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新闻格式模板及范文(汇总4篇)(报纸新闻稿怎么写)
来源:阿白律师网 时间:2024-09-30
报纸新闻格式模板及范文 第1篇
关键词:区县报 版式 表达空间
在当代中国的报刊舞台上,角色暧昧、处境微妙的区县报是一支隐蔽的媒体力量,由于其直接与负责社区管理的居委会等基层_发生对接,并深入到社区核心人群,可以说,这种类型的报纸对塑造城市居民和基层干部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模式有着日常、持久而密切的影响。综观新闻学术界的各类期刊和著作,对于这种类型的“小报”的构成、属性、版面结构与办报得失,缺乏应有的重视和讨论。笔者不揣浅陋,主要以上海《杨浦时报》、《卢湾报》、《徐汇报》、《嘉定报》和《嘉定报・月末版》为调查对象,侧重对这些报刊文本呈现的内涵进行分析,以概括这些运作多年的区县报的特点,重点分析成功运作的《嘉定报・月末版》,以借鉴其办刊经验。
上海区县报的抽样分析
上海19个区县都办有定期出版的报纸,隶属于各个区县的机关党委,以传播政治新闻、推进现代城市理念、塑造社区认同等为目的。笔者以《杨浦时报》等报刊先做简要分析。
该报有明确的受众意识,注重与读者联动,如“城事・三区”的“自摄自话”栏目就给读者参与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上海区县报中率先建立了新闻热线、数字报刊、短信互动平台。
上海另一区县报《卢湾报》每周五出版,4开报纸,有时8个版,有时4个版,常设的版面有要闻和综合新闻,选设的版面有科教卫新闻、经济新闻、民生新闻和“发现卢湾”,还有单位部门专版、增刊。《卢湾报》在笔者分析的区县报中,版面设置最不固定,而且党政机关报色彩也最为显著,其新闻报道的主题相对比较集中。
隶属徐汇区的《徐汇报》每周一出版,4开12版。在2010年8月2日至8月16日期间刊出的3期《徐汇报》主要设置有要闻、综合新闻、经济新闻、桂花苑、桃李苑、世博风景线、徐汇视角和百姓生活,还有一些单位部门专刊、专版。百姓生活板块由3个版组成,绿底白字的报头亮丽打眼,而草绿色又给人以温馨暖和之感。
上海郊区的《嘉定报》每周一出版,4开8版,主要设置有要闻、综合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新闻聚焦、情感驿站、以案说法和城故事,该报版面分工合理,结构清晰,编排上图文并茂,注重视觉效果。
在笔者分析的这些区县报中,以专业化、市场化程度而言,《杨浦时报》和《嘉定报》最突出,这两家报纸在版面结构、栏目设置、题材选择、报道视角、专题策划等方面都有可圈可点之处,有都市报气味,是比较成熟的区县报。
这些区县报均为所属区域的区委机关报,服务于各自所属的特定区域,是地方政府传达政策、了解民情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大多内容丰富,涵盖了区域各行各业、各个领域,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结合起来,既以政经新闻为主,也注重以实用新闻、民生新闻来为百姓生活提供具体的资讯服务,能相对满足所在区域居民的信息需求。
但由于“先天的不足”与自身的局限,它们也呈现出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
一、政治色彩浓郁,以宣传党政信息为主要功能,可读性不强。尤其是《卢湾报》在这方面表现突出,几乎绝大部分报道都紧扣世博会做文章,虽然视觉冲击和信息量大,但容易让读者产生“审美疲劳”。
二、大部分区县报呈现出一种半成熟状态,介于成熟的报刊与企业报刊、高校校报等之间的中间形态,版式、版面结构、标题制作、图片配置等给人的感觉比较模式化,也显得呆板,不够生动,缺乏一种视觉和信息上的冲击力。
