教师的学校仅占30%,在体育工作中,担任武术教学的教师33%为本科学历,为专科学历。从访谈中可知,从小从事武术训练的教师几乎没有,工作后继续进行武术、跆拳道、散打等教学培训的教师也仅有40%。由此可见现阶段福州小学武术师资力量基本无法满足学校武术教学的需要。

3.校领导重视不够

校领导对学校体育工作直接负责,直接指导,因此校领导对武术课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学校武术工作的开展。从调查中得知,没有一所学校领导对武术非常重视,仅有30%的学校对武术较为重视。小学教育应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多元智能水平为目的,而非单方面地重视学生学业的发展。现阶段福州市小学生升入中学,基本以地区划片为依据,不是以考试成绩为标准进行划分。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学校领导应更新观念,真正做到以素质教育为中心,多角度地开展校内文体活动,将武术这一深受小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纳入学校文体活动的范围。

4.武术场地、器械缺乏

调查显示,具备武术上课专用场地的仅有一所学校,位于风雨跑道旁。其余学校武术课的上课场地多为田径场、篮球场和排球场。两所学校具备武术课的基本器材。对于这一现象的结束如果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经费不足,恐怕有点差强人意。因为调查中发现,大多学校都拥有标准田径场、多片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台等项目的场地器材。对于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应该是学校对西方经济体育的重视远高于民族传统体育。

(三)小学学校武术教学的发展对策

1.简化武术套路

武术难学难教是武术工作难以开展的原因。在校内普及武术课应淡化竞技性,强调健身性、娱乐性。武术套路路线多变,竞技动作难度较高。对小学生而言,单个动作的简易组合更容易接受,在武术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加强简易武术组合的继续教育对提高师资水平更为有效。创办兴趣班,可以让部分对武术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在课外的时间进一步了解和学习中华武术。

2.创新武术教学模式

严格的、一板一眼的传统武术教学显然不适合小学武术教学。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来看,他们的注意力极易分散,如果只是枯燥地反复或定式训练,教学效果只会事倍功半。将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如与成语、诗经等词句配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武术水平,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领悟能力。与音乐相配合的武术操也能增加小学生的武术兴趣。

3.校运会中适当增加武术项目

校运会作为各校每年一次的体育盛会,是评价班级体育发展的舞台。校运会项目的制定也影响着班级体育开展的方向。在校内普及武术的最佳途径,就是在校运会中适当增加武术项目,以引发班主任及体育教师的重视,调动学生参与武术学习的积极性。

三、结论

现阶段小学武术的开展现状不容乐观,仅有50%的学校有开设武术课程。同时影响小学武术课程开设的因素包括:教学大纲的制定与执行、师资力量、场地器械、校领导的重视程度等,并且小学武术课程的发展还要有一定的对策:简化武术套路、创新武术教学模式、校运会中适当增加武术项目等。通过各方面的改进和加强,来共同促进小学武术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昌沧.武术走进中小学难在哪里[J].体育文化导刊,200j(1).

[2]武建伟.我国中小学武术教学的普及现状及对策研究[J1]武术科学,2007,4(5):70-71.

[3]翟少红.试论中小学武术教学改革的出路――从课程教师、学生角度进行探讨[J].中国体育科技,2005(6).

[4]郝士儒.浅谈武术的普及和发展[J].保定师专学报,2001,14(4):44-46.

[5]杨安花.武术在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山东体育科技,2001(1).

[6]李君华.蒙华.对制约传统武术普及发展因素的调查与研究[J].武术科学,2005,2(2):11-14.

小学优秀论文范文3000字 第15篇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课程改革

在以往的教学中,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教学方法通常按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和讨论法来完成教学。笔者通过对大庆地区小学教师的听课结果进行总结,认为以往的课堂教学方法缺乏应用性和参考性,学生对于如何把美术形式应用在具体的课程讲解中存在诸多困难,应加强这方面的探讨和研究,故此笔者尝试采用练习法来改进教学。

一、运用练习法改进教学

在讲授完毕简笔画课程后,教师根据课堂所学内容,让学生在讲台上模拟课堂教学进行简笔画教学练习。运用一边写板书,一边绘图、一边讲解授课内容的方法,简称为“书绘结合法”。比如,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了“花”的简笔画绘制方法,在安排5分钟的手绘练习后,让学生们采用练习法来练习模拟课堂应用,并根据所学“花”的简笔画的绘制来讲解小学语文三年级《荷花》这篇课文。然后,根据学生们练习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教师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在练习中,可选三位学生在讲台上模拟讲解过程。笔者的观察总结为:学生A与学生B绘画形象性与美感较好,学生C绘画形象性和美感稍弱,学生A能够很好地运用“书绘结合法”来讲解,但讲解时绘图用时稍长,讲解节奏有待调整。学生B在讲解时,采用先绘图后讲解的方法,因此绘图用时较长,没有照顾到台下学生,也是不可取的;学生C在讲解时能够较好利用了“书绘结合法”,对书、绘、讲的节奏掌控很好,只要再提高绘制质量和美感就可以了。对学生整体练习情况进行讲评后,笔者为每一位学生提出改进方案,最后针对学生们的共性问题,笔者重新进行示范演示讲解过程提供参考。