三、一部分区县报的头版配置有本报评论员文章或者短评,但大部分没有。作为区县报,而且大部分是周报,头版适时配置一些精要而信息丰富的评论很有必要,它既可以是一种政策信息的深度解读,也可以是对于城市社区发展、文化调适、功能定位等各方面的阐述。
四、综观这些区县报,会发现一些共同的特点,比如,报刊都侧重传播的自上而下,而相对比较忽视传播链条的自下而上,这就造成了传播链条的失衡状态,政策信息的扩散自然重要,对公民意识的训导也有必要,但是来自民意对于权力机构的某些缺陷的批评和监督也同样重要,来自社区居民对于社区文化发展的个人设想也同样值得尊重,区县报理应搭建这样一个塑造认同感的平台。
区县报如何拓展表达空间:以《嘉定报・月末版》为例的分析
《嘉定报》除每周一刊4开8版外,每月还增出4开8版月末版。
《嘉定报・月末版》由新闻、生活和文化三大板块构成,新闻板块包括头版、视点版(第2、3版)和人物版(第8版),纵深挖掘嘉定每月重大新闻事件、热门话题和新闻人物;生活版(第4、5版)侧重提供主题式生活资讯和生活故事;文化版(第6、7版)注重挖掘嘉定人文历史。
《嘉定报・月末版》的头版重视导读功能,整个头版即由报头、导读栏、海报式导读和“嘉言堂”专栏组成,在笔者分析的区县报中,该报是最重视导读的,导读栏居于通栏横排的报头下方的左侧,一栏到底,通过图片、标题、内容摘要三者的结合对“生活”、“文化”和“人物”的内容进行展示。报头下方居于导读栏右侧的即是海报式导读,横排的四栏大标题下是一幅占三分之二个版面的大图片,配以简要的文字说明,同时注明“全文详见二三版”(视点版)。海报式导读下面是评论专栏“嘉言堂”。这样,头版既具有了“视窗”的功用,将报纸的所有版面统摄起来,向读者展示了整个报纸的内容,帮助和吸引读者阅读,又表达了态度和观点,很好地实现了导向功能。
视点版,由第2版和第3版通版编排而成,每期都是就重大事件或重要话题纵深挖掘的专题报道,比如世博专题,与其他区县报泛泛而论的世博会报道不同,《嘉定报・月末版》是立足嘉定探访世博园,寻找世博园区内的嘉定元素,这样的专题凸显《嘉定报・月末版》作为区域报纸的差异性与必读性。
生活版,由第4版和第5版通版编排,该板块是为弥补《嘉定报》缺乏实用的生活内容而设置的。生活版主要由“指南针”、“读政策”、“达人荐”、“回音壁”和“酷地带”等栏目构成,既有时尚生活资讯,也有对政策的解读,还给读者与政府部门沟通搭建了平台(“回音壁”)。生活版每期的内容也都会围绕一个主题来展开,如2月22日的“80后”、6月28日的“慢生活”等。这种主题式生活内容的策划组织,既避免了信息的罗列堆砌,又强调了整体感,提高了传播效果。版面编排上,生活版与视点版保持了一致。
文化版,由第6版和第7版通版编排,也是围绕某一主题策划的专题报道,文化版注重传播介绍嘉定的文化历史,也关注嘉定当下的文化现象和文化生态。版面编排上,都在文前加编者按,也都既强调视觉冲击力,又强调整体的统一,以大标题和大图片形成视觉中心,而单篇稿件的题文格式和字体字号也都保持一致,以强化稿件的内在关联,加强专题的整体感,突出主题。
人物版,聚焦有故事的嘉定人,《嘉定报・月末版》2010年报道过的新闻人物有劳模、经营者、科普达人、奉献者等。人物版也是围绕某一主题来组织人物报道,如6月28日的“蜘蛛侠”与郭耀华“玩”的都是文化。人物版的版面编排也和前面其他板块的版面编排保持了一致,使用通栏大标题,加编者按,单篇稿件的题文格式和字体字号也都一致,既强调整体感,又彰显了主题。
就笔者对于手头拥有的2010年已经出版的《嘉定报・月末版》的深度阅读,我认为该报月末版具有以下特点:
报纸新闻格式模板及范文 第2篇
关键词 多媒体采编;SOA架构;共享交换平台
1 系统特点
自动化采编
多源采集
系统支持PAW外出采访、电话录音、智能手机、_RSS、FAX、慢录系统采集、微博、微信采集,支持RSS、MOS协议。
新闻数据管理
在大数据时代,对新闻数据的存储、管理、自动化分析,有利于快速找出新闻热点,搜集线索,为采编人员推送有用的新闻信息,提高新闻生产效率。系统同时提供了中、英全文z索功能,提供文字和语音检索,方便查询文字及音视频资料。
整合多业务系统
报纸新闻格式模板及范文 第3篇
作为“媒体的媒体”理应站在媒体前沿,2009年改版的《新闻实践》杂志试图从那些眼花缭乱的“错码乱码”中梳理出一些思路头绪,从业界难以释怀的纠结中概括出一些可行性选项,拟定一些值得探讨、可以争鸣的传媒话题,以“多棱聚焦”的栏目向全国组稿,约请各地业界学界都来碰撞,南方北方皆来交锋,正方反方均可立论。
我们拟想这些探讨的选题,源自新闻实践的之湍流,它是动态的、不确定的,或者是意识到而未能理解的,或者理解到了却暂未理性阐述的,或者在目前的境遇下尚无清晰的破解路径,却又未必具备单一的求解方式,也不企求大一统的定式与结论。所以,我们将此喻为传媒的“方程式”,N元一次也罢,一元N次也好,也可正解,亦能倒算。反正,求证或求解的过程,不会是一目了然的启蒙常识,也不是传统教科书上那种ABC的摆谱,但也不会是永无答案的死题。悬念既是答案,更是方程式求解的过程。因为深入一步,就可能在传媒业的外延领域、外延范畴,探寻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真谛。
传媒学科研究饱受“有术无学”的诟病,而我们设立的一系列的“方程式”,更多的是立足于业界的实务,来自传媒职场的长期观察,目标指向新闻专业意识的转变,这也就为新闻学领域提供了最新的研究标本,为理论破题提供了充分的现实土壤。比如,本刊曾以“悬疑新闻”、“寓言新闻”等关键词来策划主题研讨,起初在百度、谷歌上还搜寻不到这样的词儿;而当我们的组稿刊发之后,这些“臆造”的传媒新词(抑或“方程式”),便成为传媒界关注乃至争议的热词。诚然,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地解析下去,唯有寄希望于锐意进取的业界与学界的有志之士。
因此,我们确定《新闻实践》杂志应当与中央级同类刊物实行错位办刊,不求宏观阐述,只求微观剖析;不求名人名家,只求新人新锐;不求步人后尘,只求先见之明。为了区别于其他同类刊物,培育自身鲜明特色,我们把杂志定位调整到以下几个关节点上:
一是立足年轻的读者。目前的媒体采编队伍中接近或超过半数是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是媒体创新的主体,对新思想、新观念、新经验充满渴求与期待,而且接受能力非同一般,那么我们的杂志就不应该是老气横秋的学究面貌,不应该是老生常谈的背时唠叨,必须呈现年轻读者喜爱的选题、话题,言之有物,关乎痛痒,议论风声,生动活泼,以至语言方式也要适合80后的口味。
转贴于
二是办成媒体的媒体。《新闻实践》杂志可以办成纯粹意义上的学术刊物,也可以办成纯工作性的机关简报。但是我们既然定位于媒体从业的年轻读者,那么就不用拘泥于传统新闻业务期刊的模式,而要使杂志成为媒体人的精神家园,也就是说“媒体的媒体”。只要有利于服务媒体改革与创新的,只要有利于激发媒体活力和生机的,我们都不拘一格地展现在杂志上,体现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
《新闻实践》杂志注重“远观近读,善知媒体”,对一线传媒从业人员的孤寂、渴望与求索感同身受,于是有了一些以微观剖析为特征的栏目:“记者履痕”,展示记者亲历新闻事件的内心独白;“互联星空”栏目,追踪全球新媒体发展的走势与挑战;“广角瞭望”栏目,纵览各国(地区)传媒业的前车之鉴;“运营方略”栏目,交流传媒市场化运作与管理的经营之道……而每期一个主题“多棱聚焦”,既是有待求证求解的“方程式”,而对业界读者来说又是不见面的业务研讨会,较之豪华殿堂里的所谓“论坛”,少了一分客套与虚荣,多了一分专注与率真,把传媒实务的内容做得更加务实。
报纸新闻格式模板及范文 第4篇
缘起:差异化办报说易行难!