二、运用任务驱动法改进教学

学生兴趣各有不同,应根据所学内容因人而异进行任务安排。任务驱动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按照自我的兴趣方向去自主选择练习课题。同时,对多个学科进行交叉练习的反馈情况,能对学生们相互学习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例如,课程学习了简笔画动物的画法,设定任务为以动物为形象的课堂教学模拟。课堂训练后,笔者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备讲,选3位学生上讲台模拟:学生A运用蜗牛的画法来讲解小学数学问题,运用“书绘结合法”边绘制边讲解蜗牛从井底向上爬3米下滑1米的问题。学生A的绘制能力较强、美感较好,但节奏把握较差,原因是对于这种问题的讲解,完全采用绘制方法不太妥当,用时较长,而选择结合教具的方法来讲解更为恰当。学生B讲解课文《小松鼠找花生》,绘制形象感和美感都较好,课堂节奏把握也恰当,由于很好掌握了“书绘结合法”,课程讲解得生动有趣,但在图和文字的排版上略有冲突。学生C尝试运用绘制动物形象讲解英语字母,造型选择也较为恰当,美感和节奏感都较好,讲解直观很生动,但对于动物形象的选择缺乏典型性和概括性。在学生讲解完毕后,根据学生在模拟过程中的不同问题,笔者分别提出改进意见,并对关键步骤重新进行讲解示范演示。

三、运用模拟训练改进教学

(一)模拟方法探究

模拟训练内容分为模拟“书绘结合法”、模拟教具制作、模拟教具应用、模拟多媒体演示制作这四个方面。“书绘结合法”是根据授课内容来安排的,这种方法主要研究根据课程应选用何种绘图方式、绘图的速度与绘图的步骤、如何“边写边绘”、绘图的安排和板书的关系、哪些课程内容适合此种方法等。模拟教具的制作,主要研究怎样根据授课内容来准备和制作教具,包括如何利用简易材料制作主体、如何增强教具的美感、如何把握教具的实用性、如何增加教具的可操作性等。模拟教具的应用,主要研究如何利用教具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具体研究教具应用的适时性、教具的展示和操作规范性,以及如何利用教具进行互动演示等。多媒体演示制作,具体研究为如何确定设计风格、如何增强制作的美感、如何增强操作性等。例如,小学教材科学课《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通过示范制作不同溶液溶解盐的多媒体课件来展示溶解盐的过程,最后结合真实的实验来了解一杯水溶解盐的过程。在演示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定位学科风格,如何合理地选择和使用图片。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不但增强了授课的趣味性,还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授课效率。通过模拟练习后,把学生分组,用任务驱动法分配给学生不同的任务,根据所给题目课下练习制作多媒体课件,在下节课进行展示反馈。最后,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改进训练内容

模拟教学内容即为训练内容,即“书绘结合法”模拟训练、教具制作模拟训练、教具应用模拟训练、多媒体演示模拟训练四大内容。训练方式从易到难,从训练单一内容训练直到多种模拟内容的综合应用训练。利用“书绘结合法”改进训练,目的是使学生在绘图与板书书写交叉应用的协调性方面得到加强。从绘制手段、不同绘制方法达到的不同绘制效果、绘制步骤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进行训练,根据教学的不同需要来进行具体的选择。对于板书的书写布局安排、绘图与板书文字的组织方法、文字书写与绘图的操作节奏与合理性安排进行针对性训练。利用模拟教具的制作方法改进训练,使学生能够独立制作操作性和说明性强的教具,让教具既具实用性又具趣味性。从制作教具的材料选择、加工方法、安装和固定方法、艺术效果的渲染、趣味性的表现方法等方面逐一进行指导训练,并加入了声、光、影、风等特殊效果。同时,对市场上已有的教具进行解析学习,让学生们提出改进设想。此外,可以安排学生对不同学科的应用需要和授课者需要,分析开发制作新型教具。利用多媒体演示制作法改进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多媒体的应用能力和教学能力。教师应利用PPT进行课件制作的风格设定方法、增强设计美感的方法、图片布局安排的合理性、图片与视频资料的整合利用方法、讲解与演示教学的操作规范进行分别训练。安排学生对于操作性展示视频课下自己录制短片并剪辑后回到课堂播放。在课程结束前每节课给出固定时间进行模拟训练的综合应用,即综合利用以上方法进行模拟课堂教学练习。

(三)改进训练评价

对于训练评价,增加了模拟训练得分占总分60%的评分模式。分别从绘制应用能力、教具制作质量、教具应用能力、多媒体课件制作应用能力等四方面来考察。对绘制能力应用能力进行评价,从绘制手段选择是否合理、绘制方法是否规范准确、绘制步骤的科学性、“书绘结合”操作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对教具制作质量进行评价,从教具材料选择是否合理、加工方法选择是否恰当、安装和固定方法是否科学、教具的可操作性与实用性、教具的制作美感表现、教具的趣味性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对教具的应用能力进行评价,主要对于教具的应用时机选择的恰当性、教具展示的合理性、教具操作能力与讲解结合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对多媒体课件制作应用能力进行评价,主要对PPT课件的风格定位、图片的布局安排的合理性、讲解与示范教学操作规范性进行评价。

四、实践评价

标签:      

法律求助咨询
本站覆盖全国各省市律师事务所咨询,如果您有法律上的疑问,需要解答;或者您有法律上的求助,欢迎联系我们,我们在收到您的信息之后,安排您指定的律师事务所或者当地最近的律师事务所和您联系,协助您处理法律上的问题!
*

姓名

*

手机号码

*

户籍地址

  *

您的疑问

立即提交 《隐私保障》

分享:

qq好友分享 QQ空间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方式
(c)2024 www.szjesu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 联系我们 | 浙ICP备2022036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