向南看,火花一闪
作为大众报业集团面向济南的第二张都市类报纸,生活日报无论是在集团的战略布局中,还是自身的市场定位上,都注定了从创刊之初就必须走差异化办报之路。特别是和齐鲁晚报整合之后,差异化办报的要求就显得更为必要和急迫。因为两报整合对生活日报而言,虽有“背靠大树好乘凉”的便利,但也有“大树底下不长草”的不利。这种现实,也是生活日报进行这场“颠覆风暴”的内在动力。
杭州与济南,两个性格迥异的城市;都市快报与生活日报,两张特质迥异的报纸,不经意间在这里找到了交叉点。
探索:从标题制作开始
标题变革成为引发“颠覆风暴”的那只“蝴蝶”
新闻差异化处理的尝试,我们首先选择了在最容易突破的、也是最明显的标题制作的风格上入手。2008年4月间,一次标题制作风格的变革尝试在济南新闻板块中的社区板块率先展开。
一个个带有探索性质的标题出现在生活日报的版面上:《5年不交物业费被告上法庭,业主却说,他们就等这一天呢物业公司把长期拖欠物业费的业主告上了法庭,业主们却一点也不吃惊,因为他们要和物业公司上法庭讲讲理》(2008年4月8日10版)、《为取500元钱急出一头汗,老人去银行最怕啥?输密码! 有的记不住取款密码,有的记住了密码可是输入速度太慢,机器不识别,输快了又容易输错》(2008年4月9日13版)……
这种完全异于传统的标题制作,当时就在生活日报内部引发了不小的震动。虽然它看着很唆,却很口语化,很亲切。后来,王金龙老总将这种标题制作风格总结为:颠覆短小精悍和简洁明快,追求口语化、大白话、故事化、细节化,甚至有些唆的具体化。
不久,这种标题制作风格与理念,从社区版推广至整个济南新闻板块;再后来,又推广到国内国际、体育娱乐等新闻板块。
现在来看,这次标题制作风格的一次小小的变革尝试,成了引发现在这场“颠覆风暴”的“蝴蝶”。标题制作变革,其实蕴藏着我们新闻处理理念的变化,生活日报的新闻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我们对读者的视角,也不再是俯视,而是平视,甚至是偶尔的仰视。
争鸣:这是不是新时代的邯郸学步?
我们的回答:借鉴,不意味着照抄照搬
2009年4月,在经过前期的一系列铺垫和探索后,生活日报开始进行全面颠覆传统办报理念的尝试。
和任何一个新生事物一样,当我们的这种“颠覆”开始推广之后,很快就在我们的业务博客上引来了一场争鸣。
有人提出:“都市快报的读者群以办公室白领为主,生活日报的读者群是什么结构呢?这是需要考量的。年轻人喜爱的水果沙拉,在上一辈看来就是没事瞎折腾。而且,杭州和济南的城市性格差异还是很大的。这一点认识不清,不论是引入都市快报体、南都体,还是_体,个人认为没多大区别。有一种痛苦是醒来之后发现无路可走,另一种则是走了很久却忘了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是为邯郸学步。”
法务时刻来源链接:https://www.jiwenlaw.com